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好友来电:在QQ上留言了,怎么没见回复? 我这才发现,已有十多天没登录过QQ了。 曾经,我以为QQ是要用一辈子的。 记得98年左右,住校的身轻矫健的我们,翻越围墙,到镇上新开的网吧包夜,乐此不疲地注册QQ号,通宵达旦地与天南海北网友聊天。 那些“滴滴”的消息提示声,就像天籁之音;那些欢快跃动的好友头像,正如世间最美的图画;那种新奇兴奋感和冲击力,堪比最刺激的荷尔蒙。 有一位同学,甚至抢注了10来个QQ号(都是5位数、6位数的短号),一本正经说要留给子子孙孙使用。 有一阵,那些超短号估值还挺高,但现在,也全不值一文了。 读大学、参加工作,QQ也是维系日常沟通的主要工具。 但这两年,QQ是打开得越来越少。我粗略估算了一下,自己今年登录的比例,可能十天半月一次,大多是一些数据大的文件,要登录QQ邮箱接收。 原因很简单,QQ有的功能,微信全有;微信有的,QQ却不一定有。优胜劣汰,自然规律也。 不禁想到古人的教诲,比如“长江前浪推后浪、浮事新人换旧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又如“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世事变迁,新陈代谢。曾经的雕楼画栋,最终沦为荒野的枯井废园。曾经的盛世王朝,最终一样摧枯拉朽。曾经显赫一时的盖世英雄,最终不过荒冢一堆草没了。 不独QQ,这世间,又有谁能逃此劫不再轮回? 传奇总会落幕,更何况,我们只是众生、只是凡人。 所以人问,谁将是下一个“微信”(替代者)?而这一个“微信”,何时又是末日? 还记得那句“左手拿着诺基亚,右手拿着摩托罗拉”吗?曾经,我们以为诺基亚、摩托罗拉是要用一辈子的。 还记得健力宝、柯达、乐凯、录音机、磁带吗?曾经,我们以为它们是要红火一辈子的。 但时光的列车一晃而过,寥寥数载,已成过眼云烟。不是我不懂,是世界变化快。 在科技界,有一个特别著名的“摩尔定律”——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提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可容纳元器件数目,每隔18月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科技进步的速度,恰如人事变换的速度。 曾经,那些爱人、恋人、师长、兄弟、闺蜜、朋友、同事,我们以为要爱一辈子,陪伴一辈子,现在大多随远风散落天涯,只停留在通讯录里,成为前任,形同陌路。 偶尔不死心,翻了几遍通讯录和聊天记录,却再也找不到蛛丝马迹。有的,甚至隔着生死。 你上一次夜深人静铺开信笺,和远方的朋友一述衷肠是何时?你上一次用手机号码发送短信息是何时?你上一次翻阅报纸手捧纸质书是何时? 或许,这就是宿命。速成速朽,方生方死,更迭加速,瞬息万变。 曾经,我们有很多个曾经。但现在,我们只剩下现在。 怎么办呢?“一快一慢”。 “一快”,懂得学习,不断革新自我。 据说,微信是腾讯内部专门针对QQ开发的一个替代性产品,也就是说,自己革自己的命。或许,这予人的启示是,唯有内在的生命张力,方能更加持久。 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慢”,坚守内心,不忘初心。 正所谓,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有些事情,不能追,只能等。 木心的《从前慢》,此中便有真意:
一辈子很长,一辈子很短。情长纸短,情长时更短。 曾经,我们天真、认真、痴迷、狂热,但终将归于孤独寂寞平淡,最后只剩孤家寡人。 但在这“一快一慢”之间,你大可从容不迫、气定神闲。 因为,只要你在那里,便是长久陪伴,便是长情告白,便是安好晴天。试问,世间万物,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