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955年我军大授衔,一共产生了10位开国大将。他们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和许光达。以上名单是资历和战功等因素的综合排名,但是如果单单从战功的角度排名。粟裕第一、陈赓第二,这个排名毋庸置疑、毫无争议。那么问题来了,第三名是谁? 徐海东的主要贡献是在红军时期,作战勇敢,号称“黄老虎”,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抗战时期担任过344旅长,参与指挥了平型关大捷。随后,由于身体原因,缺席了我军以后各个时期的战斗。 开国十大将军 黄克诚军政双优,担任过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抗战胜利后,提出了我军快速占领东北的战略目标,也是大战略家,但是战功并不突出。谭政是毛主席眼中的”政工“大将,战功可以忽略不计。 张云逸、罗瑞卿主要担任政委,战功也不耀眼。王树声在红军时期是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之后的各个时期,他的戏份并不多。许光达的战功主要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大西北立下了汗马功劳。 综合来讲,从战功的角度说,排名第三的只能是肖劲光大将了。 肖劲光简历萧劲光(1903年1月4日-1989年3月29日),原名萧玉成,湖南长沙人。在大将中,肖劲光入党时间很早,1922年就已经入党。16岁曾经在湖南名校长沙长郡中学读书,1921年随同刘少奇、任弼时等大佬,就读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三年后回国。1927年,肖劲光第二次到苏联,进入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学习,1930年学成归国。 肖劲光先后两次,一共在苏联留学6年。难怪毛主席评价他:萧劲光是潜龙在田,有大将风度,是大知识分子,是科班出身的第一个学军事的军事家。开国将帅中,能够得到毛主席如此评价的人,实属罕见。 肖劲光在武汉 肖劲光不仅军事造诣颇深,还多才多艺。并不是古板的书呆子,也不是林总、粟裕那样的除了军事,没有其他特长的将领。红军时期,肖劲光常常在晚会上为官兵们,表演苏联水兵舞,迎来观众的满堂喝彩。除了跳舞,还擅长吹箫、二胡,也能弹曼陀铃。如此文艺范的大将,直接秒杀今天的明星小鲜肉。如今的学生时代,通过弹吉他撩妹的男同学,与肖大将相比,弱爆了。 主要战功写完了,肖劲光大将的求学经历,还有个人爱好,兴趣特长。接下来言归正传,步入正题。肖劲光早年参加了国军北伐,军事生涯开始得也很早。红军时期担任过红五军团政委,此后率部参加赣州、漳州、水口等战役,后北上开辟建宁、黎川、泰宁根据地。1933年,参与指挥了中央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红军到达陕北后任红二十九军军长,1937年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 抗战期间,肖劲光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保障了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安全,并保护与各根据地联系畅通,之后率领留守兵团各部进行大生产运动。日本鬼子多次试图通过黄河进入陕西,都被肖劲光率部击退。为保卫陕北根据地的安宁,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肖劲光进入东北,任东北野战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在东北其最突出的战功是指挥了四保临江战役,经过108天的浴血奋战,先后四次打退了国民党10万军队的大规模进犯,共歼灭国军4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从此国共双方的实力攻防易手,使我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为我军最终占领东北这个战略要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肖劲光故居 1948年11月,率东北野战军四个纵队,进入山海关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一月到八月,先后率部占领武汉和长沙。 肖大将在解放战争中的另外一项战功是同年九月到十月参与指挥了衡宝战役,他任12兵团司令,统一指挥6个军和19个师,一举歼灭了国军白崇禧的四个主力师,为解放广西、解放华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肖劲光大将以其杰出的军事才华和卓越的战功,成为大将之中仅次于粟裕和陈赓的第三号战将。被毛主席称为军事家,可谓受之无愧,名副其实。建国后,肖劲光成为海军司令。组建了海军领导机关,建设海军学校。并着手组建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初步构建中国海上防御体系。为解放沿海岛屿,作出了杰出贡献。 肖劲光还是共和国领导人为数不多的见过列宁的人。1921年,肖劲光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三次大会,聆听列宁讲话。1924年,列宁逝世后,肖劲光作为东方民族的代表,为列宁守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