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辽宁发现水下巨物,专家赶来研究了2年发现,是抗日重器

 风声之家 2022-05-18 发布于江苏

冷冻的历史 2022-05-18 00:02

辽宁省丹东市海洋红港区位于丹东、大连两市交界处,这里自然条件良好,是一个非常适合建设大型深水泊位港口的地方。

2012年5月25日,营口港务集团与大连、营口、丹东市政府签署了建设丹东海洋红港区框架合作协议。

为配合丹东港海洋红港区的基建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会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启动基建海域内的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工作。

图片

发现沉船“丹东一号”

2014 年 4 月,水下考古队在物探阶段利用多波束及旁侧声纳等设备在基建海域内扫测到一艘 1600吨体量的沉船,潜水员实地探摸发现大量铁板、木质船板及煤炭,但主体已沉没到海底泥沙之下,初步判定为一艘近代军舰,于是暂时将其命名为“丹东一号”。

图片

之后,水下考古队又运用了多波束声纳、旁侧声纳、浅地层剖面仪、磁力仪等先进的物探设备,对该沉船所在的区域进行详细的勘探,在沉船上清理出长50、宽9~10米的两侧舷边,在上面发现了一门十管加特林机枪、一截炮管,残片及少量弹药和瓷器。

经过专家鉴别,这艘沉船水下钢板的铆接工艺与现藏于威海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院的济远舰钢板非常一致,所以专家推断“丹东一号”应为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的某一艘沉没的军舰,且极有可能就是那艘著名的“致远”舰。

提起“致远舰”,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一个名字:邓世昌。

图片

在一百多年前的那场事关大清帝国命运的战争中,我们输掉了这场海战,其结果就是终止了清政府试图通过洋务运动和海军建设实现富国强兵的历史进程,中国由此滑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深渊;而对于日本而言,这一战更加坚定了其征服中国、独霸东亚的野心。

1894年9月17日上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展开了一场海上大决战。整个海战从中午开始,持续到下午5点半钟结束,历时5个多小时。

图片

在这场海战中,北洋水师虽然重创多艘日本军舰,但自己也损失了扬威舰、超勇舰、致远舰、经远舰和广甲舰等五艘主力舰,日本联合舰队达到了控制黄海制海权的目的。

虽然怀疑这艘沉船就是“致远舰”,但国家文物局还是抽调了全国10多名水下考古队员对“丹东一号”沉船进行了多次调查,一方面是更好地摸清沉船的埋藏及保存情况,为下一步打捞做准备;另一方面就是要最终确定该沉船的确切身份。

图片

确定“丹东一号”就是“致远号”

“丹东一号”沉船埋于由粉砂与细砂形成的沉积淤泥层之中,虽然受到海水以及海底泥土的挤压而略有弯曲,但并未断裂。

图片

船体外壳用钢板建造并使用铆钉连接,内侧贴木船板。右舷前部有数道横向钢板与舷边相接,穹甲倾斜度较大,锅炉呈圆桶状倒卧,里面堆积了大量子煤炭。

很快,考古队员在这艘沉船的右舷靠桅杆处发现了一个直径达 1 米的圆形铜质锅炉构件。由于这里与沉船的锅炉区相距甚远,所以这个构件很明显是被巨大的爆炸冲击波炸飞到这里来的。

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年那场海上决战,是有多么的激烈。

经过一个半月的艉部抽沙后,“丹东一号”沉舰的大致轮廓展现在了考古队员的面前。

图片

考古队员们在沉船的艉部和左右舷后端,发现了多层穹甲板结构和鱼雷引信、方形舷窗、武器装备、北洋水师官兵个人用品等遗物150余件,但这些物品都不能真正确定这艘“丹东一号”是不是“致远舰”。

2015年9月17日,是甲午海战121周年纪念日。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在这天日最后一次潜水出水后,考古队员吴立新带上来一片看上去非常普通的瓷器碎片。

大家仔细一看,发现这块瓷器碎片虽然釉彩已经脱落,但还能清晰地看到上面有一些文字!

