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家常备中成药21

 陆大夫如是说 2022-05-18 发布于上海

在青春年少的好时节里,都是绽放,很少忧愁,即使登楼作赋,也多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很多人都不知道病痛是何物,没有感同身受的苦楚,确实是比较难共情的。

看那些吹弹可破的肌肤,线条流畅的肌肉,司外揣内,这内在的组织器官也必然都柔嫩新鲜。

只是生命都有成住坏空的规律,如同盛开后的花朵,慢慢就会枯萎凋谢。

李建翻唱的水中花,空灵凄美,那纷纷飞花已坠落,多少深情早已成空。

人到中年,倏忽一瞬间。

在门诊看到那些热衷护肤美容到极致的小女生们,对皮肤上的一丝瑕疵都锱铢必较,让我想到了读书时的那些女同学们。

可能她们都认为这盛世容颜的保鲜期是很长的,那种阳光朝气有着春天青草的芬芳,这些心情都可以理解。

如果养尊处优,没有太多忧愁烦心事,从小到大无忧无虑的成长,青春保鲜期估计会长一点。

反之,整日为生活操劳,为生计奔波,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在底层生活中煎熬,自然皮厚肉糙,身形面容都会尽显岁月刻刀的痕迹。

前几年,家里局部要返修一下,请几个师傅现场施工。

在休息的空档,大家闲聊天,一个看似中年的师傅,说平时空着都是去大工地帮忙做电焊工,在外打工太辛苦了,再干几年凑点本钱就回老家做点小生意去。

我口头表示支持,说回家和父母小孩在一起幸福感强一点。

他听了哈哈大笑,说在外干活,人就老相,他才27岁,刚结婚,还没孩子。

我听得蛮尴尬的,愣神了半天,他还把手伸出来,说你看看我这手,十几岁就出来干工地,光看手和我爷爷都差不多粗糙了。

他打了十几年工,也有不少人27岁,还在读书没毕业呢,比如学医学的同学们,谈吐思维都还很理想化,有些甚至可以用幼稚来形容,虽然读了很多年书,但社会多维度的角落,都没在他们的人生过程中留有印迹。

人生经历,是远超书本知识的习练,没有阅历往往不知深浅,当然最幸福的人,可能是一辈子都不曾知过深浅,乐乐呵呵完美渡过,这绝对是前世修福了。

生活中真实反差的强烈感,有时超过戏剧。就是有人二十多岁已经经历万端事,成熟老道,也有人四五十岁,还懵懂天真,只活在自我的世界里。

九十年代倾国倾城的港台女星,有时在短视频里刷到,你不得不感慨美人迟暮,一下子可以抹去你多少美好的记忆。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看过一本小说,是毕飞宇写的《青衣》,说人不能比别人,同样也不能和自己的过去攀比。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人到中年的主人公筱燕秋为了演出,抵不住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去陪睡老板,玷污了高高在上了半辈子的自尊。

她早已不是二十年前那个玉肌伴轻风,盈盈挂绮罗的嫦娥了,她拼命的减肥、美容,近乎残暴地对待自己的身体。

公演当天,筱燕秋却不顾身体的不适,甩开水袖,毫不含糊地登上舞台,一口气演了四场,不给学生春来一点机会。

二十年前她霸占着舞台,不给老师李雪芬一点机会,不要说自己的学生,就是她亲娘老子来了也不会让。

直到病重倒在台上,在医院经过抢救,一醒来就直奔舞台,拼命要抓住根本留不住的那些过往。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一场戏有一场戏的命。

谁又能躲得过那悄无声息逝去的青春年华呢?

读书的时候,对很多传统技艺都很感兴趣,到处找老师学拳,碰到个很年长的师兄,因为身体不好,练拳就是奔着养生凑热闹的。

有几次去小吃店吃午饭,他有稀的,绝对不吃干的,如果吃干的,必须弄碗汤泡着吃。

按他的话说,没有汤汤水水吃不下。

有一句话,他说的很有道理,说年轻时把身体折腾坏了,现在慢性病缠身,人焉了枯萎了。

无论病与不病,过了壮年,生命肯定是逐步走向枯萎的。

从外在看,眼窝深了,皮肤暗了,色斑多了,皮肤干燥粗糙了,皱纹多了,身上气味开始重浊了等等。

那么内在呢?

身体的组织、细胞、心、肝、脾、肺、肾呢?胃肠道呢?肌肉呢?骨骼呢?

到了七八十岁,再积极锻炼,付出十倍的努力,肌肉线条也不可能像二三十岁那样。

到了年纪,再补钙,仍旧缺钙,再护肤,也回不到以往。

当然有些是生理性的,有些是病理性的。

比如现在胃镜检查很普遍,很多患者的胃镜报告会显示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形态有萎缩。

这就是内脏器官枯萎的一种现象?

那么你考虑过食道黏膜会有萎缩的现象吗?

