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斗在永定河岸边的英雄群像——读倪勤长篇小说《弯弯的永定河》

 d一一 2022-05-18 发布于北京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七十年过去了,当年参加抗战的中国军人,仍然健在的已经不多了。七十年的风雨沧桑,还有多少人了解那一段艰难岁月?当影视屏幕上出现《平原作战》、《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血战台儿庄》、《南京大屠杀》、《亮剑》等抗战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的时候,我就曾不止一次听人这样说:大兴这地方不错,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灾难,没有遭受过日寇的洗劫,天子脚下的百姓历来能够安居乐业。这是对历史的无知!看一看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你就了解了侵华日军在北京的暴行。至于大兴,南苑一战,中方战死五千志士,国民革命军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壮烈牺牲。同样是在大兴,在安定、辛庄、太子务都有日军杀人的记录,济德堂惨案、南各庄惨案、马村惨案、采育“上路”惨案在《大兴县志》上都有记载,都是日军犯下的罪行。

  那个时候,老百姓真的没有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除了日军,在大兴的土地上还盘踞着许多的土匪。

  还是在我童年的时候,就听村里的老人说起过胡二、胡三这些土匪的故事。我们一般认为土匪大多啸聚山林,而京南这一片平坦的土地上,竟然存在着好多股土匪。老人们常常说这样一句话“宁走黑龙江,不走东西芦各庄”,因为这里的土匪都是出了名的霸道。据我们村3公里的东西芦各庄就有王殿文匪部、李苗子匪部。距我们村4公里的礼贤有胡二、胡三,俗称胡部。听着老人们说起这些土匪杀人如儿戏的往事,让我们感到那个时代非常恐怖,普通百姓的生命财产根本就没有一点儿的保障。那时候真不是在过日子,而是一种暗无天日的煎熬。同时,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的事迹被传颂。比如张万里,他被捕的时候是大兴县一区区长,牺牲的时候29岁。在家乡的百姓心目中,这是一条汉子。尽管他做了什么工作,人们并不了解,但是他的牺牲却是无比壮烈。老人们讲,他是被国民党驻礼贤的壮丁队押到平地村西头的大柳树下,从前额开始一刀一刀割肉。这时,忽然下起大雨,壮丁队几个匪徒扑上来匆匆忙忙连刺数刀,才结束了这场杀人游戏。这是历史,也是故事,更是老百姓的口碑。平地距离我们村不到2公里,所以我很早就知道这个故事,知道这个英雄。

  后来有机会了解了更多大兴的革命斗争历史,才逐渐的知道,在这片平坦、肥沃的土地上,为了民族的生存和解放,曾经发生过许多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今天,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倪勤,经过十几年的酝酿,历时一年多时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弯弯的永定河》,为我们塑造出了永定河岸边的一个英雄群像。我是怀着万分激动地心情读完这部洋洋洒洒三十四万字的作品的,掩卷沉思,觉得有一些话想说。

  一、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真实性

  这是用现实主义笔法绘就的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这里所描写的那些故事所发生的地点,那些名字你听起来会倍感亲切,礼贤、榆垡、庞各庄、黄村……因为这是真实的存在,我们就是在这些地方出生,长大的。小说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一个真实的环境当中,让我们可以在脑海中勾画出一个地理图,然后故事里的人物就是在这个场景中演绎出了不同的人生。不仅地名是真实的,特色物产也是真实的,小说里有一个细节,伪保安团为搜寻王河桩的独立营,进行拉网式的排查。当他们来到庞各庄的时候,原来伪保安团长陈善继手下的一个小喽啰赵大麻子现在是庞各庄的保安小队长,他跑出来迎接陈善继说:“一接到电话,小弟我就没站住脚。'北裕泰’烧锅里酒有的是,程老鳖酱肉铺里的酱肘子、猪头脸儿、猪口条都不许卖,全给您留着哪。”这看似普通的对白,其实却是相当准确的语言。因为,'北裕泰’烧锅在庞各庄已有百年历史,抗战时期仍然在生产。