图片

兴奋的考古队员们马上围了上来,经过辩认,大家认出这是一只餐盘,餐盘中央部位印有“致远”二字,周边有一圈英文,上部为“致远”的英文“CHIH YUAN”,下部为“大清帝国海军”的英文“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

另一只银勺的勺柄上,也有“致远舰”的徽标。这个发现,基本确定了“丹东一号”的身份——它就是沉没海底120年之久的清朝北洋水师致远舰!

除了这两件餐具之外,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不少重要文物,包括致远舰的铜牌、铜锁以及一门210mm大炮的炮管,还有大量的毛瑟枪子弹等等。

图片

据保存下来的档案记载,“致远舰”是一艘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的、舰体以钢梁和木构为骨架,关键部位外披铁板作为装甲的“穹甲巡洋舰”,于1887年下水后编入北洋水师编队。

它全长250英尺,宽38英尺,排水量2300t,航速18.5节。舰上安装了3门210mm克虏伯主炮、2门6英寸152 毫米阿姆斯特朗副炮和8门57mm单管哈乞开斯炮,还装备了4具18英寸鱼雷发射管。

在这艘沉船上,考古队发现了一枚直径为 152 毫米的炮弹弹头,经专家考证,正是致远舰所特有的 6 英寸 152 毫米阿姆斯特朗副炮的炮弹。

图片

“致远舰”的沉没

“致远舰”的发现,为深入研究甲午海战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致远舰”是被日舰“吉野号”发射的鱼雷击中而沉没的;但在这次水下考古中,考古队员发现致远舰的“穹甲”有明显的外翻迹象,明显是锅炉爆炸所致,说明致远舰是在最后关头高速冲向敌舰时,因锅炉发生剧烈爆炸而迅速沉没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致远舰”在甲午海战中没有被日本的军舰击中过。

图片

考古队员发现“致远舰”的船体有大面积过火的痕迹,多数部位的木制构件已经荡然无存,这表明致远舰确曾被日舰装备的混合硫磺、黄火药的炮弹击中过,“致远舰”上燃起了熊熊大火,才将舰上的许多木制构件烧成了灰烬。

这也表明,在武器装备方面。北洋水师与日本舰队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说起“致远舰”,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致远舰”的管带、民族英雄邓世昌。

在1894年9月17日的那场大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奋勇作战,但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还是被敌舰多次击中,全舰多处受伤,并燃起了大火,船身也越来越倾斜。

图片

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随后毅然驾舰全速撞向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邓世昌这么做,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致远舰”和“吉野舰”都是穹甲结构的巡洋舰,都有较厚的穹甲板防护全舰,但致远舰的舰体两侧只各有一个耳炮台和两门152毫米副炮,而“吉野舰”的耳炮台有八个,所以在对战时,“吉野舰”的舷侧速射炮火力极猛,北洋水师的军舰很难与之以匹敌。

所以邓世昌才对舰上的士兵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选择冒死去撞击“吉野舰”。

图片

令人惋惜的是,在敌人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之后,"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还是被敌人击中要,管内鱼雷发生了大爆炸,并引起了舰上锅炉的剧烈爆炸。在这种强大的爆炸声中,"致远"舰终于缓缓地沉入了海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致远舰”沉没时,随舰落入海水中的邓世昌并没有牺牲。舰上的水兵们发现他后,主动把仅有的一只救生圈递给邓世昌,但被他拒绝了。

邓世昌告诉大家:“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这时,邓世昌养的爱犬"太阳"也努力游到邓世昌的身边,小“太阳”用力咬住邓世昌的衣服,想把主人从海里拉起来。

图片

誓与军舰共存亡的邓世昌最后抚摸了一下小“太阳”的脑袋,然后将小“太阳”抱在怀中,一人一犬一起沉入碧涛之中。

邓世昌牺牲后,全舰官兵246余人无一人向日军投降,而是和他们的管带一起沉入了海底,壮烈殉国。

致远舰沉没后,朝野震惊。光绪帝为邓世昌书写了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追谥其为“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又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

图片

邓家用此款在广东番禺家乡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威海百姓也感其忠烈,自发地为邓世昌塑像建祠。

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将一艘刚列装的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命名为"世昌"舰,以表对邓世昌这位民族英雄的纪念。

这是继新中国第一艘以人名命名的"郑和号"训练舰列装海军之后,我人民海军第二次出现以人名命名的军舰进入海军序列。

"世昌"舰的命名,是海军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以“邓世昌”的名字新中国的军舰,也寄托了党和人民对海军官兵像邓世昌那样忠勇报国的期盼。

图片

清政府输在哪里?

