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2-064.pdf
2022-05-18 | 阅:  转:  |  分享 
  

???????98??中华眼底病杂志?2022?年?2?月第?38?卷第?2?期?Chin?J?Ocul?Fundus?Dis,?Feb
ruary?2022,?Vol.?38,?No.?2??
??指南与共识??
推荐使用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亚型新命名
中华医
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委员会
通信作者:许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上海?200
080,
Email:drxuxun@sjtu.edu.cn
?
DOI:?10.3760/cma.j.cn511434-2022
0118-00064
?
?
2型MNV:新生血管位于视网膜下腔,RPE上方,
新命名是基于近年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
常合并
视网膜下强反射物质,使神经视网膜和RPE分
OCT血管成像(OCTA)对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开。OCTA检查可见新生血管成分
在RPE上方。旧的术
(AMD)的认识提出的共识。命名委员会主要参与者
语称经典型CNV。1/2混合型MNV:OCT检查显示1型

是美国黄斑学会和法国联邦黄斑学会的医生,并集中
和2型MNV在一起;OCTA检查可见新生血管在RPE下
了全球发表大量AMD文献的
专家、AMD临床试验读片
方和视网膜下的斑块内。旧的术语称微小经典型。
中心的代表和从事过AMD研究的眼病理学者。共识将
3型MN
V:OCT显示强反射从视网膜中部向RPE延
新生血管性AMD改称为黄斑新生血管病(MNV),分
伸,合并视网膜内水肿、出血和血管扩
张;OCTA显示
为1型、2型、3型共3个亚型。
新生血管向下到RPE,甚至会穿透RPE层。旧的术语称
1型MNV:起始于脉络膜毛
细血管层发生的新生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不属于脉络膜起源的新生血管。
血管复合体,?向内进入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下
基于对3型
新生血管性AMD的认识,术语
腔。OCT检查可见RPE层被不均匀的反射物质抬高,有
“CNV”修改为“MNV”。?建立统一的定义有
助于不
血管成分;OCTA检查可见新生血管位于RPE下方。旧
同的患者群体和不同的研究之间进行比较,中华医学
的术语称隐匿型脉络膜
新生血管(CNV)。息肉样脉
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
络膜血管病变(PCV):OCT?改变类似1型MNV,
PCV
会眼底病专业委员会向国内各杂志编辑部推荐使用国
缓慢地在RPE下方生长隆起,扩张的血管成分在病灶外
际命名研究组对新生血管
性AMD亚型提出的新命名作
层更明显;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的点状强荧
为标准用语。
光是隆起的RPE,代表造影剂在造影后期膨
胀和结合,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RPE隆起部可能提示结节;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可见
(收稿日期:2022-01
-18)
分支血管网合并血管囊样扩张。其名称未做改变。(本文编辑:杨婷婷)
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文题撰写的基本要求
文题力求简
明、醒目,准确反映文章主题。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要求用最少的术语准确表达文章内容。
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中文文题宜使用反映论文主题的
短语、逻辑词组,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
语句;尽量不设副标题,不使用标点和缩略语;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
略语、字符、代号;外文人名用原文。
本刊编辑部
献花(0)
+1
(本文系光明左使20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