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有人在江边捡到一条长1.3米的大鲵,身份未确定,暂不能放生娃娃鱼

 六维自然 2022-05-18 发布于广东

   在两栖动物中,大鲵是一种偏向穴居的动物,会在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等活动,很少外出,很少出现在江边河边等地方。

01

捡到大型的娃娃鱼

      而在重庆渝北区,蒋先生就发现一条体长1米多的娃娃鱼在江边沙滩趴着,一动不动,以为其受伤了,为避免娃娃鱼出现意外,便将这条娃娃鱼带回家。

      经过测量,这条娃娃鱼长约1.27米,重20多斤,江边很少出现这样巨大体型的野生娃娃鱼,可能是人工养殖的娃娃鱼,很多人工养殖的动物缺乏野外生存能力,若贸然放生,对其生存是一种挑战,加上江边流水比较急,并不是娃娃鱼的理想的生存环境。

       若是野生的娃娃鱼,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禁止捕捉伤害的,这条娃娃鱼的身份需森林工作人员采用专业技术手段来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再作处理。最后重庆市动物园暂时接收这条娃娃鱼,将会安置在两栖爬行馆中。

02


大鲵比恐龙种群还要早上一亿多

  • 养殖和野生大鲵的级别不同

       大鲵是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很有研究价值,更是被列入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发现野生的大鲵,禁止捕猎伤害。

      大鲵经济价值较高,食用价值也大,曾经大鲵一斤价格高达400-1300元,最高的时候达到一斤2800元,让人疯狂大量捕捉野生的大鲵,让很多地方的大鲵种群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为了保护这种原始的动物种类,禁止捕捉野生的大鲵。

        保护野生的大鲵种群,让娃娃鱼养殖成为一项蓬勃发展的项目,大鲵已可以人工养殖,人工养殖的大鲵也是一道桌面上的美食,市面上出售的人工养殖大鲵平均价位为60-100元一斤。

  • 大鲵也会出现金黄色

      各种动物正常的皮肤色,也是它们的伪装色,大鲵一般是长时间在洞穴不动,所以大鲵黑色或褐色的皮肤也是它们伪装色,躲在岩洞、石穴等地方不容易被发现,但大鲵也会出现金黄色,例如在2020年9月,在四川自贡贡井区的一河道内,就有人捕捉到一条金色的娃娃鱼,金黄色皮肤很容易暴露它们的踪迹,让其更难捕食或生存,发现这一身金黄色的成年娃娃鱼,令人惊讶。

       一身金黄色皮肤的大鲵是非常罕见的,有专家分析:这条野生大鲵和其它动物出现不同颜色的原因相同,都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让皮肤色出现了突变,金黄色大鲵出现的概率非常低。

  • 大鲵是水质环境的指向标

      大鲵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看起来像史前动物,也确实是活化石动物之一,大鲵种群是由3.6亿年前的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两栖类动物,比恐龙种群还要早上一亿多,如此原始的物种,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

       大鲵的行动缓慢,但在它生活的区域,大鲵也是一种凶猛的猎食者,拥有的牙齿又尖又密,咬肌发达,猎物一旦被咬住很难逃脱,以蟹、蛙、鱼、虾以及水生昆虫等为食。

        大鲵对水质要求非常高,也对水的环境非常依赖,加上其迁徙能力是在动物之中最差者之一,如果水质受到污染,大鲵原有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往往会威胁大鲵种群,是因为大鲵难于及时爬走,来不及找到新的栖息地,所以需考虑保护大鲵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种群的恢复和资源的发展。

     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自然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