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阳山黑虎殿的篷头柳隐修成道

 嘟嘟7284 2022-05-1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我生在首阳山下长在首阳山下,遗憾的却是还没有攀登过首阳山。今年已经五十三岁,才到首阳山的黑虎殿,距离首阳山顶还有好长的路,我却已经心满意足了。因为我遇见两棵隐修成道的篷头柳。这两棵篷头柳生长在首阳山黑虎殿,专为迎接我似地在海拔1250米的地方,显现出勃勃生机,遮荫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终于将自己修道成古老的柳树而遇我相遇了。

图片

我是在今年谷雨过后,接受首阳山黑虎殿守护人刘少兴先生的几次三番的邀请,让我回到神仙故乡首阳山的黑虎殿走一趟,希望我用笔墨能够给家乡自古就有的朝高山拜财神的民俗活动,唱一唱赞歌。原以为财神只有山下周至地界的赵大村才能敬拜,却不知赵公明隐修在首阳山的黑虎殿,终于动心而前往首阳山了。老刘高兴地借来一辆皮卡拉着我们上山去黑虎殿,并且自豪地说首阳山有一条终南捷径,经过他花费六年时间的坚守修筑,成为汽车可以直达首阳山黑虎殿的朝高山的神仙道路。老刘所谓之终南捷径,其独特之处,就是这条道路,须从山梁上前行,在山梁上开汽车更觉得山高沟深,真有崇山峻岭的巍峨感。

图片

我动员省城西安的朋友们开着汽车一起前往首阳山。首阳山才是崇山。崇山峻岭,指的就是这里。首阳山顶的高山崇济大王殿,就是中华崇祖文化的人文记忆。发生在首阳山下的家天下历史印迹,莫过于甘峪口的甘之战,崇伯鲧的孙子、崇伯禹的儿子、夏代开国之王名夏启者,对有扈氏的征伐就发生在这里。夏朝的历史,委实就是古崇国的历史革命。崇伯禹受舜帝禅让而拥有天下。崇伯禹的老家就是古崇国,当时的部落社会背景下,古扈国、古甘国、古崇国、古骆国便是今天的村镇一般散落在终南山下。夏启无疑是拥有终南山下的这片土地而王天下的。自古常言,得关中者得天下。这里的自然条件无疑是优越的,有山有水有平地,生存繁衍后代,离不开这个地方。

图片

因此,此前学界称言,关中无夏的结论是荒谬的。只要稍稍挖掘和印证,夏商周的立国并拥有天下,却都是以秦岭为根据地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夏之兴起,固然离不开首阳山的风水宝地。商之兴起,却在商州地面。待商王朝时代,古崇国的人民依然留守首阳山下,故而有崇侯虎的历史记载,并且守护着商王朝的西垂之地。历史总是螺旋式地向前发展。中国历史被大书而特书的西周王朝拉开辉煌帷幕,却依然是在首阳山下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

图片

古公亶父,泰伯、仲雍、季历,西伯侯姬昌这祖孙三代自今天的甘肃庆阳、陕西彬州一带迁居到太白山下以后,因为善于耕作肥沃的关中土地,势力范围不断扩张,终于发生了“既伐于崇,作邑于丰”的重大事件。周文王姬昌率领的周族部落从西歧之地持续东进,终于把商王朝所属的古崇国部落给讨伐消灭,并在沣水西岸建立丰邑。西伯姬昌的儿子姬发,子承父业,继续东进,终于灭掉荒淫无度的商纣王而自封为周武王拥有天下。今天首阳山下的毛家岭、毛家洞、毛家将台这些迹存可以判断,首阳山下古崇国被灭之后,周文王姬昌的第八个儿子毛叔郑接管了古崇国,从而留下这些名称。至今在首阳山下的乡村里还有众多的毛姓人氏,他们无疑是毛叔郑的后世子孙。

图片

汽车沿着环山旅游公路,向西而行到柳泉囗村拐进山里,走上山底到山顶的山道。山连着山。此地名为首阳山,又叫九峰山,表明首阳山梁有九道峰峦,层峦叠嶂,直达首阳山山顶,山顶上有九个山头。山梁上的九峰就是九道天门。第一道天门,有一个虎头庙。第二道天门,有一座魁星楼。第三道天门,有一个搭仙庙,第四道天门,便是黑虎殿。这再往上还有许多的庙宇神仙殿,总共有九道天门,即达首阳山顶的万仙殿和崇济大王庙。如此这般一道一道地朝拜下去,便是首阳山的朝高山民俗文化了。