  这部小说所描写的那些事件是真实的。王河桩第一次失利是在长子营和霍墨斋组建的“联庄会”抗击日寇的收枪战斗,在这次战斗中,霍墨斋牺牲了,梁国兴为了保存“联庄会”残存的力量,被迫放下武器,加入了陈善继的伪保安团。拔炮楼、劫军车、反伐树、反收枪、 除汉奸、打土匪,瓦解、策反伪职人员,建立村政权和游击区,都是在大兴的革命斗争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有些史料直接使用到作品中,比如关于平杰三同志的记叙,他是大兴第一个党支部的创建者。

  在这部小说里活跃的人物,你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很多小说中的人物都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我就是这样把这部小说当做大兴抗日战争中永定河畔革命斗争史来读的。小说开始部分写到“联庄会”的霍墨斋,就是现实中的阎墨缘烈士。在凤河岸边阻击鬼子的时候,阎墨缘为掩护群众转移而牺牲,年仅39岁。鬼子砍下他的头颅于南苑悬首示众。还有一个人物,就是榆垡自卫团团副、后来成为独立营副营长的成天鹏,现实中是程万朝。只不过小说中为了做伪军的工作而牺牲了,真实的事件牺牲的是警备三营的营长赵景安。小说中的一个老先生,曾经当过小学校长的夏伯轩,现实原型是南各庄的开明绅士夏赞廷,他先后争取了庞各庄伪自卫团二团长贾秀山、伪区长赵仪廷、伪乡大队长陈绍先,暗中进行抗日活动,被聘为晋察冀边区参议员。小说中的洪部,我们知道是安次县的金秀珍,俗称“金老太太”。当然,还有许多人,土匪陈善继原型是王志善,吴敬仁、吴敬礼原型就是礼贤胡部的胡景荣、胡显荣,郑部的原型是郑生便衣队。我罗列出这些,就是想说这部小说,真实地再现了永定河畔京南抗日的艰苦历程,是有环境特点的,是有生活基础的,是有事实依据的,作品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真实性。小说的创作忠实地尊重了历史,这是对历史负责的一种态度。对比今天影视屏幕上那些生编乱造的抗日题材影视剧,这部小说无疑是一本严肃的高水平的纯文学作品!

  二、作品具有催人振奋的思想性

  小说展现了永定河畔京南抗日的艰难,以及那一时期各方势力的复杂性。正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才凸显了我抗日民众由自发组织的“义勇队”,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经过与敌伪的不断斗争,逐渐发展壮大,不断走向成熟,成为威震京南的独立营的过程。

  在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中,中国革命的历程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国民党领导的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三方力量泾渭分明。然而,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子?在面临着生与死的选择的时候,具体到每一个人又会是什么样子?小说摒弃了以往文学作品中那种脸谱化的写作,也不是“非好即坏”的简单化叙述,而是深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把那一时期大兴南部的抗日形势如实写出来。

  在共产党领导这方面,以王河桩等为代表的独立营是一支抗日武装,以张卫为代表的北上支队是一支抗日武装。他们的区别是独立营是以京南榆垡、南各庄为活动范围的类似于地方游击队的力量,而北上支队是我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武装,是正规部队。还有李斌的地方政府所领导的区小队。此外,还有曾经短暂存在过的郑部的便衣队。还有积极抗日,支持帮助独立营的洪部。

  在敌对方面,有驻固安县城的毛利部队,驻黄村、庞各庄、榆垡的龟田、宫琦所部;还有驻固安县城的“镇北关”的保安队,驻礼贤的陈善继的自卫团、驻榆垡的自卫团。以及后来的吴部,李大裤裆的保安队。

