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富海:赊旗店周边十三保地名漫话-从光绪三十年《南阳县志》中探究赊旗店的演变01

 乡土大河南 2022-05-18 发布于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赊旗店周边十三保地名漫话

从光绪三十年《南阳县志》中探究赊旗店的演变



作者 | 宁富海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赊旗店又称赊旗镇(区)、赊店或赊镇,今称赊店镇。在周边百余里,人们又惯称她“店(儿)街”,不少作品中又简称“赊”。

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明确指出赭水(舆图中多用潘河河道代指)流过这里。在那时,这里地名叫什么,无从知晓。西偏北相距几十里(里,旧制,以下同)外,有汉代博望故城遗址;偏东几十里外,有汉代舞阴故城遗址。到了光绪年间,西南距此九十里是府县同城的南阳。南边距此约百里是唐县城,东南距此一百三十里是泌阳县城。北边裕州城距此五十里。赊旗镇北枕伏牛余脉罗汉山,潘赵两河绕镇而交汇,真是好山好水好地方。
自晚清至今一百余年,赊旗店容颜变迁若何?
光绪三十年(1904),岁次甲辰仲冬,《南阳县志》出刊,由南阳知县潘守廉监修,学术大家张嘉谋主纂,又称《新修南阳县志》十二卷,分门别类三十余万字,现珍藏于南阳市宛城区档案馆。岁月无声,宣纸含情。
《新修南阳县志》由南阳文坛、政坛中四进士、六举人、七秀才等十七位知名人士协同编纂,可谓阵容强大,历经五任知县,四易其稿,呕心沥血费时六年,终以光绪三十年刊刻问世,成为南阳人杰地灵象征。该志书也无愧近代史志精品之美誉,被民国二十年至三十一年(1931—1942)年间编修的《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稿》收录。
在《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稿》中这样描述:“《新修南阳县志》以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为标准,全书大抵集故书而成,……注明来历,极合著述之法,堪称苦心经营之作。”
《新修南阳县志》第一册为舆图,除序言、凡例、目次外,另有县境区划和衙署图40余幅。其中县境全图与分保地图,制图精美,按方(每方十里)定丈定里,清晰、准确,对全县四至八到、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寺庙道观、驿站集镇、大小村庄、官道、便道、渡口均详加标注,对南阳古城布局、各级衙署、兵营、寺观、街道等,俱都标示清楚,为今人还原南阳古城全貌,提供了难得一见的文献史料。舆图的精妙之处在于,将中国古代“计里画方”和引入西方地理经纬度制图相结合,承古拓新,既弘扬传统又能兼收并蓄,体现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维新改良理念。


