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助推渝中幼儿教育高质量的发展。5月12日,由重庆市渝中区民办教育协会承担的2022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渝中区幼儿园创造教育实践研究》在锦程小金星幼儿园隆重开题,开题会由渝中区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李平主持。
▲渝中区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李平主持开题会 创造教育研究 成就与众不同的三年
“三年一千天,影响一辈子。幼儿教育既要关注幼儿在园的三年的教育发展,更要关注三年以后可持续发展对其终身的影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张家琼教授表示,创造教育的研究是最适合在幼儿教育领域开展的研究,这个阶段其核心概念是生长、发展,而生长和发展本身就是充满了创造和创新。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张家琼 幼儿教育需要我们清晰的回答,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在哪里教,教得怎么样,这就是我们在创造教育研究中所需要涉及的。
渝中区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提出——发展高质量教育,在幼儿园开展创造教育的研究正是响应和贯彻这一目标。
▲重庆市特级教师钱珊副教授作开题报告 课题组代表重庆市特级教师钱珊副教授作开题报告,开展创造教育研究,是在先进儿童观和教育观引导下,运用丰富的情景和环境来启发幼儿,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探究、思考和想象,使幼儿创造思维、创造能力以及创造个性、品质得到发展,能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有效促使幼儿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育行为,积累教育经验和策略,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办园水平和质量。
▲阳光春苗幼儿园龚世梅园长代表参研幼儿园发言 阳光春苗幼儿园龚世梅园长作为参研园代表在开题会上表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参与科研能引导教师学思并重、行思并进,相信通过课题组专家的专业引领,教师从主导教的过程逐步转向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感知、体验、获取经验的过程”。 肩负使命助推幼儿教育高质量办园
幼儿教育是没有教科书的,但幼儿教育是有目标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批批的幼教从业者去探索幼儿教育的路径,去创新、去创造幼儿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潘勇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潘勇在开题会上讲到,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有社会担当、有爱国情操、有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赋予教育的使命,以创造教育为题开展幼儿教育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渝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肖方明 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渝中区一张响亮的名片,推动渝中教育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使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渝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肖方明表示,渝中区教委将按照确定的“146”总体思路,深化“人文渝中 尚品教育”建设,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他对渝中区民办教育协会成功申报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表示祝贺,并希望课题组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幼儿创造教育研究具有突破性
▲重庆市教科院科研处处长沈军 作为教育科研主阵地,重庆市教科院科研处处长沈军在开题会上对课题组提出了建议,省部级的幼儿教育课题落在渝中区既是对渝中幼教的肯定,也是对渝中幼教的期望。接下来课题组要从聚焦研究问题、拓展研究对象,创新教育内容,科学的设计预期成果等四方面开展深入的实践研究。
▲重庆市教委师范教育处原处长、协会指导专家李光旭 重庆市教委师范教育处原处长、协会指导专家李光旭表示,国家十四五幼儿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里对幼儿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到了新高度,这是历史的使命与担当。课题组将幼儿教育的专家、学者、教师组织起来共同参与,按照科学研究的途径、方式、方法助推幼儿教育的创新、创造研究。
▲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窦瑞华 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窦瑞华对课题组提出了期望,创造是时代和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幼儿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幼儿阶段的创造教育必然是整个创造教育的奠基石。幼儿阶段开始培养的创造能力美哉、妙哉!并对课题组寄予厚望。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