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里台记忆

 夏天微语789 2022-05-18 发布于江苏

八里台,是天津的地名,过去是开洼野地,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我的少年时代,这里虽属市区范围,但仍很荒凉。上世纪80年代初,直接以这个地名命名建成了“八里台立交桥”。

慢慢地,八里台立交桥这个桥名,比“八里台”这个地名还要有名;甚至很多天津本乡本土的人,也都已忘了八里台的原貌。这里原先有村庄,就叫八里台村,就在现在的立交桥附近。八里台的得名,有人说是从老城到八里台有八里路,但八里台之处是不是有个楼台或土台,已不可考。这里早期是一片水洼,属卫南洼,和文安洼甚至白洋淀都能连接,所以村中有村台或高台完全有可能。也有人说,八里台应为“八里带”,是元朝某亲王的属地。

经过八里台的卫津路,北起南京路连南门外大街,南接津淄公路,是天津比较正南正北的一条路,串起鼓楼、六里台、七里台、八里台,经立交桥,一直到天津城的最南端。六里台和七里台的名称都是因靠近八里台而来,都没有出现过相应的村庄。如果要说清楚这几个叫“台”儿的位置,可以大致说,原天津师范大学北院在六里台、天津大学在七里台、南开大学在八里台,三所大学沿卫津路并排相连。

过去天津有句俏皮话,大意是“南门外的警察,代管八里台的事”,意思是多管闲事。沿着卫津路过了八里台立交桥往南不远,就是聂公桥,清代名将聂士成曾在那里和八国联军激战殉国。

八里台立交桥这样一座庞大的桥,在当时可是了不起的大工程。而恰巧一桥跨三区,管理上复杂,因而也才会更显得热闹,而南开、和平、河西这三区,可谓天津繁华之区了。之所以这样热闹,除了三区交界,还因这里的三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还有原来的天津师范大学南院。当年这三所大学的学生养活了八里台立交桥周边的小饭馆、旧书摊、音像店。那时候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这两所著名大学,内部是也通连着的,那条街就叫天南街。在街道的中心南开大学这边,有家饭馆叫“碧云天”,当时南开的很多师生都到那里吃饭,菜做得不错,饺子也很好吃;有一次,我只要饺子而没有点菜,服务员借故不给做,这是我对那里唯一的一次差评。我们步行从南开大学走到天津大学去看电影,一路上有很多故事,我还记得在途中买“小饼鸡蛋”——天津到处卖大饼鸡蛋,只有南开园里卖的叫“小饼鸡蛋”。天津大学的电影院一般两场连映,看得过瘾。有一年冬天,看了电影出来,结冰的青年湖上下了厚厚一层雪……

其实用不了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光景,就足以改变很多。天津大学在卫津路这一侧的东门,对面是电台和电视台,我青年时代经常到电台去录制节目,点评法律事件,电台的新老录音间我都去过。现在天津成立了海河传媒中心,我所喜爱的报纸的编辑部也搬到这里来了,这是八里台新的文化元素。

恍然间,我还残存着童年时的很多记忆,那时的卫津路非常窄,路边的房子破旧,路上的自行车铃声,至今想起来还是那么悦耳。记得有一次在八里台,当时著名的残疾人运动员李成刚,在南开大学东门外边的卫津河里游泳,这是我在那里等公共汽车时所见。我还记得我有一顶红色的帽子,也是在那里等车的时候,母亲给我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