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味地黄汤,治疗阴虚自汗

 阴阳先生林国良 2022-05-18 发布于福建

几年前,门诊上遇到个病人,点名要六味地黄汤,我说你吃那个治什么的?

治身上淌汗。

那个治流汗管用吗?

管用,犯了我就吃那个,吃了就好。

六味地黄汤我熟悉,但是治自汗我却没怎么听说过,病人是最好的老师,自此我对六味地黄又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钱乙与六味地黄汤

钱乙是山东郓州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生活在北宋年间,他从事儿科40余年,著作有《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儿科专著。

钱乙因技艺高超,深得神宗皇帝爱戴,便提拔他任太医丞。

一天,有位大夫带了一个钱乙开的儿科方子来“讨教”。

他略带嘲讽:“钱太医,张仲景医书中所载的地黄汤,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你这方子好像少开了两味药,大概是遗忘了吧?”

钱乙知道他的难意,笑了笑说:“没有忘。张仲景这个方子,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阳气足,我认为可以减去肉桂、附子这两味益火的药,制成六味地黄汤,免得孩子吃了过于暴热而流鼻血,您以为如何?”

这位大夫听了羞愧难当,说:“原来如此!钱太医用药灵活,酌情变通,令人佩服!”

他的学生阎孝忠后来将老师的治疗心得编纂成书,曰《小儿药证直诀》一书。

这样,“六味地黄汤”便流传了下来。

六味地黄汤的由来

聊六味地黄汤就不能不提八味地黄汤。

八味地黄汤为出自金匮,钱乙去掉肉桂、附子,名曰“六味地黄汤”,是滋补肾阴的代表方。

明代医学对肾阴尤为重视,凡肾阴虚者,常常应用地黄方。

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论及地黄汤立方时说:“本后汉张机《金匮要略》所载,(钱)乙以为小儿纯阳,无须益火,除去肉桂、附子二味,以为幼科补剂。明薛己承用其方,遂为直补真阴之圣药。”这就是“六味地黄汤”的由来。

六味地黄汤主治什么?

八味地黄汤是为治肾阳不足而设,阴中求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辅以利水渗湿。方中桂枝、附子温肾助阳,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滋补肝、脾、肾三脏之阴。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牡丹皮擅入血分,诸药合用,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

六味地黄去掉了桂枝、附子,所以温肾助阳的作用没有了,主要用来补阴。

临床上,遇到腰酸腿软、小便不利或反多,尿红,脉虚弱而尺部细,畏寒不明显的,可考虑用六味地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