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到一年橙熟时,他74岁二次创业,让中国最贵美橙子跟自己姓!

 你的景和我的桥 2022-05-18 发布于广东

又到一年橙熟时,

它应该是中国最贵美的橙子了。

有多昂贵?特级188元/5千克,优级168元/5千克,

折算下来,一斤约18元;

一个3两不大的橙子,价值6元,可买普通橙两斤。

有多味美?它对自己的要求是:

甜酸适中,水分充足,果皮薄软,能用手剥开”,

而且它确确实实做到了。

而吃过的人,纷纷点赞为“中国最好吃橙子”,

因为它圆润饱满、清香四溢,

果肉入口即化、甘甜清润、脆爽无渣、橙络可食。

有人担忧,

这么贵的橙子,应该不好卖吧?

恰恰相反,

它主演的“一橙难求、天下橙贵”大片,

已是多年熟悉而火热的场景。

2017年11月14日,该橙上市首日,

在云南某新农贸市场,

2000箱橙子,不到20分钟便被抢之一空。

而据营销人员称,今年该橙子产量1万斤,

上市前早已在网上被预定一空。

有人坦言,

吃它不仅仅是品尝美味,更是品味情怀,

王石、潘石屹、冯仑、毛大庆等都是它的忠粉,

中国企业家将种植地哀牢山奉为企业家精神“圣地”,

将褚橙视为不朽“图腾”,顶礼膜拜。

这注定是一场期待了一年的开始,

也是一场久别了一年的惊艳重逢。

它就是中国最贵美最著名的橙子——褚橙。

有人奇怪,

听说过赣州脐橙、奉节脐橙,美橙、澳橙、冰糖橙,

褚橙是什么鬼?

一样顾名思义,褚橙,只因创造它的人姓褚罢了!

他就是中国企业家精神泰斗——褚时健,

一个74岁从监狱“保外就医”,一无所有,

举债租了几座荒山,决心种植橙子的垂垂老者!

褚老一生,两部传奇,两个中字号名头,

74岁前是“中国烟王”,74岁后是“中国橙王”。

假如你没听过褚时健,那你一定听过红塔山。

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49年干过革命游击队、上过战场,

解放后当过区长、区委书记,

也曾被打为右派,下放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1979年,改革春风吹暖神州大地,

51岁的褚时健被任命为玉溪卷烟厂厂长。

那时的玉溪卷烟厂,名不见经传,濒临破产,

固定资产仅1000万,缺资金没技术,典型乱摊子。

褚时健接任后,

果敢坚毅推行大刀阔斧式改革,

次年,销售量便猛增1 /3,成本也得以降低,

1980年便起死回生、扭亏为盈,

当年竟上缴国家利税1个亿,

这可是1980年的一个亿,不是现在的小目标啊!

此后,传奇不断、奇迹频现!

1987年,玉溪卷烟厂成为全国烟草行业龙头老大,

不久又跃居亚洲第一,

1988年,红塔山一跃成为卷烟品牌第一,

褚时健掌舵玉溪16载,累计上缴利税1000亿元,

创红塔山品牌,价值高达400亿,中国第一品牌,

解决了云南省一半人口就业问题,

贡献了全省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年过半百、厚积爆发的褚时健,载誉满身,

1990年,被授予全国十大企业家称号;

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巅峰——“中国烟草大王”。

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995年,因为一些讳莫如深、至今成迷的原因,

褚时健被人举报,1999年被判处无期徒刑,

期间,唯一的女儿在监狱自杀、老伴也被审查。

全国很多人为他抱不平、鸣冤屈,

但谁又能敌得过背后潜流呢?

人生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亦莫过于此!

女儿自杀后,褚时健拉着律师的双手,痛苦流涕:

“姑娘死了,姑娘死了,死在河南,自杀了”;

“是我害了我姑娘,姑娘早就叫我退休,

可我一直想多干,把我们厂再做大一点。”

2002年,因糖尿病较为严重,

74岁的褚时健被准许“保外就医”。

人生最多也就一个古来稀,

对绝大多数人讲,74岁就是一辈子到头了。

但褚时健没有,他不服老、不认输,

向昔日好友借了1000万,租了2400亩荒山,

从零开始,二次创业,决心种植橙子。

他说:“出狱后,大家都劝说休息养老,种花养鸟,

但我过不来那样的生活,

我不做事不行,天生就爱忙”。

这一忙,就忙出了举世闻名的“褚橙”,

2002年,褚时健负资产1000万元,

仅仅5年后,2007年全部还清债务,

10年后,2012年,84岁的褚时健成为亿万富翁。

而据统计,他在玉溪(后红塔集团)16载,

平均月工资3000元,加上奖金累计才拿了80万。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

失败是生命中可以承受之重,

只要想干,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种橙是个慢功夫,来不得半点浮躁。

为什么?因为从种下到结果,至少需要3年,

待到成规模量产,大致需要10年。

很多人劝说褚时健,即便创业,找些来钱快的项目,

你都74了,能不能活到结果量产,都是一个问号?

