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帝国》译者序

 三乐四为书屋 2022-05-18 发布于广东

抑郁症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却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因为它是20世纪中叶才被命名为“抑郁症”,但是,它作为“忧郁症”却有古老的历史。忧郁症也许一直伴随着人类存在,屈原被流放之后“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心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投江难道不是遭受挫折后抑郁所致的自杀吗?《管子·内业》解释了忧郁的原因是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疾困乃死。”宋苏舜钦在《答杜公书》中也描述了忧郁的情况“虽抱雄才,处高位,反为人牵制,上下踬疑,而不能尽伸,徒卷缩忧郁,成疾病于胸中。

我们对抑郁症的理解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变化。在古代,更多人使用的是忧郁症来指代类似的情绪。那时,体液被用于解释忧郁症。这种理论持续到近几百年,随着技术科学的进步,我们发现抑郁症可以用更多元的角度去解读,比如生理、心理、社会、化学等,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治疗,如谈话治疗、药物、生理治疗等。相比于沉寂了上千年的缓慢进步,我们现在在抑郁症方面有如此多的发现,我们欣喜地感受到,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有效的治疗。但是,我们依然还会感受到,我们对它的理解仍旧如此缺乏,仍旧有许多未解之谜。在这些谜团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角度及不同文献的解读。

图片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精神病学史学家,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梳理抑郁症的古今历史脉络,从概念、理论、治疗、现状等角度来解读抑郁症,为广大读者提供崭新的视角。可以说在浩若烟海的关于抑郁症的书籍中,此书视角与众不同,立意深远,具有独特的价值。本书为关心抑郁症的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跨越千年的历史视角,从抑郁症演化的历史故事和科学文献中寻根求源、梳理脉络、采撷精华,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味道独特的精神大餐。我作为一名有着二十七年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经验的临床心理学专家为此书的视角感到惊叹和赞赏,为书中历史故事和逸闻趣事感到新鲜、震撼,对抑郁症的理解更加多元、立体、变化和保持后现代主义的探寻、质疑、不确定和建构态度。

全书分为六章,包括第1章抑郁症这事儿不简单(关于抑郁症的定义等)、第2章太干又太冷(古代的忧郁症)、第3章转向内部(精神分析下的抑郁解读)、第4章诊断率飙升(抑郁症的量化与治疗等)、第5章“只是化学变化”(抗抑郁剂)、第6章可阅读的抑郁症(对抑郁的解读),以及后记:抑郁症的过去和未来、史学笔记两部分。从篇幅来看,各章节内容基本等同,相比较而言,后四章章节稍多,其中以第5章内容最多,重点描述了化学时代背景下,对药物以及其他生理疗法的介绍。本书整体内容以抑郁的历史发展为脉络,介绍了从古老的忧郁症时代,到现代抑郁症飙升的历史发展进程。通篇有较清晰的发展脉络,可按顺序从头至尾地阅读,或者也可按需阅读——根据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不熟悉的部分阅读。

在不同的章节中,内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在第1章中,主要关注抑郁症的概念和界定相关的问题。最近几十年,抑郁症的诊断数量上升,对于这种情况的一种猜测是诊断漂移,即以前不是抑郁症的情况,现在划定为是抑郁症。那么这就涉及到了抑郁症的诊断界定问题——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在现代临床中,《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对于包括重性抑郁障碍(MDD)在内的精神障碍进行了划分,确定了标准化手册的通用诊断标准。在这里,似乎抑郁症指代的是一种疾病,它的诊断标准就囊括了它的概念。但是,DSM-5给出的标准也存在批评意见,它并不是终极标准,它有自己的局限性,它还会变换,而且抑郁症能否作为一种疾病也处于争论存疑之中。而在另一种观念中,抑郁症也指代一种情绪。这种情绪会随着时间自然消失,也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改变而消失。除此之外,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名字与含义。对于抑郁症的概念仍有许多讨论,许多学者强调抑郁症是一种新的疾病类别,关于抑郁症的概念问题仍然有许多谜团等待解答。

图片

书内页

第2章中,主要描述了古代忧郁症的体液理论。忧郁症不完全等同于抑郁症。从概念来看,它们有时候指代的内容相似,有时又不完全相同,在不同时代指代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古代使用忧郁症一词较多,到20世纪中叶,它才与抑郁症交替使用,抑郁症逐渐变得更为普遍。从刻板印象来看,忧郁症与男性有关,现代抑郁症与女性有关。从历史角度来看,忧郁症与抑郁症更可能存在某种连续性。关于忧郁症的成因,自盖伦和希波克拉底时代起,在体液主义的理论下,忧郁症被认为是黑胆汁过多引起的,与体液的干燥、寒冷有关。于是作者列出了忧郁症有关著作长长的清单,描述了许多体液不平衡的情况,以及如何在心理和行为上避免黑胆汁的增加,保持体液平衡。现在读来荒诞不经,甚至引起读者哈哈一笑,但是这些都是古人对忧郁症非常严肃和绞尽脑汁的思考。

