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国发生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你了解肝炎的那些事儿吗?

 茂林之家 2022-05-18 发布于湖南

近期,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蔓延多国,病例最多的英国,截止5月6日总病例数增至163例,其中11名患儿病情严重接受了肝移植,其他国家已有死亡报道。在新冠疫情持续肆虐的当下,人们对新发不明原因肝炎的担忧更甚,为什么称为不明原因肝炎?已知的肝炎有哪些?肝炎有什么临床表现……今天,我们一起了解肝炎的那些事儿。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全世界HBsAg携带者约3.5亿,其中我国约1.2亿;HCV感染者约1.7亿,我国约3000万。

病毒性肝炎分类不同,传染源各异!

甲型、戊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后者数量远较前者为多。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其中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乙型肝炎的传染性与体液中HBVDNA含量成正比关系。

不同种类肝炎有不同的传播途径!

1.甲型、戊型肝炎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可以引起传播。水源或食物污染可致暴发流行;日常生活接触多为散发性发病。

2.乙型肝炎  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人类因含有HBV的体液或血液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机体而获得感染。慢性感染及病毒携带者血液中HBV浓度很高,微量血液进入易感者体内即可引起感染。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也是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

3.丙型肝炎  主要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70%以上的输血后肝炎为丙型肝炎;注射、针刺、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血液透析等及生活密切接触、性传播、母婴传播也是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但不如乙型肝炎多见。

4.丁型肝炎  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相似。与HBV以重叠感染或同时感染的形式存在,以前者为主。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有哪些?

1.散发性发病   乙型、丙型、丁型肝炎以散发性发病为主。

2.流行暴发   常见于甲型和戊型肝炎。

3.季节分布   我国甲型肝炎以秋冬季为发病高峰,戊型肝炎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后。乙、丙、丁型肝炎主要为慢性经过,无明显季节性。

4.地区性差异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丁型肝炎以南美洲、中东等为高发区,我国以西南地区感染率高。戊型肝炎主要流行于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易感人群有区别吗?有!

1.甲型肝炎抗HAV阴性者。没有自然感染HAV的人对HAV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高,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发病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其次为青壮年。

2.乙型肝炎抗HBs阴性者。新生儿普遍易感,婴幼儿是获得HBV感染的最危险时期。

高危人群包括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HBsAg阳性者的家属、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多个性伴侣者、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等。

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出现抗 HBs者有免疫力。发病以婴幼儿及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有家族聚集现象。

3.丙型肝炎 人群普遍易感,受血者、静脉药瘾者、血液透析患者和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是高危人群,多见于成年人。

4.丁型肝炎 普遍易感,目前仍未发现对 HDV的保护性抗体。

5.戊型肝炎 普遍易感,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发病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孕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

不同类型肝炎潜伏期不同

甲型肝炎2~6周,平均4周;乙型肝炎1~6个月,平均3个月;丙型肝类2周~6个月,平均40天;丁型肝炎4~20周;戊型肝炎2~9周,平均6周。

不同肝炎临床表现不同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

1.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

(1)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经过的阶段性较为明显,可分为三期。

1)黄疸前期:甲型、戊型肝炎起病急,80%患者有发热、畏寒。乙型、丙型、丁型肝炎起病较慢,常无发热。此期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等症状,尿色逐渐加深,呈浓茶状。急性甲型、戊型肝炎消化道症状较乙型、丙型、丁型为重。肝功能改变主要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本期持续5~7天。

2)黄疸期:发热减退,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疸,约2周达高峰,部分患者可有一过性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功能改变主要为血清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本期持续2~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本期持续1~2 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较急性黄疸型肝炎常见,通常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肝区疼痛,肝大,有轻压痛及叩痛等。肝功能呈轻、中度异常。病程多在3个月内。

2.慢性肝炎:仅见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有HBsAg携带史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临床表现及肝功能异常者,即为慢性肝炎。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3.重型肝炎:又称肝衰竭,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各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病死率高。病因及诱因复杂,包括重叠感染、过度劳累、精神刺激、嗜酒、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临床表现为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有明显出血现象,黄疸进行性加深。可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肝肾综合征等。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性反射、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胆酶分离、血氨升高等。

4.淤胆型肝炎:是以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亦称毛细胆管炎型肝炎。主要表现为较长期(2~4个月或更长)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或灰白、肝大。肝功能检查血清TBil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黄疸具有三分离特征,即黄疸重、消化道症状较轻;ALT、AST升高不明显;PT无明显延长,PTA下降不明显。

5.肝炎肝硬化:根据肝脏炎症状况分为活动性与静止性两型;根据肝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代偿性肝硬化和失代偿性肝硬化。

(1)活动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乏力及消化道症状明显,ALT升高,黄疸,白蛋白下降。伴有腹壁、食管静脉曲张,腹水,肝缩小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门静脉、脾静脉增宽等门脉高压表现。

(2)静止性肝硬化:无肝脏炎症活动的表现,症状轻或无特异性,可有上述体征。

如何明确分型诊断?

(1)甲型肝炎:血清抗HAVIgM 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最简便而可靠的血清学标志,在发病后数天即可呈阳性,3~6个月转阴。

 (2)乙型肝炎

1)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HBsAg阳性表明存在HBV感染,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抗HBs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 过去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后。

2)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HBeAg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

3)核心抗原(HBcAg)与核心抗体(抗HBc):HBcAg阳性提示HBV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高滴度的HBclgM对诊断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有意义。

4)HBVDNA和HBVDNAP: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

 (3)丙型肝炎:HCV RNA阳性是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标志。

 (4)丁型肝炎:血清或肝组织中HDV RNA 阳性是判断HDV感染最直接的依据。

 (5)戊型肝炎:在粪便和血液标本中检测到HEVRNA,是判断HEV感染最直接的依据。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为综合性治疗,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治疗,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病毒性肝炎作为消化系统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基层医生在接诊时要熟练掌握常见病毒性肝炎的不同分型、病原学诊断、 临床表现等相关专业知识,做到诊断明确、治疗及时得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