图片

最早来到首阳山朝高山的外地人,应该是今天北京以北的山海关附近古代孤竹国的王子伯夷和叔齐兄弟俩,他们不愿意继承王位,听说西伯侯姬昌善养老,就慕名来到终南山隐居在古崇国的首阳山上。这弟兄俩大概是自觉朝拜高山崇济大王而来的。因为叩马谏王阻挡周武王伐纣,说姬发以下犯上不忠,父死未葬为不孝,听得周王朝的军队统率姜子牙无法接受,口里夸称为义士也,实际上却让兵士将弟兄俩仍到山上去,大概就扔到今天黑虎殿的这块平地上,来欣赏神秘气场和仙境之美。可惜,这弟兄俩太过有志气,决定不食周粟,只吃蕨菜。遇到一位妇道人家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如今的蕨菜都是周王朝的物产,闹得老弟兄俩只能绝食而饿死在首阳山。这黑虎殿门外路旁修行有成的两棵篷头柳树,是不是伯夷叔齐老弟兄俩的化身呢?当我来到黑虎殿,这两棵树给我留下最难忘的印象。

图片

当汽车从山下前往首阳山的黑虎殿方向前进的时侯,首先经过的入山口,名叫柳泉口已与柳结缘。沿着东岭而行的路况还真的不错,穿村而过时的柏油硬化路面,蜿蜒盘旋,上山而去的沿途山坡上绿树杂花醉人眼睛,再往上走却全部是沙石路面,汽车走在沙石上面有些颠簸,山路在山梁上延伸,越往上走越感觉山高沟深,坐在汽车里的我心砰砰地跳,变得紧张起来,愈发觉得山高路远。或许受到篷头柳的召唤,老刘在许多更有善缘的人出资帮助下将路面修好了只待硬化了。终于在转了不知道几个弯道之后,绕过一道又一道的山梁,忽然眼前变得开阔平展起来。首阳山的半山梁上竟然有这么一块平整的地方。这里便是黑虎殿的地盘。

图片

这里便是前往首阳山顶的第四道天门。迎接我的两棵逢头柳树,摇动着娑婆枝叶仿佛在鼓掌欢迎。我看见树荫下坐着比我还早来到的男女户外游客,满身的市井气息却坐在篷头柳树下,指手划脚,反宾为主,甚至毫无顾忌地摆开携带的酒菜在柳荫下吃喝起来。头柳树既然已经修成神仙,也就包容着这些爬山而来的红尘过客们。我却心中不平地从篷头柳树下异样的目光中穿行而过,走进首阳山黑虎殿财神文化广场,我要给我久仰大名的黑虎殿的财神爷叩头呀,祈求给我赐福添财哩。迎接我的这两棵树,一棵是篷头柳树,另一棵也是篷头柳树。你们或许是一对兄弟,一对母子。这一对柳树的树龄无法推测,应该称你们为柳仙。

图片

柳和刘谐音。柳仙或许就是刘仙。黑虎殿的守护人刘少兴的老刘家,自清朝以来祖祖辈辈就承担着守护黑虎殿。这样的文化传统传承永续,到他这一辈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他在山下家里收藏的一口铁瓮和半块石碑上面刻铸的文字,可以判断清代西安府盩厔县王郭里王郭一堡人,重修过古庙的记载推测,老柳树年轮已经有几百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个特殊时期,蓬头柳树边的黑虎殿、药王殿、菩萨殿被毁,柳树被砍伐之后又很快重新生长出来了。

图片

古木苍老,童心稚嫩。这个柳树的树身粗壮程度足以印证山下王过(郭)村的村民口中的传说,有大约五百年的说法,也有的人说至少有三千年的古老历史。那一日结伴上山的终南隐者剑鸿先生,决定留守在古老的柳树身边隐修一段日子,倘若红尘中沾染的习气太过严重了,应该在逢头柳树独特的华盖绿荫下,利用黑虎殿修道成仙的庄严氛围平添些无尽苍桑的人间诗情画意。这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喜欢在首阳山隐居修行之故罢,这两棵古老柳树或许正是当年财神赵公明修道成仙之媒证吧。

图片

首阳山赵公明财神爷的黑虎殿便是财神庙传说的源头。山下不远处的赵大村是他出生之地、枣林村或许是舅家门上,首阳山上下都有赵公明的身影,却只有首阳山上的这两棵千年不死的老柳树,之所以名叫“蓬头柳”,因其树身粗短而茁壮,树冠如山,树枝整齐而挺立向上。这两棵蓬头柳是旱柳,是一种“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神奇之树。他们肯定见证了赵公明的黑虎殿修行过程。希望这两棵古老的柳树开言托梦给首阳山的隐修者。或许当年赵公明选择首阳山黑虎殿这块地方隐修的时候,无心插柳柳成荫,已经经历四季的自然更序,遍览人间的生命兴衰,感悟草木的兴衰枯荣。修行有成的篷头柳拥有这样的大道精神,感悟出宇宙万物生生灭灭的正常生命现象,对于蓬头柳而言,却因枝叶更叠,碧翠重现,自我升华,青春永驻,顿然觉得如此娑婆的黑虎殿蓬头柳早已经得道成仙了。