作者在第3章讲述了精神分析对抑郁症的解读。虽然我们现在拥有了更多的理论,但精神分析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在精神分析的观点中,疾病的原因来自内疚,是原本对他人的愤怒或者指责感受指向了自我,抑郁症就是一种愤怒转向了内部。精神分析下不同的学者,对抑郁症有着或不同或继承的解释。精神分析对抑郁症的思考源于卡尔·亚伯拉罕,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天生就有攻击倾向,这种倾向可能会因疏忽引起的报复性感情而加剧。复仇的情绪转向内部,导致抑郁。弗洛伊德关注忧郁症,提出了内投射的观点。梅兰妮·克莱因是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的创始人,对婴儿的攻击性感兴趣,并提出了著名的心理位置理论,称为偏执-分裂心位和抑郁心位。早期的精神分析强调自我攻击与内疚导致了愤怒转向内部,而之后精神分析开始强调无助、嫉妒与愤怒内指的关系,另外卡尔·荣格用“心理能量”来解释抑郁症。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物学快速发展,精神分析的解释开始面临严峻挑战,以至于从神坛跌落,让位于神经生物学的“递质失衡”假说。

第4章中,作者对抑郁症的探索进一步加深。自20世纪中叶以来,抑郁症的诊断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的应对方式逐渐诞生:抑郁得到了量化的标准,拥有了可进行实验统计的量表,患者可以根据各种症状的严重程度给出数据评分,这些数据用于患者治疗前后的比较以及统计分析;出现了新式的心理治疗方法,除了精神分析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关系疗法(ITP)、积极心理学等,它们更适合进行随机对照试验(RCT),成为一种可以标准化的谈话治疗;DSM的修订与手册化,试图制定出规范化、可广泛使用的标准诊断流程,DSM在帮助人们快速诊断的同时,也出现诊断危机,存在诊断不一致等问题,也从临床精神科医生奉为的“圣经”变成某些临床心理学家鄙视嘲笑的“圣经”。

第5章着重回顾了抑郁症的生物、物理、化学治疗的发展历史。大约从1850年到1950年,疾病的病原菌学说得到了科学证明和广泛接受以后,一系列用生物学方法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探索就此诞生,如用疟疾热疗法治疗神经梅毒、用脑叶白质切除术治疗精神分裂症,还有一些新方法层出不穷,如长期睡眠疗法、休克疗法、胰岛素昏迷疗法、化学惊厥疗法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电抽搐治疗(ECT)是20世纪上半叶以来治疗精神疾病主要的物理疗法,至今仍被广泛使用。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抑郁症病理模型,即抑郁症的“儿茶酚胺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原因可能是神经递质供应不足,抑郁症的化学治疗理论就此诞生,引发药商的大肆吹捧和推广,使人类进入了百忧解时代。20世纪80年代,抗抑郁药百忧解上市,抗抑郁药成为纠正“化学失衡”的神药,人们开始逐渐接受抑郁症需要药物这一观点。但抑郁症的病因是复杂的,很少有人声称只需一个原因就可以解释抑郁症。除了生物学观点,心理社会因素也很重要,多种观点的相互补充才能帮助患者走出困境,而过分夸大药物治疗的效果必然导致历史的嘲弄。

图片

(豆瓣书评)

第6章中,我们能看到更接近现实、更可触摸感知的抑郁症现状。首先作者用一个“钟罩”的隐喻形容抑郁症。它表达了一种窒息感,以及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会被它困住的感觉。许多患有抑郁症或者其他精神疾病的作家,把自己的患病经历用回忆录的方式公开分享,以此作为普罗大众窥探抑郁症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我们了解抑郁症的重要资料。许多人使用了“普通感冒”“化学失衡”的语言,想以此来减轻病耻感。大多数作者强调ECT是有效的,但对药物的态度比较矛盾。虽然回忆录的症状描述不一定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但它仍然很有价值,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能够帮助减轻抑郁症的污名化与患者的病耻感。

在后记中,作者表达了悲伤与抑郁症的区别,悲伤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无法改变一些会让生活变得艰难的问题,但抑郁症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我们如何管理好抑郁症的未来,部分取决于我们对抑郁症过去的理解程度,因此我们要重视历史及对抑郁过去和现在的解读。审视抑郁症历史,我们得到的启发是:我们不必保持相同的观点,允许不同的声音;由于诊断异质性和共病率高,统计抑郁症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要轻视过去的历史;不要相信那些对某些方法治疗效果过度的炒作;要倾听患者的声音,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不良生活事件。面对未来的前进之路,重要的是要在制定治疗计划中对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划分抑郁的界限,划分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界限。

感谢北京颉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何萍老师能够慧眼独具,将此好书引入中国,也感谢她能够给我们翻译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更早接触到抑郁症演化的历史脉络。抑郁症是一个复杂而古老的问题,又是人类进入21世纪必须慎重应对的严重问题。希望此书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卸下沉重的“大脑疾病”的包袱,看到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的希望,也希望中国媒体能够尽可能全面报道抑郁症,既不要用“普通感冒”淡化它,也不要用“人类杀手”恶化它,也希望临床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咨询师、社工师能够真心携手建立统一战线,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多个层面理解和疗愈患者的身心痛苦。译稿结束时已经进入中秋之际,“乍暖还寒时候”,希望更多人不是“逢秋悲寂寥”而能感受到“秋日胜春朝”。

祝卓宏

于北京 2021.9.1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