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则得多则惑,这样的学习方式估计你从来没见过

 Richard_X 2022-05-17 发布于江西

图片

清一山长在“精英教育系列”文章中多次讲到,传统体制教育是为工业时代服务的。它关心的不是孩子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只在乎怎么把孩子打磨成“好用的机器”,成为社会大生产的螺丝钉。                                

 5409 字

预计阅读时间需 14 分钟

进入信息时代,传统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有远见有担当的家长越来越重视怎样把孩子培养成“完整的个体”而不是“好用的机器”,越来越希望孩子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绩优秀的邻家小孩”。

随着观念的转变,教育也不再是统一路径培养,统一标准选拔的“进阶工具”。而是能够匹配孩子个性化发展的“自我实现孵化器”。


怎样把“做最好的自己”这句口号落地?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最好的自己”?怎样才能把这句口号落地?关键在于两点:

第一、君子不器。能够灵活适应未来的复杂变化,不做只能应对单一领域的“技工”。

第二、回归自我。能够自我定义成功与幸福,不再对外界的标准亦步亦趋。

清云学塾的心性思维教育恰好可以为实现以上两点打下扎实的基础。

首先,清云学塾的思维教育已经做到系统化和完善化

信息时代知识壁垒被彻底打破,只有具备扎实的思维基础,拥有强大的自学能力,才能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未来。清云学塾在青春期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方面,已经构建了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实操方案。

比如在该阶段最重要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上,老师会有方法有步骤的训练学生:如何构建自己的独立观点;如何不断自我完善和更新;如何理解他人并发现他人观点的不足;如何影响和说服别人等。

其次,清云学塾的心性教育深入到信念系统和底层观念的层面。

之所以会被外在的标准牵着鼻子走。本质来说都是自我认知不够充分。一个人对自己了解的越清晰、越透彻,就越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就越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在清云,老师会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行为模式的剖析、理解和调整。自我价值体系的深挖、认知与重构等。

图片

思维教育偏重于能力,之前撰写过多篇文章介绍过其重要性。相对来说,心性教育偏重于内心,难以通过外显的方式让大家直观感受。下面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帮助大家理解心性教育的核心价值。

今年是第二届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前段时间,清云学塾采用了“闭关”的方式让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系统的自我探索和发展之旅

在为期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学生接触不到任何电子产品。除了老师外,也不能跟其他任何人语言交流。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阅读(全程只有一本书)、写作、运动,思考,以及跟老师半个小时的交流。简单来说,就是屏蔽一切可能的外在干扰和逃避寄托的途径,让心彻底的沉静下来,逐步回归内在

闭关期间,学生的核心学习内容是精读《自我发展心理学》。在这本书里,虽然提法有所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跟新教育提出的思维方式和信念系统等概念是相通的。比如,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如何引发情绪和行动;怎样通过认知和调整心智模式来改变自我的心理行为等。以本书为载体,加之老师每天的提问引导,帮助孩子把内心当中那些尚未梳理清楚或者不想面对的问题看透彻想明白,逐步回归真我走向成熟。




 为什么要采用闭关的教学方式?



第一、清云的学习内容多且难。每个学期都在提升教学的层级。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学生们需要一段时间沉静下来,在老师的引领下好好的回忆、反刍、消化和吸收之前的内容。闭关恰恰是最合适的途径。

第二、从信念系统的层面自我认知是第二学年的主题。第一学期的教育内容是分析他人。然而分析他人是手段,自我剖析才是目的。本学期,通过闭关有效排除外在干扰后,自我剖析变成了唯一需要做的事情。经过这样一段时间专精致一的训练,才能帮助学生真正领悟自我剖析的价值和方法。

第三,闭关的最大特点就是屏除干扰回归内心。当真正静下来的时候,便有可能发现和解决一些潜在的,之前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好的为离开清云之后的自我发展扫清障碍。

以上教学方式介绍。那么通过闭关,学生有怎样的体悟和收获呢?下面就分享一篇学生的“闭关总结”供您参考。

图片

英雄之旅:一个全新的自己

                                      作者:韦欣然

导言:

近期,我们进行了一个多月的闭关。期间不能打电话,不能跟除老师之外的任何人互动。每天就是运动、看书、写作、思考、跟老师谈话。

这样的生活有点像“出世修炼”的感觉,而且过程中真的像“修炼”一样,我的内心悄然发生着转变。

接下来,我将从“发现征程”、“遭遇障碍”、“克服困难”、“自我升华”四个板块,对这段时间的经历作个总结,看看这段“出世”经历都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收获与成长。

图片

第一部分——发现征程

闭关期间,老师和我谈了很多方面的问题,涉及到内驱力剖析、亲子关系重构、心智模式调整、未来目标梳理等等。现在想来,其实所有问题都是围绕一个核心——认清自我、接纳自我、做出选择、付诸行动

原来的自己既像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穿行,又像在迷雾笼罩的海面上飘荡。看似什么都想要的背后实际上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去哪里。

为了弄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老师结合书中的理论以及每天的闭关日记给我布置了很多思考题。

比如,如果不愁生存在荒岛上生活十年,你会带哪三样东西?

