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从什么石头里出来的?这是一篇令人信服的宝石推理

 寒枫春晓 2022-05-18 发布于河北

虽然我有点愧疚

一个半月都没有更新

但是我从某拖更大神那里

学会了一句话

一月不更我没烦恼啊

你们催更我看不着~

这是“趣谈”系列的文章

在“令人信服的宝石推理”这个系列里,已经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哈利波特,复仇者,红楼梦,先把前辈们放过来。

红楼梦里通灵宝玉究竟是什么材质的?这是一篇令人信服的宝石推理

哈利波特中的魔法石和复活石究竟是什么材质的?这是一篇令人信服的宝石推理

灭霸手套上的六颗无限宝石,究竟是什么材质的?这是一篇令人信服的宝石推理

四大“名著”已经盘点了仨,那么剩下的名著“西游记”一定不能放过。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孙悟空究竟是从什么石头里出来的,其实,很多学术界“前辈”已经就这个问题探讨多年了。

对于岩石的鉴定,我们要知道他的结构构造,产状,矿物成分等等,所以,我们本着“严谨”的“学术”精神,一定也是脱不开胡说八道专业分析!我们不妨从《西游记》原文中找找线索。

先去书里找找线索

在《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中有这样的桥段:

1

花果山。。。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对于学习地质学的同学们来说,看到这里,不由得不佩服吴承恩老爷子的地质知识。简单几句话,专业信息量极大。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告诉了我们灵石的环境,并没有什么遮挡物来遮风挡雨,所以,时间久了,他一定会收到来自自然力量的风化。

所以,时间久了之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对地质学有一定了解的我们一定发现了,这不就是球状风化嘛。

我们在日常中一定有这样的感受,一个东西的棱角很容易被磨损,而其他地方就没有那么明显的磨损,球状风化就是这样的道理。开裂的岩石的棱角部分首先被风化,不断的风化,让岩石变成了一个球状。

球状风化 图源:可爱的,星球研究所

一般来说,常见的球状风化发生于成分较为均匀,难以溶解的岩石中。比如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厚层砂岩等是最常见的,容易发生球状风化的岩石。

而石灰岩这类岩石,他虽然成分均匀,但是容易溶解,在自然中一般就是溶蚀风化,比如云南石林,就是溶蚀作用导致的。

石林就是灰岩

到了这里,我们通过研究“石卵”,有了重大进展,孕育孙悟空的石头,应该是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砂岩中的一种。那么具体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2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哎,“见风”一词,我们进一步确定了我们的推论,孙悟空的形成,一定是和风化有关系的。这里引用一句话:

图源:可爱的人民日报

由此可见,孙悟空的诞生,经历了“球状风化”变成石卵,再进一步风化,才最终变成了孙悟空。那么究竟是哪个岩石最终孕育出了孙悟空呢?既然有了备选项,接下来就只需要使用排除法了!

继续翻书,我们在《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又发现了这样的桥段:

3

将大圣解去绳索。。。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锻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

由此可见,孙悟空完全没有被八卦炉中四十九天的煅烧影响。在老君开炉之后,逃之夭夭。

各位道友皆知,八卦炉一定和咱们民间使用的炉子是有一定区别的,毕竟看起来长得就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燃料大概率是相同的,也就是煤炭。我们常用的煤炭炉,一般来说也就最高只有几百度的温度,但是要注意一个细节:

“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锻炼”这一细节,证明了仙界早就知道了风对提高炉子温度的作用,老君的八卦炉,就配备了扇风的童子,起到了“鼓风机”的作用。

累到模糊.jpg

而从孙悟空藏于巽位这一细节,又暴露了八卦炉其实是封闭的炉子,因为如果炉子有其他开口之类,孙悟空就没有必要藏在“巽位”,而是直接逃出升天了。

所以八卦炉下面那几个洞,极有可能是观察窗

是由耐高温的特殊材料制成的玻璃

有过炼铁经验的小伙伴们(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小伙伴)一定知道,煤炭在封闭条件下加上鼓风机,最高可以达到1600-1700度左右的高温,这样的高温足以融化大部分的岩石。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我们就只需要探索一下常见岩石的熔点,就可以判断了!

而岩石不同于矿物,矿物因其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岩石的熔点,则是取决于其内部矿物组合和互相作用。

壮观的玄武岩石柱   来源:我自己

玄武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和辉石,他的综合熔点为1500-1600度,低于炉中温度,所以玄武岩经过这么久的煅烧之后,已经完全是熔融态了。

花岗岩中的长石在1200-1600度左右会融化。所以经过八卦炉的段烧,花岗岩大概率是半熔融状态的。

而砂岩的主要成分也是石英和长石,在如此高的温度下,砂岩严格意义上来说同样也是半熔融状态。

而辉长岩和辉绿岩成分类似玄武岩,熔点也相似。

说到这里,似乎也看不出来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原文。

4

不觉七七四十九日。。。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正自揉搓流涕”。大概其就是这样:

这证明,孙悟空不是完全没有融化,而是已经局部半熔融状态了。

所以,我们终于排除了全部熔融的玄武岩,辉长岩,辉绿岩。只剩下了砂岩和花岗岩备选。到这,先来个无奖竞猜。

接下来咋排除?数学&古文!

嗯。。。文科生最怕数学,理科是最怕古文,那么,接下来的推理,这两个都得用到了。。。。

一般来说,山中的石头,都是和山体的岩性相同的,所以让我们再回到《西游记》第一篇,寻找关于“花果山”的描述。

5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这句话就是说,花果山是开天辟地那会形成的,所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开天辟地是啥时候???

开篇的篇首语就给了我们答案:

6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先来解释一下,这句话就是说天地的数,129600岁是一元,这一元又分成了十二会,我们简单除一下,每一会就是10800岁。但这和开天辟地又有什么关系呢?

7

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这句话说的就是,自开天辟地的时候是这一元中的“子”会。那么这问题就很简单了,开天辟地的时间其实就是129600年前!

嘿嘿,不对!我拖更了这么久,能这么容易让你猜到?

其实,神话的纪年标准,往往与现在是大相径庭的,但是既然有了“人生于寅”这句话,我们大概就可以计算出来。

根据现代研究得知,人类差不多是450万年前开始出现的。由此一来,就有了大致的时间度量,即寅会,即10800*3=32400岁的时候,就是人类450万年前的时候,所以,4500000/32400=139,也就是说,一岁的时间就是139年。

所以,开天辟地的真实时间,其实是139*129800=1802万年前。车越地质年代表得知,这个时期是中新世晚期(N1)

中新世晚期形成的岩石多了,怎么确定是什么岩石呢?原文紧接其后的就是对于岩性的描写:

8

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非常眼熟的词语出现了!结合前面我们说的严重风化综合得知,这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

“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美丽的红霞。而丹霞地貌则是中生代形成于氧化条件下沉积的砾岩和砂岩经过风化而形成的。

由此可以推断花果山的地层应该是中新世晚期红色砂砾岩。

综上所述,我们终于论证出了答案,孕育孙悟空的岩石应该是砂岩!

其实看毛色也能看出来,他不是花岗岩!

eg:当我们学好地学之后,就没什么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如果有,你就再多学几个分支学科!

本日文章参考文献请见当日第三篇文章,对!胡说八道也得有根据!

寒枫春晓(hanyu-102)

珠宝矿物·文玩汉服·传统文化·书香琴茶

高产始于三连,在看,点赞收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