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以肯定有人传人的现象。” ——1月20日,钟南山接受央视白岩松采访,“八问八答”,第一个向公众宣告“可以肯定有人传人的现象”,并向世人警示:“但是现在还是出现人传人的现象,这是我们应该提高警惕的时候。”当时,正是春运最繁忙时段,因为这句话,无数人终止了回家过年的计划。 2. “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还是“八问八答”,钟南山这样劝诫全国人民。然而,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84岁的他,却临危受命,毅然逆行北上武汉,挽狂澜于既倒。不让我们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一个84岁耄耋老者的背影,构成时代大写的“国士”形象。他同时还提出“不去武汉、不出武汉”的建议,2天后,武汉“封城”。 3. “最重要一条不要到处跑。” ——1月28日,钟南山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在问到群众自己可以做什么时,回答:“现在对老百姓来说,最重要一条不要到处跑。特别是武汉这一带,要非常严格执行,这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后来,这句话被演绎成刷屏的“钟南山说不动我绝对不动,钟南山说动我才动”,他成为疫情中的“国民信仰”,14亿同胞信他服他,安坐家中,为全国战疫贡献力量。 4. “武汉是能够过关的。” ——1月28日,钟南山接受采访,说:“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截至当天,全国确诊患者4515例,死亡106例,武汉更处在生死危急关头,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丧志也,“劲头”上来了,众志成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钟南山说着说着,流泪了。 5. “因为我觉得在武汉,我们的医务人员是做得非常辛苦的。” ——1月30日,在被问到前几天接受采访眼眶为何湿润时,钟南山如是回答。悲天悯人,怜我众生,天下医者父母心。他还说自己感动了,因为一个学生发信息告诉他,“老百姓唱起国歌,很感动”。不禁想起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6. “我休息还是可以的。” ——在被问到“每天休息多长时间”时,钟南山这样回答。然而,经常出现在镜头面前的钟南山,是憔悴的、疲惫的。我们知道,自1月18日北上、3天辗转三地行程万里以来,他就从未停歇。一个84岁本应颐养天年的老人,为国为民,冲锋陷阵,却从不怨苦,从不喊累! 7. “但是我相信不会太长。” ——2月2日,钟南山回答“确诊数量激增能说明什么问题”?面对每天快速增长的数字,一些人难免感到恐惧、惊慌甚至丧失信心和斗志,他却如定海神针,安定人心,予人以无穷的信心、勇气和力量。“现在是升高,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我相信不会太长”。是的,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8. “研究基本支持病毒来源于蝙蝠。” ——2月2日,钟南山接受采访时表示,“但是否存在中间宿主目前还需要研究”。还记得2月20日,他说的那句话吗——“是来自一个野生动物可能性比较大”。他不断警醒人们,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不要为了一己口腹之欲,去恣意悖逆自然运行规律。正如一位伟人的话,“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会换来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9. “普通群众一般很少用N95口罩,也不需要。” ——2月2日,在接受南都采访时,钟南山就普通群众怎样科学戴口罩建议。这一些日子,他不断呼吁“戴口罩有用”,还多次示范怎么正确戴口罩,要注意哪些细节。然而,一个感人的细节是,钟南山自己戴的也是普通口罩。 10. “有信心更加有效控制此次疫情。” ——2日2日,钟南山向公众释放信心。他说,“国家在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已有长足进步”,“需要我们医务人员的努力,需要我们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需要我们患者的努力,需要全国人民的努力,需要各国一起加强合作、携手应对,万众一心,攻克难关”。是的,我们总被这个国家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因为总有钟南山这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族脊梁! 老将挂帅,奉命危难。 初心不改,始终如一。 今天,重温武汉疫情爆发以来钟南山的10句话,深深感到,17年前的他,17年后的他,骨子里,还是一模一样的。 哪里最危险、哪里有召唤,他就去到哪里、站到哪里,战成“斩妖除魔”的定海神针。 17年前,面对非典疫情,他站在父亲坟前很久,“下定决心要说真话!”面对非典病人,他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吧!”面对医务人员的顾虑,他振臂一呼:“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医院是战场,我们是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17年后,依然是义无反顾、舍我其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