图片

如今,终南山归隐者每日在篷头柳荫下打坐,修行,感悟出柳树就是一种风水植物。关中地区的许多老百姓都喜欢在家庭庭院门口种植柳树,寄希望于保佑家宅平安,安享平和安稳的小日子。古书记载,柳树可以避邪,鬼魂惧怕柳树,不敢与其靠近,靠近会被柳树枝捆绑纠缠,永远无法逃脱。“柳”的谐音是“留”,柳树种植在房前屋外,有“留住家中钱财”之寓意。家里有病人,就怕黑白无常前来招魂,柳树就能起到辟邪作用,从而留住亲人,而不会被勾走魂魄。

柳树,还象征男女之爱,汇集天地之灵气而生动,精灵之所钟,是一种珍奇的树种。柳树象征着顽强、坚韧,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自然环境多么恶劣,“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扦插,就可以生根发芽。这种顽强拼搏的柳树精神,千百年来被文人用来寄语离别之情,表达“不舍”的哀愁。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关于柳树传奇还有唐代小说记载的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下令开凿通济渠,有人建议在河渠堤岸边栽种上柳树。于是,新开凿的大运河堤岸旁被种上柳树。这位花花公子般的帝王留下御书,将柳树赐姓为杨,从此,柳树自此拥有帝王姓氏,柳树成为杨柳。

图片

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曲江柳,似乎有点伤感。唐代还有一位佚名的伎者所写《望江南·莫攀我》则是绝情了: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你不要死缠着我,不要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了。我只是曲江边一棵临池垂柳而已,这个过来攀折一支,那个也过来攀折一支,折完就走了,情爱只是一时之间。

图片

那一夜,我住在首阳山黑虎殿,夜半醒来的时候去看过两棵古老的柳树,蓬头如山,静默似水,或许不稔熟之故,无言以对。​终南山归隐者,倘若守在首阳山黑虎殿的时间久了,自然会得到诸多帮助,至少还有两棵柳树的眷顾与留恋。人间的修行大约都要经历曲江柳的缠绵和首阳山篷头柳树的超然。然而,对于生命本身而言是一样的,一方水土养一方树,只要能够扎下根去定然会撑起一片绿荫出来。

第二天清晨醒来,我又看了一看古柳树。新的一天,篷头柳树下又会出现成群结对、络绎不绝的游玩的人们。人们又来了,人们又走了。游魂不定的人们,说告别就告别。这让我想起灞河柳有关广为流传的诗词来

汉代的古诗十九首里有一首《杜陵秋》这样写道:

黄稷叶飘尘遮道,乌鹜声扬雪断桥。

驻行扶垣霜结幕,策盼葬己土封摇。

颓楼无泪泪几尽,残冢无颜颜已消。

月月雨摧灞河柳,年年风削杜陵岙。

图片

唐代的李白所写《忆秦娥》,直言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代诗人杨巨源和白居易同时代,他的《赋得灞岸柳留别郑员外》这样写柳枝别情:

杨柳含烟灞岸春,

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傥借低枝便,

莫遣青丝扫路尘。

唐代戴叔伦的《赋得长亭柳》这样写道: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图片

唐代的罗隐写《柳》云:

灞岸晴来送别频,

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

争解垂丝绊路人。

周德华是唐代诗人刘采春的女儿,善歌舞能自制新词,有此《杨柳枝》写给情郎:

清江一曲柳千条,

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情人桥上别,

更无消息到今朝。

唐代刘禹锡的《杨柳枝》写得就充满世道人情,不似周德华只给情人而写:

城外春风吹酒旗,

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

唯有垂杨管别离。

图片

红尘中的我难免伤别离,该告别柳树而下山去了。下山以后,单留下篷头柳树守在黑虎殿财神文化广场,彼此之间是否会开始新的轮回和思念?依我的修行悟道体验,唯有断灭牵挂方能成就。神仙故乡终南山的主峰首阳山半山腰黑虎殿的篷头柳的成就,就在于阅人无数而了无牵挂,才成就他在海拔1250米的地方柳荫如盖。世界长寿之乡的平均海拔高度大概就是黑虎殿的这个高度。这里隐修成仙者还真不少,财神赵公明就是在首阳山黑虎殿隐修成仙。如今,首阳山下的人们希望对传说的黑虎坟进行保护,这样就让首阳山上的黑虎殿和下山的黑虎坟,通过山上山下的终南捷径连接起来。这样寻访隐修的两棵篷头柳树就方便多了。

图片

首阳山,隐修成仙之地。我的神仙故乡,我的黑虎殿,我的篷头柳。这里的财神文化和崇祖文化会不会兴盛起来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欢迎有识之士和有志向的实业家,到我的神仙故乡首阳山来朝高山,认识和实践中华民族何以崇高、何以崇敬、何以崇拜祖先文化?何以敬仰财神和高山崇济大王?如果您有实力更有信仰,不妨在首阳山下利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打造一个中华崇祖文化广场,必将成为立功、立德、立言的伟大壮举!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倘若您对秦岭核心地带终南山的主峰首阳山文化产生兴趣,愿意考察并参与首阳山中华崇祖文化传承,请到首阳山黑虎殿的篷头柳树下来!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