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儿

 老魏的新视界 2022-05-18 发布于甘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明亮或者混浊、锐利或者呆滞、平静或者的惊慌的眼神,我们都会从这扇窗户,感知对方的内心。那么植物有眼睛吗?梨树有眼睛吗?有!我家乡种梨树的果农一定会肯定的回答你——梨树不光有眼睛,梨树的“眼儿”会向人类表达自己的心事,还会随着人的意志,把一棵树的“眼儿”安在另一棵树上。不信听我慢慢道来。

我的家乡是远近闻名的什川梨园古镇,这里的人们从明代起就以种植梨树为生,他们借助黄河侧畔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广植梨树。梨园文化在这里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枝接的梨树发出新芽

我初中毕业的时候,跟生产队的“天把式”去果园劳动了一段时间。那时候正是初秋,我跟一位姓魏的中年师傅去“接树”。魏师傅是队上有名的“天把式”,别看长得精瘦,但他能举着近十米高、重五六十斤的云梯,在梨园里穿行自如。他熟知并精通梨树种植的很多技艺,当然更是“接树”的行家里手。所谓“接树”,就是嫁接。黄河边的果园里,到处生长着一种叫“骚枝子”的野梨树,家乡四五百年的梨树,就是由这些野梨树嫁接而来。要“接树”,先要剪好接穗。那一天,我平生第一次听见魏师傅说,我们得先去找些“眼儿”。我不明就里,问啥叫“眼儿”?果树还有眼睛?师傅说:“眼儿就是果树的“眼子”,也就是果树枝上的芽、接穗。你要接啥品种的梨树,得先找好“眼儿”。我懵懵懂懂地跟着师傅去看,原来他要找的,是一叫香水梨的果树。香水梨和冬果梨树是家乡最多的梨树品种,香水梨也叫软儿梨,不仅可低温冷冻成冻梨来吃,还可以切成果皮子,晒干后一年四季食用,酸中带甜,余味绵长。

师傅熟知队上果园里的每一棵树,他的大半生,都是在梨园度过,那些梨树,就是他最熟悉的伙伴和朋友,也是村民的衣食父母。师傅找到一棵高大精壮的梨树,先看好一几枝花芽饱满的“暴条”(一种生长旺盛但不结果的直立树枝,因顶端优势或树势旺盛而生),然后纵身上树,剪下“暴条”,截取其中芽最饱满的一段,将所有的叶子掐取半个后,插到一个装水的玻璃罐头瓶里,带到要嫁接的苗圃里去。

要接的树是在一片正在培育的梨园里,一代代人接力栽梨树,是家乡人的传统。家乡梨园里,有许多三四人合抱的古梨树,那是明代栽植。从明清到现在,600多年来,家乡的梨树和人一样,都是前赴后继。人走了,梨树留在田间,似乎就是先辈的化身。
接树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提着装接穗的罐头瓶,跟在师傅身后,只见他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树剪和小刀来,一看就是他的心爱之物。剪子是果农的武器,很常见,接树的小刀却没见过。仔细端详,才发现刀是用钢锯条磨制而成,一端是半圆形,中间一个小圆口上拴着一段细绳,一端是刀刃,磨得锃明瓦亮,刃口非常锋利。
苗圃里的“骚枝子”栽了不少,一排排的,长势非常旺盛。师傅蹲下身,抓住一棵“骚枝子”,剪去上面的杂枝,确定了要嫁接“眼儿”的位置,然后拿小刀在接穗上找到一个“眼子”,用刀刃在“眼儿”上面横切一刀,再从两侧斜切下去,用一个三角形将“眼儿”边缘切开,之后用指尖轻轻一剥,一个叶芽就从树枝上剥离了下来。再看那“眼儿”,就像一个小小的眼睛呼之欲出。师傅取下”眼儿“后顺手塞进嘴里,用嘴唇衔着,同时用小刀在“骚枝子”上开出一个丁字形的小口来,将树皮剥开,然后从唇上取下“眼儿”,以倒三角的姿势插进丁字形的小口里。“眼儿”在师傅粗糙却灵巧的手中妥贴“安装”到了“骚枝子”上面。这时,师傅像变戏法一样从衣服口袋里取出一团事先剪好的塑料条来,从中取出一根,将刚嫁接的“眼儿和树枝绑起来。这是一个特别细心的过程,绑“眼儿”的过程既要巧妙小心,不能伤了“眼睛”,同时还要把刚接的芽与砧木紧紧绑在一起,只留了“眼儿”睁眼看着这世界。从此,这棵野生梨树将由“骚枝子”变身为一棵香水梨树,结出美味的果实来。