然而,褚时健说:

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

才有点耐心了”;

“现在社会上太多人,都想找条直路走。

人生很多事,并不是一条直线。”

有一个年轻人,曾从福建跑去找到褚时健,

抱怨自己毕业7年,一事无成,

褚时健说:“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种果树10多年了,

快90了还在摸爬滚打,你急什么?”

“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

没有那么简单的事!”

板凳要做十年冷,“一万小时定律”说:

“1万小时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到超凡的必要条件”,

褚时健的种橙十年,再次印证了这个定律。

信息爆炸、社会浮躁、急功近利,

你不能总想着一夜暴富、一日成名,

沉下心来、踏踏实实,专注一件事才是王道!

褚时健种橙,法宝和他当年经营烟草一样,

技术为王、质量为王。

他虽然有过一点农场经历,但种橙却是门外汉,

于是,他从头学起,决心种最好吃的橙子。

土壤有机质比例、肥料配比、浇水频次、

剪枝频率、开花时间控制、挂果等,

他都购买专业书籍研读,找专家问、请教农民,

经常研读到凌晨三四点。

他从不居高临下,总是埋头实干,

从湖南订购了一批树苗,

从选购到搬运、移栽,他始终坚持亲力亲为,

在现场看着工人们下苗、搬苗,移栽进土里,

一直盯到晚上20点。

他说:“尽管我不用自己拿锄头,

但果树长得怎么样,我必须比农民掌握得仔细,

我如果说不出一二三,就指挥不动他们。”

2005年,他发现果肉太淡、不化渣,

他和作业长、农民日夜抓科研、抓细节、抓管理,

多年后,硬是调出了现在的褚橙口感。

他坦言:“我们卖得也不便宜,

要是不好吃、品质不高,

人家凭什么真金白银买你一个老头子的账?”

他告诫子孙:“不要陶醉人家怎么夸你,

做好自己的本分,

把橙子种好,味道更好一点。”

“你要在质量上压倒别人,你要有这个能耐!”

他懂得分享的哲学,乐于分享。

在褚时健果园里干活的农户,比别的农户收入都高,

作业长的待遇也颇优越。

当地县长有次听说了作业长待遇,

惊奇反问:“工资比我的还高?”

他时常敲打儿子:“要经常想着身边跟你的几个人,

诚诚恳恳和人家相处。我们生活条件比他们好一点,

就要多照顾他们一点。”

“做事的时候,不怕自己吃亏,

就怕别人吃亏,这是我的优点!”

80多岁高龄,褚时健回顾过去,掷地有声:

对得起做过的事,对得起相处的人!”

美国巴顿将军有一句话: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

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

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

褚时健,曾在人生最辉煌时刻一夜归零,

却又在人生最低谷,二度反弹飞天。

人生没有顶峰,

在山顶,他是峰;在谷底,他依然是峰。

因为他,始终都是屹立的姿态、奋斗的姿势。

我们致敬褚时健,

要学习他的做人——永不服输、永不止歇,

即便七老八十,依然有热情、有耐心、有韧劲,

懂得敬畏、耐得寂寞、善于分享,不抱怨、常感恩;

要学习他的做事——专注专业、勇攀高峰,

即便种植橙子,依然崇尚技术、专注质量、

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怀工匠精神,不做则已,要做则做到极致。

如果每个人做事皆能如此,

世上恐怕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

2003年,万科王石第一次到哀牢山拜访褚时健,

至2017年,他已6上哀牢山,每一次都像“朝圣”!

王石说:“我有很多粉丝,但我是褚时健的粉丝”,

“每次都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来取经的”,

“一个70多岁的人创业,大谈80多岁以后的场面,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啊!”

所以说,褚橙也是“励志橙”,

不管你起点有多卑微,你年岁有多劣势,

你遇到的困难有多巨大,你遇到的挫折有多坎坷,

想一想褚时健吧,

他会让你元气复活,瞬时充满斗志和力量!

(注:图片和素材源自互联网)

愿世间所有温暖的人,

都能在景桥相遇,就像久别重逢。

我是景桥,谢谢你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