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LicorneUnique”关注我们并点亮文末的“在看”, 第一时间获取小鹿最新的推文和资讯 ▼ La Mariee, 1950,私人收藏 在电影《诺丁山》(Notting Hill)中,夏加尔作品《新娘》(La Mariee)的复制品以及男女主角关于夏加尔和爱情的对话,使得《新娘》这幅作品突然广为人知。 ![]() ——夏加尔 ![]() 马克 · 夏加尔 Marc Chagall ![]() (1887年7月6日-1985年3月28日) 马克·夏加尔生于白俄罗斯的维捷布斯克,是犹太裔的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他的艺术风格极具个人特色,作品往往色彩鲜艳、形式别具一格,同时自始至终都流露着自然、朴实而天真的气质,其作品、艺术风格及特色在现代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左上图: Angel Over a Table with Flowers, 1930—1960,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左下图: Birthday, 1915, Museum of Modern Art 右上图: Over the Town, 1918, Tretyakov Gallery 自小背井离乡的夏加尔终其一生都漫游于世界各地,他从未一直长久地安顿在任何地方,而正如同夏加尔的真实生活一般,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总是漂浮在半空中,从未真正扎根,由此可见,他的作品也从侧面流露出了其“漫游者”一般的内心独白。 ![]() Russian Village, 1929, 私人收藏 白俄罗斯出生的犹太裔身份和远离故土在法国、美国等地的生活经历,使得他的性格中也糅合了众多不同的元素,然而对这位国际化的世界主义者而言,故乡维捷布斯克对他的意义是最为重大的,正如艺术家本人所言:“在我的画作中,没有一寸不关乎我对故乡的怀念。” ![]() ![]() 左图: Snow, Winter in Vitebsk, 1911,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右图: The Marketplace in Vitebsk, 1917,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因此,维捷布斯克,是夏加尔乡愁的中心。在19世纪90年代,这个坐落于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边境的小城镇充满了他作为一个小商人儿子的童年时光。 Russian Village Under the Moon, 1911, Neue Pinakothek, Munich 就是这样一段童年成长经历,成为了夏加尔终其一生的怀念。在此后的人生里,他一次又一次地描绘着童年的记忆,而维捷布斯克也成为了夏加尔理想化及艺术化的梦幻之地,充满着梦境一般永恒的童年快乐。 ![]() I and the Village, 1911, Kunstmuseum Basel 在他的艺术作品中,维捷布斯克那些或许曾经泥泞的街道以及乡村景象,被夏加尔描绘成了色彩缤纷的画面,始终流露着童谣般纯真又欢乐的场面,而村庄、牛马、鸡羊等乡村元素,也被画家神奇地转换为了五彩斑斓的意象,永恒地留在了夏加尔的作品之中,传递着艺术家本人对童年的怀念,诉说着夏加尔真挚的乡愁。 “她沉默不语,我也沉默不语……似乎她了解我童年的一切、我如今的一切,还有我的未来;尽管我是第一次见到她,我仿佛觉得,她一直在守候着我。我觉得,我的妻子就应该是她。” ——夏加尔 ![]() 夏加尔与贝拉 除了“乡愁”,另一个让夏加尔描绘了一生的主题便是“爱情”。 夏加尔与贝拉的爱情故事是在欣赏夏加尔的作品时必然会涉及到的内容。 ![]() ![]() 左图:Les Amoureux, 1928 这幅作品在2017年11月14日于苏富比拍出了25,000,000 $的高价,并最终以28,453,000 $成交 右图:夏加尔与妻女, 1925 1909年左右,贝拉来到了夏加尔的生命之里,并在此后与他携手共度了三十多年的人生。 从那时起,妻子、女儿、庭院等元素便幻化为艺术形象,频繁地出现在了夏加尔的作品之中。 在夏加尔的作品中,紧紧相拥的恋人、绚丽的繁花、炽热的红色、明媚的粉色、浓烈的紫罗兰、葱郁的绿色…… 爱情的色彩以夏加尔独有的方式向观赏者袭来,五彩斑斓而暗流涌动,浓郁而热烈,毕加索也因此称赞:“夏加尔是继马蒂斯之后,最懂色彩的艺术家。” ![]() Les mariés de la Tour Eiffel, 1938 - 1939 观赏夏加尔的作品,恋人、公鸡、鲜花、天使等标志性的夏加尔元素始终庆祝着爱情,感染着观赏者,于静默的画面中不断地诉说着夏加尔内心始终如一的爱。 ![]() ![]() ![]() 夏加尔与家人 夏加尔以炫美的色彩和带有拙稚气息的笔触,道尽了世间温柔深情的爱以及绵长沉静的乡愁,同时书写着无尽的诗意。 ![]() 小鹿臻选的这幅夏加尔彩色石板版画作品《圣家族》,不同于夏加尔以往作品里显而易见的浓郁热烈,而是以淡泊的色彩展现了夏加尔内心隐藏着的诗意。 ![]() 这幅彩色石板版画作品《圣家族》出品于1970年,画面用色丰富,画作中所描绘之形象集合了夏加尔一生中最为喜爱的植物、鸟兽、相拥之人等元素,从主题、风格还是在技法上,都展现出了鲜明的夏加尔风格及特色。 ![]() ![]() The Garvagh Madonna, 1510, Raphael,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然而,这幅作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构图上的不同寻常,夏加尔在这幅作品上极其罕见地使用了三角形的构图,这很少出现在夏加尔的其他作品上。这种构图方式在文艺复兴时期往往使用在宗教绘画上,例如拉斐尔的圣母像等作品。 ![]() 在夏加尔的这幅作品中,通透的橙色形成了三角形状,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呈现了稳定的画面感,于隐秘的构图形态之中展现出了“圣家族”这个题材所带有的宗教含义。 ![]() 同时,它醒目的色彩和中央的树给整个构图带来的宏伟效果,干净而透气的橘红色光彩主宰了整幅作品,红色、橙色与粉色、黄色和蓝色的微妙色调完美地混合在一起,整幅画面色彩通透,使作品产生了深度与丰富性,这种形式明确无误地归功于夏加尔的创造力和艺术手法创新,也因此只有在夏加尔的手中才能找到。 除此以外,在画面语言中,纯洁的圣家庭仿佛在这棵不朽的树之下得到了庇护,天使隐藏于树梢之后,而画面下方的主人公们在整个旅程都得到了天使的保护。 这幅别具一格的作品以其明亮通透的色彩和精神主题唤起了一种和平而异想天开的魅力,极具特色而又隐含着无尽的诗意。 ![]() ![]() 这幅彩色石板版画右下角有马克-夏加尔的亲笔签名,左下角用铅笔标注了编号6/50,表示此作品正式出版了50张,这是其中的第6张。边距完整。 除此之外,由La Collection Sorlier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的夏加尔专题版画集《 Marc Chagall: The Lithographs》也曾将其列入目录并配有插画。 在夏加尔的作品中,稚拙与深沉之感,往往于矛盾中完美地平衡着,而他笔下的村庄、人物与爱情,则始终流露着直击心灵的动人情感与诗意,纯净又真挚,正是这些要素,使他的作品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 这幅作品也许是夏加尔在这一时期最好的作品之一,极具夏加尔特色的同时,诠释了艺术家梦幻而明亮的精神主旨,于深情之中又展现出超然纯粹的圣洁之感,流露出了年近83岁的夏加尔通透纯粹的心灵。 1970年法国现代艺术大师夏加尔创作出品 彩色石板版画作品《圣家族》 ![]() |
|
来自: LicorneUniqu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