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汤是伤寒杂病论中一剂经方,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把它用于“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这是比较严重的咽炎。 为什么不用清热解毒方法呢?因为少阴病人体质本有内寒,很多时候不宜清下,况且咽伤生疮的情况下,病位较就较急,宜对标缓急。 苦酒汤的制法与应用:有报道用制半夏15g,加水400ml,煎20分钟去渣,加醋20ml,待半冷时再加鸡子清2个,搅匀,徐徐含咽,每天1剂,治疗突发性音哑33例,服药2~3天痊愈(摘自湖北中医杂志,1985,5:39) 《经方传真》一书中胡希恕讲到另一中制法,与上面的制法大略相同,并指出“抬愈甚多”。 如下: 本方常用于治疗外感后、或多语而致声音嘶哑。煎药可改用铝勺,砂锅(更好),先用米醋适量煎半夏15克,约5分钟,然后加入等量鸡子清,看变白浊即离火,放磁碗中,放冷,频频抿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