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甚至,有的父亲或母亲,不知哪天,突然便离开了这个世界,来不及道一声告别。 据网上一个统计,一个残酷的事实,留给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并不多。 假如父母还能健康再活30年,你每年能和父母在一起20天,除去睡觉、应酬等,一天真正陪伴父母只有4小时。 算下来,这一生,你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其实不到100天。 再试问,父母还能健康再活30年吗? 又有多少人,每年和父母在一起超过20天? 迫于工作的繁忙,迫于生计的压力,很多人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百善孝为先。留给我们的,是越来越少的陪伴时间,又如何能报答得了父母的涌泉之恩啊! 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却无法陪父母变老。 而我们更要懂得,清明去挂山扫墓,除了缅怀先人,最重要的是慰藉生者。 “一次生前孝,胜过墓地万次扫;坟前泪一行,不如在世一碗汤。” 清明告诉我们,凡事可等,唯有尽孝不能等,因为来日并不方长。 03 非常认同的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两千多前的孔子,就曾告诫我们,“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喜,是因为父母的高寿。 惧,是因为父母的衰老。 人,一旦失去了父母,就再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了。 好好珍惜,及时行孝。千万别等到失去以后才珍惜,因为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天,剩下的只是归途上无限凄凉和不尽悔恨。 费玉清在告别演唱会公布亲笔信:
这是红尘万丈、世事浮沉后的人情练达和心烛闪光。 所以,趁岁月还好,一定要常回家看看! 别总将“下一次”“以后”“明天”挂在嘴上,珍惜每一次的相聚,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不再匆忙随意对待每一次离别,轻描又淡写,因为每一别可能就是永诀。 我一位朋友,逢年过节,都会毫不犹豫带着妻儿,踏上回乡的旅途。 在故乡,他不厌其烦跟儿子讲这讲那,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 而那几天,也是祖孙们难得亲近的日子。刚回家,还有点陌生;离家时,已难舍难分了。 最难得的是,那几天,父母脸上,时刻都能笑出一朵花来。 他说,故乡是我们的根,祖辈是我们的根,父母是我们的根。 而现在,这个根正在枯萎。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陪伴。这才是最好的寻根,这才是最好的尽孝。 深以为然。与君共勉。 (图片及视频源自互联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