甲午海战发生时,正值传统的木质帆船战舰向钢铁蒸汽轮机战舰的过渡时期,中、日双方的军舰都装备了钢铁装甲,战舰的防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舰载火力上,由传统的舷侧列装火炮改为倚重舰首大口径主炮配以副炮的火力组合,速射炮、填充黄火药的开花弹和鱼雷开始出现,武器杀伤力显著提升。

图片

根据资料记载,北洋水师主力战舰有3种类型。一是以“超勇舰”、“杨威舰”为代表的外挂铁甲的木质战舰,其装甲防护能力相对较弱;二是以“致远舰”、“经远舰”为代表的、关键部位覆盖厚重钢板的“穹甲舰”,其装甲防护能力相对较强;最后一种是以“定远舰”、“镇远舰”为代表的真正意义上的铁甲舰,其防护能力最为强悍。

在甲午海战中,镇远、定远二舰在面对日方五艘军舰的围攻时,还能用舰上的巨炮击伤敌舰,迫使日舰退出战斗,靠的就是“铁甲舰”那种强大的装甲防护能力。

甲午海战距今已过去了128年,这次海战的失利,对中国的影响极为深远,甚至对远东的战略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清政府战败后,向日本赔偿了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日本利用这笔钱进一步扩军备战,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正大踏步地到来。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清政府打造北洋水师,的确是下了血本。“致远舰”造价是84.5万两白银,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图片

清政府还为北洋水师聘请了西方教官,这些外籍教官也很优秀,在致远舰沉入海底时,就有几名舰上的外籍教官也宁死不降,和致远舰一起沉入了海底。这种英雄气概,也值得我们敬佩。可清政府最后还是输了,他们输在哪里呢?

从军事方面来说,大清帝国缺乏近现代战争所必须的战争动员体制和作战体系。

从海军规模上看,拥有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的清政府明显强于日本,但这些水师互不统帅,无法形成合力。在北洋水师与日本奋战之时,其他三支水师却按兵不动,眼睁睁地看着北洋水师一败再败,全军覆没。

图片

战前,日本做了大量的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的海军建制、舰队配置、海防设施乃至江海水文地理均了如指掌;而北洋水师对日方的实力和野心都一无所知,既不知己又不知彼,怎么能不被动挨打呢?

甲午海战是一场近代海军的整体作战,军事装备的后勤保障极为关键。在战斗中,双方都有战舰受伤,但日舰可以通过抢修,快速重返战场;反观北洋舰队,战舰受伤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战斗力。

敌人越打越多,我们越打越少,战到最后只剩定远、镇远二舰在苦苦坚持,又焉能不败?

在战役层面上,北洋水师也远远落后于日军。日军一上来就击中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重伤总指挥丁汝昌,导致北洋水师陷入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

日舰则利用北洋水师的混乱,一举击沉了北洋水师的杨威、超勇二舰,极大的振奋了士气,最后将北洋水师打得全军覆没。

图片

结语

甲午海战之后,中国以洋务运动达到富国强兵的梦想破灭,开始走向探寻政体改革的变法图强之路。

日本则在尝到甜头后,在武力侵略这条道路上愈走愈远。

甲午海战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钢铁战舰之间大规模的直接交锋,双方所用的战略战术、舰载武器与舰只防护能力,以及海战的最后结果,一直是世界海战史研究的热门问题。

在海底沉睡了120多年的“致远舰”的被发现,开启了中国水下考古的新篇章,也为研究世界海战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2016年1月12日,“丹东一号”沉船考古项目,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2015年度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

国家文物局也向外公布,将在适当的时机,对"致远舰"进行整体打捞。相信在海底沉睡了120多年的"致远舰",很快便会迎来自己重见天日的那一天了!

图片

参考资料:

姜 波:《“致远舰”水下考古启示》

孙兆锋:《发现“致远舰”》

史论

确定

  • 不看此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