肠道黏膜会有萎缩的现象吗?

口腔黏膜会有萎缩的现象吗?

嘴巴里总是干干的,黏黏的,苦苦的,喝完水,过会还是觉得干,夜间上完厕所,要去厨房喝口水,润润嗓子才舒服。

这些都是内在器官脏器实质开始有些萎缩所显现出的症状,如同电池亏电,即使充电时间再长,也到不了出厂电量了。

身体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越来越不充分,越来越多的代谢产物终究不能代偿出去,而细胞内的细胞液,永远到不了年轻时的饱满状态。

这就是人生的必然过程,故而到了老年,皮肤干枯皱褶,即使在电子显微镜下皮肤细胞的密度、饱满度、细胞液的流动性都明显衰减,这和骨密度越来越低是一个道理。

我经常引用《内经》的一句话,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过了年富力强的鼎盛时期,阴血就开始衰弱,是如同电池亏电的那种衰弱,是从总体容量,及自我代谢等多角度的下降趋势。

如果去老年科病房,或者老年人家里,或者养老院,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老人味。

美国、日本等国家专门有研究报告,在40岁后,老人味就开始慢慢出现,是因为新陈代谢速度下降,很多衰老细胞,无法及时代谢出体外,导致壬烯荃之类的代谢物质在体内堆积增加的关系。

在中医的术语,叫阴虚。

中医的概念范畴有界定的不是很清晰的地方。比如年轻人,风热感冒,发烧了,有点口干咽痛,略微有点伤肺表苗窍的津液,也会说轻微的肺阴虚。像林黛玉那种肺痨咳血,命都还剩一口气,也叫肺阴虚。

这里面就需要学术整理,其实年轻人风热感冒伤津,只是肺表苗窍的津虚而已,而林黛玉是脏阴亏虚,是截然不同的。但我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没有好好分析这些区别。

我们中医书上的阴虚,其实有些指的是津虚,有些是液虚,有些是营虚,有些是阴血虚,有些是精髓亏虚,有些是脏阴亏虚。

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四十岁后,生理性的状态,都会有渐渐脏阴亏虚的出现,但生理性的问题,在生活作息和养生保健上多注意就可以了。

病理性的脏阴亏虚,指的是我们身体脏腑器官,实质的组织细胞其实质逐渐衰退,并对相应生理功能逐渐产生障碍。

比如我上文说的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组织细胞开始萎缩,无论是否叠加中医所说的其他病机,比如痰,湿,热,瘀等其他病因,但脏阴实质的衰减是一种基础性的存在。

如果出现像我学拳碰到的师兄那样,出现一些与以往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上的一些细微变化逐渐出现的话,其实是一些重大疾病的前兆。

这种脏阴亏耗的基础病理变化,是很多肿瘤发生的基础病理,脏器先暗亏到一定程度,这种暗亏可以持续十年二十年。

外在上往往只有很细微的不易被普通人察觉的一些行为习惯的改变,或者面色的变化,或者脉象的变化。

倘若再叠加些风、寒、湿、热、瘀、浊等各种病因,互相交杂缠绕,积累三五七年,如果是肿瘤的话,患者会有轻微症状,但检查结果往往已经是中后期了。

这些暗损的疾病,在解放前,老百姓奔波劳苦,战乱纷飞,瘟疫肆虐,即使生病多数人也根本没有积蓄负担医药开销,平均寿命很短暂,这些现代问题也就不显现了。

在今天的时代,生活富足,没有意外的话,平均寿命延长了很多。自然各种折腾也就多了,包括我本人在内也是这样的。

我有个朋友住在酒店式公寓里,最近上海封控快到二个月了,这个酒店式公寓的住户都是九零后,零零后,他们很洒脱,团购的都是自嗨锅,热干面,方便面,反正都是各色方便食品。

居委发的蔬菜,三分之一的住户直接不领取,理由很充分,领了也不会做,烂在家里,还要再扔,多麻烦。

这批有意思的小青年们,就这么图方便图省事,在一个楼组群了,不少人都混得很熟络了,结伴通宵打网游,饿了就搞一顿方便食品。

不要以为这种日子他们就过这两个月,从这种行为模式,这种生活习惯来推算,平常除了多一件出门上班的事,其他生活内容应该不会有多少两样。

那种脏阴亏耗往往在四十岁后才有的疾病,这些小年轻会提前有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接诊的案例就不少。

啰啰嗦嗦说这么多,主要是给大家描摹出古人方剂适应症所针对的特定病理对象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有的补血处方,就是以治疗妇科为主的,有些却是治疗肠胃的,有些可能是治疗肿瘤的。

如果不知道那种处理对象的背景状态的话,光看药物配方,你想把古人处方的精髓发挥的活灵活现,那是难如登天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肠化生,都是癌前病变,容易转变为癌症,这是有道理的。