  我们看到了这些形形色色的武装力量,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绝对不是“非敌即友”那么简单。那么在林林总总的各路人马中间,真正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真正保家卫国的是独立营和北上支队。王河桩的这支武装力量,从最初几个人自发的“义勇队”,在得到国民党爱国军人的帮助下组织起来,成为一支战斗在永定河岸边的抗日队伍,这中间面临着打击日寇,抗击敌伪武装侵袭,团结绿林豪杰,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的复杂局面。在这支部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巨大的考验。特别是1941年的大扫荡,各地日伪军征集大量民夫,修公路,建碉堡,挖防护沟,砌防护墙,这种“囚笼政策”使八路军几乎没有了活动的空间。当年六月,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岗村宁次调集两万多兵力,开始对冀中十分区实行“铁壁合围”。一队队的鬼子伪军,在村庄间、田野里,篦头发一般反复搜寻,无处无枪声,无村不冒烟。就是这次大扫荡,几乎使王河桩的这支抗日武装被彻底消灭。上百人的队伍,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这是历史事实。但是,我们在小说中并没有看到悲观失望,而是英勇不屈的斗志,是对革命胜利的坚强信念。独立营的机枪手二楞在负伤后被张桂兰救下,经过张桂兰的精心照顾,二楞恢复健康后就去找队伍,在他的意识里,独立营不会被打垮,独立营还在!这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部抗日电影《归心似箭》。抗联连长魏得胜负伤后,昏迷在水边。被前来挑水的玉贞看见,背回家中。等魏连长伤好后就要去找抗联,玉贞说:“就差你一个?”魏连长说:“就差我一个。”张桂兰是妇救会主任,她的思想觉悟要比玉贞高,所以她没有说任何阻止二楞寻找独立营的话,而是自己在一直打探独立营的下落。当二楞要走的时候,她说:“记住,找不着队伍就回来。”当二楞惩处了叛徒刘守田后,留下的旗号是“平南独立营”。这里,表面上是二楞一个人在战斗,其实在他的心里,时刻都有独立营,他,就是独立营。这种豪迈的革命精神,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水平,给人以斗志,给人以鼓舞,催人振奋!

  三、作品具有形象鲜明的艺术性

  文学作品的构成,主要是对人物的塑造。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是主体人物形象是鲜活的。读完这部作品,你的脑海里会活跃着这样一些人物,王老奎、香巧、麦穗、水生、金驹、志刚、二楞、腊梅、洪老太太、李大裤裆、吴敬礼……。可以看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深厚功力,寥寥几笔就可以刻画出一个有着鲜明性格特点的人物。

  比如王老奎这个人物,作者没有特意描写他的身材相貌乃至年龄,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一个体型高大、浑身武功、足智多谋、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想起了《红旗谱》中的朱老钟。他在小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是老百姓的主心骨,也是王河桩独立营的一个精神支柱。小说有了这个人物,就有了胆,有了魂,就站住了脚。水生这个人物,是塑造极为成功的。他最初的表现,就是一个水性极好,但不善言表,家庭负担沉重,不得不被船头欺压的船工形象,甚至到了有些木讷、有些猥琐的程度。但是,当鬼子要开着坦克车过永定河追剿北上支队的时候,他表现出了男子汉骨子里的高大,他冒着被鬼子打死的危险,施展开踩水的绝技,把鬼子的坦克车引到了永定河中一处险峻地段王八坑,使鬼子连车带人沉进了坑底,而他却在鬼子的枪声里出现在下游几里地的岸边。小说中有一句话“蔫人出豹子”,这一件事改变了水生的命运,使他从此挺起了腰杆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区小队的一员。

  作者还塑造了一个重要的反面人物李大裤裆,他的重要性好像作者都对他没有办法,两次打伤了他,甚至读者都认为他死了,但是作者却一直让他活着,一直到小说的结尾,日本人投降了,他不但活着,而且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的军人,那么将来王河桩们还必然会和他有更精彩的斗争。作者描写李大裤裆很出色:“李大裤裆名叫李文成,三十多岁,长得身高体胖,各个部位哪儿哪儿都大,大鼻子大眼大嘴岔儿,就连裆里的蛋包子因患疝气都大得像个小西瓜,把裤裆撑起老高,走起路来卡拉卡拉的并不上腿。”就是这么一个卡拉着双腿走路的胖子,在你的眼前一下子就清晰了。

