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聞鍾記郵 | 檀营邮戳与小蓝条

 新用户1656D5Tm 2022-05-18 发布于河北





聞鍾記郵(4223)檀营邮戳与小蓝条






5月12日在2008年之前是一个国际通行的节日“国际护士节”,是为纪念世界护理专业的开创者弗·南丁格尔女士,将其生日定为了国际护士节。2008年的这一天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之后,从2009年之后每一年的这一天成为中国的防震减灾日。今年的5月12日,旭东兄从密云寄给我一个实寄封,加盖了密云檀营的日戳。

实寄封上没有贴邮票,使用了“盲人读物”的形式寄出。国家有规定,盲人读物邮件做平信交寄的时候是不收邮资的。信封上除了加盖“盲人读物”邮政戳记,还加贴了平信签条。不过这枚平信签条有些眼熟,因为这是全国通用的第一代“试用”版平信签条,俗称的“小蓝条”。在试用期结束之后平信签条换成了如今见到的全白色17位数字条形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白条”。

在我的印象中,随着国版小白条2018年9月18日在全国各家邮局推广使用,至今也有4年。今天能见到的平信上都会贴有这样的签条。但这种贴上平信签条的信件如果在邮政的邮件查询系统中是查不到的,只有邮政内部的邮件跟踪系统上能看到邮件的传输情况。现在很少能见到这种“小蓝条”了,猛然见到贴这种标签的邮件,感觉很是惊喜。只是不知道这种小蓝条是邮局的存货,还是个人存货?反正贴到信封上都有效。

在看信封上的邮戳时,觉得这个“檀营”应该是有故事的。查过资料后发现这个檀营还真有故事。檀营在密云县城东北,乾隆皇帝为了加强京师的军事防务,在密云东北30里的地方建造了驻军营房,这个地方如今被称作“檀营”,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式启用,最多的时候曾经驻扎满蒙八旗官兵9000人。历经200余年之后,于1983年建乡,是北京市第一个少数民族乡,也是唯一的一个满族蒙古族乡。

这个营地在修建的时候就是按照城堡的结构修建的,坐北朝南,规模庞大,砖石结构的城垣高6米,周长2000米,当时设置了东、南、西三座营门,每座门前修有石桥。因为这里的驻防的都是八旗兵,是可以带家属的,所以在檀营中设有满、蒙、汉文学堂,还设有武学堂,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盛况。檀营军寨中还有文昌阁和关帝庙,军事设施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随着岁月流逝,这里的建筑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只留下村北的一段城墙。成为城堡的遗迹。

1964年老舍先生曾经在这里体验生活,住了4个月,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1978年2月21日的《北京日报》上,这篇文章就是《下乡简记》。这篇文章就是现在读起来,依然能感受到老舍先生赞颂伟大祖国,赞颂党的领导的那种自豪与自信。无论是哪个民族,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同一片蓝天下,吃饱穿暖,幸福感日增,这么多民族和睦共处,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做到。

感谢旭东兄,让我在邮戳中又知道了北京密云的一座古寨。如今的檀营早已物是人非,只会比200多年前的檀营更漂亮、更现代。

闻锺集邮

有图有真相

关于闻锺集邮

与闻锺集邮有关的



作 者 简 介

 杨文忠:

      笔名闻锺,供职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邢台市分公司,从事邮政工作37年。集邮写作20余年,在《集邮》《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集邮报》《上海集邮》《河北邮政》《河北集邮》《文献集邮》《觅邮》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集邮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