癌症是我们正常的细胞异常的代谢变化而逐渐产生的,说白了是身体的组织细胞叛变了,邪从内生。

如同苏联解体一样,很多社会隐患,很多思想差异,很多组织构架所形成的腐败等等问题都没有关照好。

碰上了某些刻意从各个维度飞来的明枪暗箭,内外矛盾一同激发,看似世界顶流的超级大国,突然就重病缠身了。

肿瘤也是这样的,身上积累了无数的隐患,再有些风吹草动的诱发因素,好好的人,就突然不行了。

李东垣有张名方叫通幽汤,治疗幽门不通,上攻吸门,噎塞不开,气不得下,大便艰难。

这张处方古今内科书都会援引,但在实际运用上,医案记载并不多,有些应用感觉也特别勉强,并且历代医家没有特别通顺的解释。

很多医家都说这张处方可以治疗噎膈,噎膈是中医内科风、痨、鼓、膈四大症之一,类似于食道癌的临床表现。

从处方组成上,只能体现出古代医家的思路,从具体药力上讲,治噎膈也挺勉强,有效的治疗范围应该是肿瘤的前驱期。

在病理上脏阴已经亏耗,饮食的行为习惯已经稍有改变,且消化道细胞枯而不润,故而大便也干燥艰难。

倘若是食道癌已经形成,这方子要从新配伍运用,而且仍旧难度很大,肿瘤形成可是万般难治的。

在《兰室秘藏》中记载:肾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失节,劳逸过度,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味厚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结燥。

文后载有通幽汤,润燥汤,主治稍有差别,但很类似。

当今有款以这两张处方为原本所创制的中成药,名叫通幽润燥丸,我认为在中成药中是便秘的主方。

因为这处方的渊源理路特别难讲清,所以啰啰嗦嗦写了一大堆。

主要是想说明,这两张李东垣的处方,在原先的处方设计上不是简单的考虑便秘一端,如果不对脏阴亏好的生理病理有一点认识的话,是难以理解这处方的设计思路的。

好了,下面就介绍这款中成药,通幽润燥丸。

23、通幽润燥丸:

组方配伍:

当归,熟地,生地,火麻仁,杏仁,桃仁,郁李仁,红花,枳壳,厚朴,木香,槟榔,熟大黄,生大黄,黄芩,甘草。

当归,熟地,生地,(养血滋阴。)

火麻仁,杏仁,桃仁,郁李仁,红花(润肠通便,化瘀通络。)

枳壳,厚朴,木香,槟榔,(行气消痞,除胀消满。)

熟大黄,生大黄,黄芩,甘草。(泻火通便,凉血化瘀,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功能主治:清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胃肠积热,幽门失润引起,脘腹胀满,大便不通。

此方在李东垣通幽汤与润燥汤合方的基础上是有加减的,并非原方叠加。

在如今,这张处方大多用作单纯的通便处方,大黄配合行气药,通便作用会比较明显的。这张处方用了不少行气药,可以辅助大黄通便。

可以看出,这张处方,攻多补少,而且攻破之力并不算小,制作成丸剂会缓和药性。

如果平素大便通常,偶尔作息节律失调,饮食不节,或者外出商务旅行之类,身体没有调试妥当,因而腹痛腹胀,大便难解,偶尔用来通便,这方子是很合适的。

我估计大多数朋友都用这个处方来通便,无可厚非,只是注意节制,倘若长期大便都需要用通便药来解决问题,肯定是体质有异常,需要找中医师调治体质比较好。
这套处方最大的价值不是简单的通便,而是提供一种处理噎膈等疑难病的治疗思路与着眼点。

出现吃东西经常觉得噎的感觉,或者吃了东西经常在胃部有顶置感,吃东西后觉得胃部长期暂停不动了,不想再吃东西了,或者虽然想吃,但食道或者胃部硌得慌。

这些脏阴亏耗出现的消化道症状,主要是什么病机原理?尤其是四十岁后,有肿瘤发展隐患的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他们的病理发展过程是一种什么情况。

首先要注意脏阴亏耗需补,消化道组织有萎缩状态,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有障碍,需要注意化瘀通络,整个消化道干枯失润,要注意润肠滑利药物的使用。阴亏易化火,需要注意泻火药的使用。

其他方面,一个是正常组织的体液吸收弱,同时存在的是体液中需要代谢的产物停积,易化生痰湿,如同在大海中口渴,都是水,却不能利用。

肿瘤前期的体质往往有这种燥湿同病的状态。此外化生浊毒,以及正常组织的僵化变异形成痰结、瘀结等变化,都要考虑。

在今天这个时代,通幽润肠丸这款产品的应用范围是有限的,但这张处方在李东垣心里所思考的逻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所以这张处方说简单很简单,很好写,说复杂很复杂,我费尽心机可能也写不好。

总之,抛砖引玉吧。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