  我最为敬佩作者描写女性的才能,小说里的几个女性都被刻画的无比生动。卖油饼的香巧,不但人长得清秀,心眼也伶俐,性格也乖巧,为人还随和。人们喜欢吃她的油条油饼茶鸡蛋,更喜欢看她俊美的笑脸,听她甜脆脆的声音。她是个聪明女人,知道和气生财的道理。渡口是个杂巴地,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么人都有,香巧逢人开口笑,周旋在各色人等中……这种聪明干练的少妇形象已经活灵活现在眼前了。还有和李大裤裆周旋时的机智,和王老宽一家生活时的无私,以及最后为掩护柳芽挺身而出时的牺牲精神,都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还有麦穗,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顾家的小女孩儿,虽然生在穷苦人家,从小吃糠咽菜,却出落得花朵一般。小说写到“青春的种子从心田里生发出来,把活力输送到少女全身的每个部位。身量窜高了,颀长苗条。脸儿丰满了,红扑扑亚赛三月桃花。两道细眉又黑又亮,衬得一双大眼格外水灵。胸脯也鼓蓬蓬地凸起了,一条扎着破布条的大辫子从脑后弯过来,神神气气地搭在丰满的胸脯上。”整个样子既腼腆娇羞,又沉稳庄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斗争精神,有工作才能的区干部。还有一个小姑娘腊梅,也是单纯清秀的形象。河桩对这个小姑娘很是喜欢,她不仅长得俊美,一身功夫,而且清纯无邪,全无一点绿林中的恶习。她要河桩把她带走去抗日,见河桩不答应就说“你这人忘恩负义!”然后噘着小嘴说:“你忘了河沿儿的事了?是谁帮的你?”一个天真可爱而又顽皮的小女孩形象呼之欲出。

  其次,语言刻画是独特的。我们知道,文学本身就是言语的艺术,文学大师首先是语言大师,比如曹雪芹、老舍。这部小说描写的故事发生的地域是京南永定河畔,作者本身就是这里的人,他熟悉和了解这里的人物和语言,因此写出来,不仅生动,还增加了人物的质感。李大裤裆这样说王河桩和他的朋友“河桩跟他那几个狗扯连环的”,这样威胁他手下的船工“摘了你的鸟食罐儿,让你一家子喝西北风”,他在香巧的早点摊骂人“别他妈瓷咕着俩眼充好人”,水生说日子的艰难“封了河,船停摆,我一家大小可就绳儿系脖子啦。”柳芽夸张桂兰“你舞马长枪的赖呆吗”?还有像“一顿枪打他个野鸡不下蛋”、“混个肚儿圆”、“转腰子”、“狗耷拉舌头的时候不忙,鸡翘腿的时候再忙就晚了”这些话我们听着都很熟悉,很亲切,这样的语言接地气,透着浓郁的地方气息。

  再有,景色描写是优美的。小说中景色描写不是主要的,但是偶尔的一两笔描写,往往更有利于人物的刻画,和为故事展开铺设了环境。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河桩带队走在堤顶上,混混沌沌的太阳升起老高,可没有丝毫暖意,地上一层霜雪,树上满是树挂,天地间一片雾蒙蒙的白。长时间的奔走,口中呼出的哈气凝结在人们的帽子、眉毛、胡子上,也都是白花花的,只有鼻子是红彤彤的。”这是河桩们在一次战斗失利后,被迫离开家乡,却又不知道去哪里好的时候,为了寻找领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张卫,在凌晨最寒冷的时候沿大堤走来。这种冷是自然界的寒冷,也是斗争形势的冷酷。

  在日本投降后,小说最后一节的开头:“深秋的艳阳虽然仍很烤人,但已没了伏天的湿热,微微的溜河风吹在身上,清爽得说不出的惬意。河堤内外的农田里,散布着收秋的人们。”这景色透露出喜悦,孕育着希望。

  当然,我个人认为这部作品也不是完美无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作者在刻画人物时候的爱憎分明,这种强烈的感情渗透到笔端的时候,在人物塑造上就有了顾忌,比如王河桩这个人物,应该是作者最精心描写的,可是他的形象却不如他身边足智多谋的志刚、勇敢顽强的二楞、文武双全的金驹更鲜明,更具特色。作者可能是要追求他的完美,反倒不够清晰了。

  再有小说由于过于遵从事实,使得很多人物出场后不久就死了,没能够连续下来,比如开头描写的国军孙连长、周团长,后来的霍墨斋、陈善继,短暂出场的郑氏兄弟。这样一来,很明显地让人看出故事是以王河桩为单一主线,其他人都成了陪衬。还有就是自始至终都存在的李大裤裆几次被打却不死,尽管这是为了后面的故事发展的需要,但是不可避免的有人为的痕迹。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是真实再现了京南永定河岸边革命斗争历史的好作品,成功塑造了战斗在永定河岸边的英雄群像,向作者表示祝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