比如,假设现在大学毕业,你是选择高工资不喜欢的职业,还是低工资喜欢的职业?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都是为了搞清楚诸如我更在乎现在还是未来,我是兴趣驱动还是意义驱动等内在价值排序等问题。

通过持续的自我审视和挖掘。我对自己的认知越来越清晰。相应的,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也在眼前慢慢铺展开来。我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文学创作。未来想要把兴趣发展为事业。

目标虽然有了,但是内驱力够不够呢?如果仅靠外部的鞭策,不仅无法持续而且容易自我压抑。

在讨论中,老师让我从“兴趣”、“厉害”、“成就”、“回馈”四个角度审视自己的目标。“兴趣”是指对目标的喜欢程度;“厉害”是指在这个领域中自己展示出的强大能力;“成就”是指目标所可能带来的世俗成就,如财富地位;“回馈”是指给他人创造的价值。

关键看在这四方面自己有无感觉,如果对其中任何一个没感觉,动力就可能不足。

经过分析,我对四个方面都很有感觉。即使现在没有达到“成就”和“回馈”,但是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达到这两者的画面。而这种对未来的美好设想,会为我创造出巨大的动力去实现目标。

图片

第二部分——遭遇障碍

选好道路只是第一步,在达成目标之前,我还会遇到许多阻碍。

1、心智模式

《了不起的我》中提到一个实验:3万美国成年人参与一个压力调查,回答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以及是否认为压力有害。8年后研究组回看记录,结果承受了高压力却不认为压力有害的人的死亡率是最低的,甚至低于那些报告自己承受很少压力的人。这无疑说明:我们怎么看待事实,比事实是什么本身更重要。心智模式就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书中提到了3种防御型心智模式——僵固思维、绝对思维、应该思维。这三种我身上都有。它们有一个核心共同点:不去客观的认知真实世界和真实自我,反而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头脑中原有的规则。

如果我总以防御型心智去跟世界互动,我将无法认识到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这无疑会对我实现目标有巨大阻碍。

2、人际关系

《了不起的我》中提到“青春期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身份认同。只有对此问题有一个相对切确的答案,才会走向成熟,否则会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为了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青春期少年会有两种典型反应:顺从与反抗。

我是属于反抗类型的,要通过跟父母、世界对着干来给自己找个定位。我把自己与父母假想成敌人关系,所以会无意识的忽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链接。

亲子关系是模板,其他人际关系则是亲子关系的延伸。因为在亲子关系中扮演反抗者,我自然也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定位在“对手”、“敌人”、“竞争者”这类充满冲突的角色上,这导致我很难与他人建立友好而稳定的关系。

人际关系必须要过关,因为我不可能孤军奋战完成理想,我时时刻刻都需要来自他人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如果我花大量精力在与他人的对抗上,我无法专注做好自己的事。

图片

第三部分——克服困难

1、重构亲子关系

在以上两个阻碍当中,亲子关系最难克服。书中谈到人际关系是相互塑造的。如果我跟父母之间习惯了对抗模式,必定能从这种纠缠中获得了好处。比如,通过与父母辩论,获得一种自己了不起、比父母厉害的成就感。

通过闭关,我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理解亲子关系。我开始质问自己,难道要为了这样的好处而放弃建立平等、友善关系的可能吗?如果我无法与父母好好相处,我也无法与同学、朋友处好关系,未来可能无法与同事、伴侣建立健康关系。

这个代价太大了,远超我从纠缠中获得的好处。所以我决心要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人际相处模式。

通过跟老师的探讨,我可以尝试三种方式。

下策是远离。治标不治本。就算我日后很少回家,血缘的链接也是无法被距离、时空切断。只是暂时让问题看不见了,但并没有解决问题。我即使能远离父母,难道能远离人类社会吗?未来如果处理不好与朋友、同事、伴侣的关系,难道也总能靠远离来缓解矛盾吗?