我按照师傅教的办法学着嫁接了一下,发现看似简单的嫁接,原本并不容易。这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事情,需要一定的功夫才能做到。从师傅切“眼儿”到把“眼儿”衔在唇间,直到“眼儿”与砧木合为一体,整个动作,要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多年之后,我看到医生在给人做手术时的动作和小心程度,方知道为果树嫁接“眼儿”,就是为果树做一次小小的外科手术。“眼儿”就像一只活的眼睛,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磕碰和迟滞,如果“眼儿”在空气中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其成活率。

跟师傅学嫁接一段时间后,了解到与嫁接有关的很多知识。家乡人嫁接果树,除去将野生“骚枝子”改变为驯化过的果树外,还可以嫁接多个品种。苹果类、榆树、槐树,很多树种都能嫁接。嫁接有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芽接就是绑“眼儿”,取果树芽贴到另一种树上。枝接,家乡人也叫“苦接”,冬季来临时,准备好接穗,春天果树枝发芽前,就可以嫁接了。枝接与芽接比更武断,直接将要接的枝剪断,小心劈开树干,将削成三角形茬口的接穗插进砧木,皮层对接紧密,绑好即可。现在也有人用电钻在砧木上钻个孔,把接穗插进去也能成活。嫁接在当下新媒体时代,可以从视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手法,而且嫁接不仅限于树木,像黄瓜茄子等,也可以嫁接,实在是奇妙无比。

好多年过去了,第一次嫁接“眼儿”的事记忆犹新。我曾专门去看过我第一次嫁接的“眼儿”,发现有些“眼儿”枯死了,就像瞎子一样、看着让人失望,痛心。有些“眼儿”在春风里鼓出了新芽,明眸皓齿,似乎在左右顾盼,不久就长出了鲜嫩的枝条。我想到了师傅嘴唇含“眼儿”的场景,心想,有多少梨树,身上有“天把式”的气息,融着“天把式”的心血和汗水。
“秋眼儿”的成活与否,天把式在深秋就能看出来。若要保险,安然度过寒冬,从春的萌动,你才会看到去年嫁接的成果。嫁接成功的“眼儿”,会在春天里慢慢睁开眼睛。那“眼儿”,就像一只鲜活水灵的眼睛,它会越来明亮。由饱满到冒出新芽,那形状,表情包似的每天都在变,一果梨树内心的喜悦和活力,从一只深情的“眼儿”上,就能看出来。
看了数十年的“眼儿”,越看越爱,越看越喜欢。因为我知道,六百年前的一个“眼儿”,现在已经变成了参天大树。那是先人留下的福荫。我爱梨树,爱故乡,爱那些养育我成长的香水梨冬果梨。我知道,人生就是一只明亮的”眼儿“,嫁接了善良和爱,世界就深情美好,多姿多彩。“眼儿”,是苍天大地的眼神,是勃勃生机、希望和未来,是梨花会,金秋采摘节,农民丰收节,是家乡古梨园六百年不离不弃的注目和传承,生生不息,一望情深……

近期热读
1
什川河坝工程始末
2
什川脚户与五架山
3
什川古梨园农耕文化博物馆在桃园街揭牌
4
乡村启示录(2)乡村振兴靠青年
5
乡村启示录(一)为什么会“人养地”
6
那时候,我们养一头猪
7
过了梨花,不要错过什川网红桥
8
央视直播什川梨花  大美梨园风光无限

“写留言”
跟老魏进行互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