第二至八册为卷一至卷十二,沿革、疆域、建置、职官、田赋、学校、祠祀、兵防、沟渠、艺文、人物、杂记,计十二纲三十九目,详述南阳县自远古至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交通诸方面发生、发展、变化情况,深挖细节史料,不少为首次披露。由此足见修志人精益求精,功不唐捐。
这里仅就涉及到的赊旗店区域舆图略作介绍,以便读者加深对今赊店古镇人文地理印象。首先在图例里面,“城、寨、寨有集、村庄有集、大村庄、小村庄、古城、卡房、墪堡”都有明确区分,据此我们可以明确无误看出,赊旗店从来只有寨,没有城,赊旗店前人筑安全寨属实,但不叫城。光绪二十七年,南阳县“凡砦一百有九”,“诸砦皆重事修葺”,从规模上,“赊旗店砦周围十八里”,“设有南裕分司、厘局”,较有气势,在这“一百有九”砦中,仅“赊旗店砦”和极个别砦(县境外驼沟砦,周围约十里许)注明周围长度。从坚固程度讲,只有“(南阳县)城东北八十五里”的“王岗庄砦”(位于今方城县赵河镇辖区),“筑以方石,周围壁立,其坚如城,为县境诸砦之最”。所以眼下社旗县有不少出版物中,广而告之的“古城、古城墙”之类说法,于史无据,凭空想象,以今盖昔,多有不当。
关于厘局,署名贺长龄、魏源代为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中谈到,户部抽厘奏折,缘于胜保奏请,可证“赊旗店”为“水陆交冲地方”,故奏请此地设局抽厘,和南裕分司互不隶属,各有分工。从《重兴山陕会馆碑记》可知,民国十一年(1922年)九月,山西运城宋万青出任南沘方统税征收局局长。至迟在这时候,厘局已经更名。民国十七年(1938年)时,该局当年共征税一十七万余元(参见民国十八年《河南新志》卷之六第369页)。关于赊旗店厘局,外界误读甚多,有人把它和南裕分司混淆,有人说它统领五县厘捐,也有人把这个厘局不断拔高,言其为全省翘楚云云。事实上,赊旗店固然为水陆要冲,但这个厘局在当时较为普通。
另根据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2014年春季拍卖会上的一张纸钞可知,纸钞上方,印有“执照”二字,下右抬头是“赊旗镇厘金局今据  客 聚长和”,中间方形印章字迹难以辩识,依稀可以看出“赊旗店南裕泌丝厘捐局钤印”(辨识未必准确),落款是“同治二年冬月廿八日给”。如该执照所载属实,又可证明,同治二年(1863年)时,赊旗店厘金局开征有南裕泌三县丝厘金。《南阳县志》中记有南阳县南关有丝厘局,而赊旗店厘金局开征有南裕泌三县丝厘金,这同南阳县南关丝厘局究竟是何关系,研究仍有待深入。民国十八年《河南新志》卷之六第368页“厘税”条目下,有南镇许鲁召方丝绸税专局,这同赊旗店厘金局开征有南裕泌三县丝厘金,南阳县南关丝厘局究竟又是何种承继关系,均有待实证探讨。
苏全有、阎喜琴等人学术文章《有关晚清河南财政税收的几个问题》表明,厘金局初试行于江苏、湖北等地,咸丰五年(1855年)推广到江西、湖南,至同治、光绪年间遍及全国。河南厘金总局由巡抚英桂于咸丰八年(1858年)设于陕州,下设分局或专局,卡或分卡,次年,在开封设洋药税局,下设分局,咸丰十一年改洋药税局为厘金总局,同时撤销陕州总局。另据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近代大事记》(1840-1949)记载,1858年3月6日,巡抚英桂始抽厘金,(一种商品通过税,因1853年在苏北始创时按货值1%(1厘)抽征),先在陕州、淅川部分地方试办盐、药、烟、茶、棉、布等厘金。后在全省推广。
与以上材料能够印证的是,《南阳县志》卷五田赋载:“自咸丰以来,县始税商,官设局三,一在赊旗镇,凡百货落地皆税之,一在南关,惟洋药过境,则议为。其员则省委。而城南关又置丝厘局。凡局征解不关县,若有事,则知县任之。咸丰九年,赊旗镇委官苛税,而商民怒毁厘局,逐委员而罢市。知县曹敬座革职。又明年,知县李瀛始为权譬复税,复税后四十余年,商贾日稀,或偷越规避,司事巡丁益增,而收数绌,今方议裁撤云。”由此可以看出,赊旗店厘局存在时间并不长。
“咸丰军兴榷关,其市岁税常巨万”,并不一定代指赊旗店厘局,而是说赊旗店这个地方,整体而言,自乾嘉到咸丰初年,对政府的赋税贡献较大,厘金只是政府财政税收的一项,不是全部,并且是一种短期举措。厘局弊端显而易见,以致于人们公开呼吁裁撤。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导致赊旗店由盛而衰诸多诱因中的一个环节。
待续

作者简介

宁富海,社旗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开封古都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地名学会地名与姓氏专委会委员,从事姓氏移民与客家文化、商会与旅游经济研究,业余并研究民国开封教育史。2014年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茶叙期间,作为开封市四位专家代表之一,进行大会学术发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