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手机厂商集体放弃可拆卸电池?3大原因,看完基本懂了

 黑猫科技迷 2022-05-18 发布于广东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接触过万能充这种充电设备,早期的手机普遍采用可拆卸电池设计,手机不仅可以插数据线充电,电池也可以单独拿出来充电。

当时的手机电池构造不一样,手机电池是通过触点供电的,而不是用排线供电,很容易适配第三方充电器。因此,万能充成为了手机发展初期主流的充电方式。

这一点我印象很深刻,那时候手机的续航很短,亮屏续航可能才两三个小时。我们都会买一两块备用电池,手机没电了就直接把电池抠出来,换上备用电池,旧电池插上万能充补充电量。

但是从iPhone开始普及不可拆卸式电池开始,各大手机厂商集体放弃了可拆卸式电池,电池也从触点供电改成了排线供电,电池和手机一体化。

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万能充,在短暂的辉煌后,迅速地成为了时代的眼泪。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没有备用电池这个概念了,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了快充功率、续航水平、电池健康度上。

说实话,如果回到十几年前,根本就没人在乎电池健康度还剩下多少。感觉续航下降了,就直接去街边的小店,花几十块钱买一块飞毛腿电池。

如今,果粉天天都在担心电池健康度什么时候跌破80% ,因为iPhone换一块原装电池需要500多元,这个钱花起来还真是有些肉疼。

问题来了,为什么手机厂商集体放弃了可拆卸式电池?在我看来,三大原因是关键。

第一,不可拆卸电池设计,有利于缩短换机周期,让手机厂商赚取更多的利润。按照苹果的标准,手机电池在经历500次充电循环后,电池寿命会降到80%, 基本上两年内就得换一次电池。

但是电池更换不仅花钱还花时间,很多人在手机出现故障后,自己动手解决不了,就会咬牙决定换手机,哪怕它用起来依然很流畅。不可拆卸式电池相当于给手机安装了一个定时器,到时间了自动淘汰,维持销量。

第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手机内部空间的设计是趋于复杂的,整机一体化是必然。举一个例子,如果iPhone 13的电池是可拆卸的,那在我们更换电池的过程中,不小心弄坏了Magsafe无线充线圈该怎么办呢?

手机的功能越复杂,对稳定性的要求就越高。再举个例子,很多人都不知道,iPhone在拆机后需要重新打防水胶,否则会降低IP68的性能,消费者有这么专业的设备吗?

第三,如果继续坚持用可拆卸电池,手机厚度很难做轻薄。比如电池的外壳要换成硬包,还要留出泄气阀预防电池鼓包,并且要专门留出一个空间当做电池仓,各方面都要考虑到。

举个例子,采用可拆卸式电池设计的小米2代,机身厚度为10.2mm,电池容量只有2000毫安。而采用不可拆卸式电池的小米3,厚度只有8.1mm,电池容量却高达3050毫安。厚度降低2.1mm,电池容量提高52.5%,这就是不可拆卸电池的优势。

总而言之,手机厂商集体采用不可拆卸式电池的原因,可以分为3点。首先是为了缩短换机周期,其次是提高手机的稳定性,最后是为了让手机变得更轻薄。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一起讨论。


【科技是一种生活态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