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桥先生 近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拟聘用名单,好家伙,20名未来教师中,有19人是清华、北大毕业生,其中13人为清北本硕连读。 无独有偶。 今年9月,深圳中学公布其拟聘的28名2019届毕业生中,18人来自清北,全部硕士以上,其中博士4人。 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有人质疑,这是知识贬值吗?是就业惨剧吗?清北硕博,竟沦落到去高中当老师了,搁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也有人感叹,这是“神仙打架”,其他院校一本觉得快活不下去了! 还有人投以羡慕,这师资力量,足能撑起一所高校了,深圳这两所中学的学子们,太有福了。 景桥对此,则深感欣慰,所以更喜欢这句话:让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清北高材生任教高中,这绝非知识贬值,更非高成低就。相反,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进化,这是教师职业长期低迷的正常回归! 一个社会的文明发达程度,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对待教师的态度。 一个善待教师、尊重教师、人人争当愿当教师的社会,才是人才辈出、生生不息的循环生长生态啊! 古人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名师出高徒”,本来就应该是“学霸”当老师啊! 清北学子愿当高中老师,至少印证了两件事: 一者,教师待遇在高速高质改善。 先看看深圳教师的待遇。今年9月,深圳龙华区教育局发布区属公办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本科生年薪26万+、研究生28万+,博士生附加奖励20万,全年带薪休假165天,再加上公积金,优先安排人才住房…… 而前述深圳中学、南山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作为深圳排名前十的名校,其待遇势必更高一筹。而且,在单价超6万/平米的深圳,优先保障住房,这一招可能才是一流待遇中的杀手锏! 从这点看,深圳足称得上是落实“教师待遇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待遇”的先行示范区!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栖!有了这样的高平台大力度,自然能形成人才集聚的“虹吸效应”。 据深圳中学官网显示,该校现有教师400余人,其中硕士200多人,博士29人,便是力证。 二者,教师职业渐成为名校毕业生择业“香饽饽”。 以前,除了继续深造外,清北毕业生,恐怕去向最多的是政府、名企、金融机构和高科技公司,选择当一名高中老师的,可能得归属另类。 如今,不同了!良禽择木而栖,良才择地而居。当老师,成为另一条阳光大道。 面对优质平台(高中)和优厚待遇,清北学子也不再将自己“束之高阁”,愿意去当一名中学老师,这点尤其值得肯定。他们愿意,接下来更多的985、211、重本学子也会接踵而至,全国学校的师资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清华大学2018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 我说过,这种现象,属于一种常态回归。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以前,我们的教师待遇(经济收入)太低了! 上世纪80、90年代,我们常听到的一句口号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而现实中,很多地方教师待遇不但偏低,而且发不出工资、拖欠工资是常事。 随着国家社会的日益发展,教师待遇得到了明显提升。今年9月3日,教育部发布权威数据,我国教师工资由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行倒数三位,上升到目前全国19大行业排名第7位。 像笔者读小学时的几位恩师,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代课老师、民办老师,长期甘守清贫,默默在农村一线投身教育事业。近些年,受益于国家政策,他们相继都转为公办教师,这两年都按国家正式职工光荣退休,享受养老待遇。 应该说,这是一种极度向好的社会现象! 我们知道,五千年中国,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直是很高的,“天地君亲师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都生动说明了这一点。 但这样的地位,现在教师的收入,算很高了吗?有没有和其地位相匹配呢? 实事求是,虽然有改善,但还很不够。 对比上世纪初,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授为600元-400元(银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另有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8元,县长一个月20元,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元。当时,每月12元的伙食费,足可维持4口之家小康水平。 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400块钱一个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一个月600元,季羡林北大毕业到济南教中学国文,月薪是160块元。所以,他们住得起四合院,请得起保姆。 而对比全球,我们当前教师待遇仍不算高,甚至落后。据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教师工资待遇处于前五位的国家是加拿大、意大利、南非、印度、美国,月工资从7196美元到6054美元不等,而我们教师工资水平仅维持在750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待遇,虽然已“与日俱增”,但距离大国强国水准,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话再说回来,为什么一定要提升呢? 因为,教师富,国才强。 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必须成为全社会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千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代表了希望与未来,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维系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保证,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薪火传递者。 有什么素质的老师,就有什么素质的学生。 只有最优秀的人愿意当老师,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 我很喜欢这句话: “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传播者,是塑造人格的工程师。孩子们没有老师,如同缺水的花儿,成长缓慢;国家缺乏教师,如同少血的躯体,发展受阻。提高教师待遇,不仅仅是提升一个群体的收入,更是寄托了一个国家的希望”。 愿清北等名校生争当老师,成为常态!因为: 教师富,教师才强;教师强,国才更强! (图片源自互联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