中策是提升认知。让我的见识与心胸逐步变得广阔,能跟意见不同、有巨大分歧的人和平相处。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

上策是认错。是真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父母道歉,主动放下拳头低头认输,改变双方原本的角色定位。认错不是软弱或顺从,本质上是从情感上缓解矛盾,因为任何亲密关系都不是用来辩对错、争输赢的。

认错还有另一个重要象征:我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我选择上策。于是,我开始写信给父母真诚道歉。后面我发现亲子关系的矛盾奇妙地被化解了。不过我也知道,回家之后在跟父母的朝夕相处之中能不能保持“认错”的心态,用全新的角色彼此互动才是真正的考验。

2、突破防御性心智模式

通过阅读《自我发展心理学》以及跟老师交流探讨。我意识到,之前自己一直想调整自身的问题,但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其实背后的原因是没有接纳真实的自我。

接纳不是不变。接纳是坦然承认过往的一切都真实发生了,我无处可逃。与此同时,接纳也意味着看到事情的全面性。就算当前的自己不够好,依然有机会有资格从零开始。因此,接纳自我才是前进的基点和起点。否则无论态度上有多渴望,落实到行动中都会变成掩盖与回避,稍微遇到些不顺就会打退堂鼓。然而自己又不愿意回到从前的样子。于是就会陷入思想上的焦虑和行动上的反复。

用“近”的思维来重新看待和理解现实世界。

记得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让我反思自己有哪些特别在意,一直维护的标签,并思考我是如何维护的。

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标签是“我是强者”。为了维护这个标签有时候我会抱怨和挑刺,其实只是为了凸显我能找到别人的问题,所以我更厉害。有时候做事又会畏手畏脚,逃避推脱,因为害怕自己一旦失败了,“强者”的标签就没有了。为了不让自己“能干”的人设崩塌。

但是当自己抛开“强者”的标签,以更真实、全面、细致的方式重新看待每一件事情。我会发现每件事的起因经过都有特定的原因,与我是不是强者其实没有直接关系。只有撕掉标签,“强者”才可能会成为自己的特质。就像是我不需要拼命证明自己“是个女生”一样,因为我本来就是。

图片 

第四部分——自我升华

除了以上收获,我和老师还对自我发展进行了更深刻的剖析,让我更明白如何真正找到自我并让其得到良好发展。虽然我可能现在还做不到这些,但不管怎样先撒下一个种子,也许随着我经历更多事,它最终会发芽结果。

书中提出“一个人能做到'容纳矛盾’并'自我负责’,才算建立身份认同,完成了青春期课题。”到底什么是“容纳矛盾”与“自我负责”呢?

结合本书倒数第二段话来理解:“不是有一个自我在不断发展,而是这个发展的过程就叫自我”以及书中“人是关系的产物”“改变本质是创造新经验”等观点,我与老师经过讨论后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人有多面性,多面性来自于我们在不同关系、事件中扮演的角色,角色本身不是自我,而选择角色的那个存在,则是“真我”。

它们之间的关系,像是导演与演员,老板与员工,角色们作为代言人,需要替“真我”完成不同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对角色本身也有好处。例如:一个人的“真我”想要达到“启迪世人”的目标,它可能会选择“老师”的角色,去帮助它完成目标。而角色的利益未必与“真我”一致,它可能不在乎什么精神指导,只想要鲜花掌声等成就感。

不同的角色之间可能会起冲突,叫嚣着要“真我”选择自己作为代言人(这是角色存在的核心意义)。外在表现可能就是抑郁、自责,因为A角色为了自己能存活一定会不停打压与自己有冲突的其他角色。

“容纳矛盾”的意思是允许不同的、有冲突的角色同时存在,和平相处不打架,并认识到世界不过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我们之所以讨厌某些人,是因为他们表现出的一些特征恰好是我们不愿意接纳的一部分自己。“自我负责”是指让“真我”来对角色进行选择,享受所选角色带来的收益并愿意承担可能带来的风险。

具体怎么让“真我”来做选择而不是代言人打架呢?

角色本身是无法被轻易抹除的,因为它永远代表一部分自我,要试图打压、杀死自己的一部分只会带来压抑与苦恼。但是,我们可以创造更好的角色来作代言人,旧的角色可以放着不用,它们最终会被整合进自我里,成为创造新角色的资源。

总结:

为自己负责,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我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得靠自己”,才会主动寻找达成目标的方法,才不会通过抱怨、指责、对抗等形式把责任推向外界。这是我曾经以为明白的道理,通过闭关却发现它弥足珍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