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一部50集电视剧《渴望》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每天一集,播出时刻城市乡村万人空巷,主题歌《好人一生平安》更是风靡全国。 1992年4月11日原铁道兵一师一团铁二代湖南湘潭的李昆生、河北唐山的耿金和汇同湖北襄阳铁一团二代蔡建明、刘尊香、杜会云、李昆生、于建英、海兰怀着《渴望》回到自己生活学习过的武当山区老营古镇,探望曾经相亲相爱的父老乡亲,老师和同学们,襄阳是原铁一师家属基地、兵改工后中铁建十一局所在地,也是襄阳县双沟公社同学们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地方。 在《好人一生平安》的歌声中,同学们从襄阳开始,踏上了回武当山区的省亲之旅。 (1992年4月12日一团铁二代、三代在襄阳市人民公园合影) 同学们汇聚在襄阳军分区七里河干休所(原铁一师干休所)院内的招待所,探望了在干休所休息的老红军王华堂、原一师副师长郑嘉森、一团政委刘恒太、副政委杜强,副团长于保和、卫生队长郭少川、仓库主任张开平等叔叔和阿姨,还分别看望了在市法院工作的原一团长黄福清、转业铁路分局工作的海云生、在地方干休所休息的蔡锁顺、市歌舞团工作的李希鹏叔叔和阿姨们。 在一团襄阳铁二代黄建昆、黄建春、李明、海庆、刘明、刘英的安排下走访部分同学工作的襄阳张湾、肖湾湖北省钢丝厂、铁道部内燃机车工厂。 4月14日在黄建春同学安排下,从襄阳火车站踏上襄阳至安康的列车,开启同学们的回山区老营的省亲之旅。 ![]() (1992年4月13日同学们母校武当山镇第二中学和老师合影) 1969年底建设襄渝铁路的铁道兵一师一团部和家属驻扎武当山区古镇老营(现武当山镇),1979年底一团家属统一搬到襄阳市铁一师基地,一团家属和子女在武当山生活了十年,同那里的父老乡亲相濡以沫,同甘苦、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尤其是在武当山长大的部队子女,他们和老营本地同学从小学到高中都是携手共进、形影不离,各年级老师像亲人和母亲一样拉扯着同学们读书学习、劳动锻炼,陪伴同学们在一个学校,一个班度过了九年的学生时光。 铁一师襄渝铁路烈士陵园,位于武当山北麓,武当山火车站对面,安葬着二百余名为修建襄渝铁路牺牲的烈士和六名从武当山紫霄宫迁来的红军烈士,同学抚摸着为掩护战友在元和观牺牲的一团勤务连副排长李安普烈士,参加师宣传队到胡家营车站部队驻地演出因翻车牺牲的一团政治处电影组长李有智烈士的墓碑感慨万千,烈士虽然长眠地下,可他们精神永存,他们亲手修建的钢铁大道推动国家发展,造福全国人民。 百年修得同船渡,同学们能拿到一张同行的船票就是一辈子的缘分。1979年李昆生父亲(一团政治处股长)转业回湖南湘潭,全家离开武当山时,同班女同学得知后急匆匆从十公里外的老君堂赶下山来送行,却只看到远行列车的背影,今日相见喜极而泣。 在那个“不学ABC,照样当好接班人”的年代,十年寒窗不苦,同学感情极深。 (1992年4月15日老师和同学们在武当山镇玉虚路合影) 武当山物资公司是同学扎堆的地方,付云、吴明亮、李汉生,闻新、李子红等同学精心安排同学们活动,武当山镇副镇长林家涛,老营公社党委书记张兴国等同学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接待,玉虚宫、元和观、遇真宫,学校、老团部、576厂等地处处都有同学们并肩行走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同学们当年在武当山的青梅竹马、豆蔻年华的美好时光。 在武当山镇玉虚路上的三丰饭店,师生、同学聚会隆重热烈,邵老师,付云经理、吴明亮副经理、林家涛镇长等讲话情真意切,话短情长,赢得了全场长时间掌声,老师和同学们频频举杯、开怀畅饮,齐声歌唱《祝酒歌》“手捧美酒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待到理想化宏图,重摆美酒再相会”。 ![]() (2020年母校武当山小学老师参观郧阳革命烈士陵园。同学罗林老师提供) 1992年4月16日一团铁二代襄阳、武当山省亲之旅一行七人,在武当山火车站踏上的返程列车,武当山同学站台相送,脚步跟着列车移动,依依不舍。武当山青山绿水风土人情让人无限留念,武当山的师生情、同学情更像纯绵香甜的老酒让人陶醉一辈子。 三十年了,现在依然记得,那天列车上反复播放的音乐恰巧是电视剧《渴望》主题曲:"好人一生平安",让同学们回味无穷: “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咫尺天涯皆永远,此情温暖人间”。 金沙坪(耿金和)2022年5月16日唐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