4月23日,是来许河镇的第十九天。 又是一个周六,但是休息对我而言,在驻村期间应该是奢望了。今天,又是世界读书日,早上起来浏览朋友圈的时候,各种读书的消息充斥了我的眼帘:读书的、不读书的,真读书的、假读书的,摆造型读书的、沉浸式读书的……仅仅只是读书而已,就可以看出浮生众像。其实,社会并不浮躁,浮躁的往往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 早上,与两位同事一起去街上的一个小面馆,痛痛快快地点了一碗鱼汤面。在镇里食堂,每周也会有鱼汤面供应,但对于一个面食主义者而言,一周一次确实太痛苦了。吃完就各奔东西下村了。今天,我在村里督导的重点仍然是重点场所、在沪人员家以及高风险地区人员家,了解他们的动态和动向。 在一户在沪人员家中,我们遇到了一位老人家,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在那里打工,“封控了好久了啊,不得回来,也不想回来。”看到老人家这么说,心生不忍,只好上前安慰几句。老人家也很深明大义的,“如果真的回来,肯定要先告诉村里的,要严格隔离的,至少不能害人。”听着老人家淳朴的话语,说真的,很多时候可能会觉得他们身上仍会有一种小农意识,但是真正面临大局的时候,还是会服从大局的需要。这种观念应该是在他们身上根深蒂固的,下意识表达出来的。 我又跟白小峰副主任带着村医崔志祥去给居家隔离的重点对象登门做核酸。期间,又是把防疫政策宣传再宣传。看上去有的工作可能是很机械很重复的,但是往往就是这种不起眼的、简单式的宣传,才会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比如对车辆的闭环管理,其实不是一个技术多么高深的活儿,甚至不要一点点的技术含量,也不要动一点点的脑筋,搬张板凳远远坐着盯着货车驾驶室就行,只要他不摇下窗户、不下车就行,然后就是催促货主赶紧装货,在规定时间内送上高速公路。我也常常想,感觉自己大小还是个部门负责人,这种最简单的工作让我们来做是不是“大材小用”?其实不然,应了那句话说“革命只有分工不同而已”,如果最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又怎么能把复杂的事情做好呢?此之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在一条线路上走访的时候,小马干事也带着村干部在另一条路线上走访。这孩子虽然年纪轻,但是做事情很扎实。她不是那种只顾埋头做事的,也常常会对碰到的问题加以总结思考,并提出更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是她身上的亮点。 回到村部补充一点水分的时候,村会计崔宏卫说他兼任村民小组长的那个组,有一户人家的老人过世了,他早上已经去过,跟我汇报一下情况。我一听,匆匆喝了一口水就放下了水杯,喊上了崔宏卫、崔权和崔业甫三位村干部,又再次驱车去了一组。 去的时候,该户人家的灵堂已经布置好了。在家的人也不多,只有四五个人。见到我们登门,女主人迎了出来。崔宏卫向她介绍了我。看到这位大嫂还比较亲和的样子,我就跟她套了近乎,我说我母亲就是板鱼村人,我和板鱼这边的人很有感情,对老人的辞世表示哀悼之情。但是疫情防控期间,上级有规定“丧事简办、喜事缓办”,要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这位大嫂也很通情达理,说疫情期间我们也怕惹事上身,有很多程序就简化了,外地的肯定不能回来,本地的能谢绝的就谢绝,等疫情过去之后哪怕再答谢人家。 听到这里,我很欣慰。我又嘱咐她对上门吊唁的人员要佩戴好口罩,要严格落实外来人员报备制度。在火化送饭的当天要严格控制聚餐人员,且要分开就餐。从该户人家离开后,我又跟崔宏卫说,一是要严格控制帮厨的人员,不准参与此类餐饮活动;二是在当天考虑到主人家的情绪,可以派一名熟悉该户情况的人员协助做好吊唁人员的行程码、健康码和近期核酸检测结果的查验、核对。崔宏卫会计都一一布置落实下去。 中午,回到村里时已经是临近十二点,打电话给驻在东进村的崔卫东主任,他也才忙好,问我回不回镇里,我说准备动身呢,就从东进村带上了崔卫东主任直奔镇食堂。今天,全市农副产品保供现场会议在许河镇召开。按照本意准备在村里吃个盒饭的,但是我最近真的是对盒饭“望而生畏”,才吃了几次就不想吃了。记得前几天,有个村民中午到村部来办事,刚好看到我们在吃盒饭,还戏谑着说:“干部们的伙食不丑啊!”当时我就对他说:“看上去是不错,但是连续吃一个月,恐怕再好的胃也要吃坏了。” 午后稍稍休息了一下,猛然在梦中惊醒,一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又起床驱车去板鱼村。下午照例是全村的各个重点场所、主干道的巡查。在六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到了一辆金杯面包车挂着的是吉林的牌照,引得我内心一紧,上前随即出示了我的工作牌,请他们配合出示行程码和核酸检测情况。车内的四个人非常配合,说他们是移动公司在下面检修线路的,我一一查看了之后才放下心来,再三跟他们说着“谢谢配合,谢谢理解。”四个人笑着说“没什么,特殊时期非常理解。” 由于晚上要集中开会,六点左右我就回到了镇里,在旅社门口刚好遇到了朱骏主任和他驻村的元东村崔书记。朱主任向崔书记介绍了我。崔书记说:“你就是林作家啊,你的每篇驻村日记我都是必看的啊!”简单的交谈中,得知元东村的防疫压力也是非常巨大,226省道穿村而过,货车的管理非常复杂,工业的、农业的,装蔬菜的、运鸡的、送蛋的,每个村都有每个村的不同情况。看着崔书记疲惫的脸,心生敬意。这种敬意不仅仅是对他,而是对许河所有的镇、村干部。 晚上七点工作组开会,介绍到板鱼村的情况,我几乎泪水夺眶而出。因为就在开会前,村两委会工作群里,崔权、丁琳琳分别正在挂水,崔业甫副主任告诉我血糖还是没有办法降下来,也准备吊水但又没有时间,对临近市县重点人员的摸排还在进行中,丁海平书记还没有离村,他的小腿肌肉又痉挛了,不仅无法开车,连走路都成了问题,把腿搁得高高的在使劲捶着,试图减缓疼痛。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他们或许有的在享受亲子的天伦之乐,有的可能正在喝茶品茗摆弄盆景,有的可能正在辅导孩子作业给孩子讲故事,有的可能正陪伴在年迈的父母身边尽孝,有的可能正在为家庭忙里忙外的。虽说村干部是专职的,但他们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也有丈夫妻子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要努力向前过着。 但为了守护一村的安宁,为了村民生命健康的安全,他们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他们选择了忍受不理解擦干眼泪继续前行! 来源 |林四海的文字园 东台市义工联合会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
|
来自: xxjjsdt > 《孩提往事故乡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