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枚 | 随园诗话:卷八(11-20)

 泮溪别馆 2022-05-19 发布于江西

图片

作者:袁 枚

卷八

11


士大夫宦成之后,读破万卷,往往幼时所习 之“四书”、“五经”,都不省记。癸未召试时,吴竹屿、程鱼门、严冬友诸公毕集随园。余偶言及“四书”有韵者,如《孟子》“师行而粮食”一段广五人背至“方命虐民”之下,都不省记。冬友自撰一句足之,彼此疑其不类,急翻书看,乃“饮食若流”四字也。一座大笑。外甥王家骏有句云:“因留僧话通吟偈,为课儿功熟旧书。”甥多佳句。如:“乍见波微白,方知月骤明。”“一编如好友,宜近不宜疏。”“衣因乱叠痕常绉,书为频翻卷不齐。”“宿云似幕能遮月,细雨如烟不损花。”“停足恰逢曾识寺,入门先问旧交 僧。”“曲引急流归远港,微删密叶显新花。”“伏枕苦吟无好句,描诗容易做诗难。”皆有放翁风味。

卷八

12


钱文端公,庚午典江 西试。写榜吏陈巨儒,须鬓如雪,求公赠手迹为荣;自陈年七十,手写文武试三十二榜。公赠诗云:“桂籍凭伊腕力传,白头从事地行仙。自言作吏中书省,曾侍朱衣四十年。”十月,复写武榜,解首则其孙腾蛟也。名初唱,掀髯一笑,笔堕于地。中丞阿公喜极,遣牙校驰笺,索藩司彭公家屏赠诗。彭方有剧务,幕中客拟数首,不称公意。遣吏飞马请蒋苕生来。蒋方与友饮酒肆;恋不肯行。吏敦促至再,扶鞭上马,比至,则促召之使已四辈矣。彭公遽起,告以中丞索诗之使,立马檐下。蒋笑曰:“某不知公有此急也。”濡笔立题一绝云:“榜头题处笑开眉,六十年来鬓若丝。官烛两行人第一,夜阑回忆抱孙时。”彭公得诗狂喜,复酌苕生,送轻纱四端。苕生太夫人钟氏,名令嘉,晚号甘荼老人;生心余,四岁,即断竹丝作波磔,教之识字。尝登太行山云:“绝磴马萧萧,群峰气势骄。苍云横上党 ,寒色满中条。极目河如带,拦车云未消。龙门划诸水,禹力万年昭。”乙酉岁,心余奉母出都,画《归舟安稳图》,一时名公卿,题满卷中。尹文端公谓余曰:“此卷中无佳作,惟太夫人自题七章,陆健男太史四首,足传也。”惜未抄录。

卷八

13

尹文端公和余“飞”字韵云:“鸟入青云倦亦飞。”吟至再三,唏嘘不已,想见当局者求退之难。古渔有句云;“未游五岳心虽切,便到重霄劫又多。”

卷八

14

尹文端公督两江 时,爱才如命。宛平王发桂以主簿派管行宫,有句云:“愧我衙官无一事,宫门持帚扫闲花。”公见而大喜,即超迁贰尹。秀才解中发有句云:“多读诗书命亦佳。”公于某扇上见之,即聘作西席。

卷八

15

或问:“李师中将出兵,在韩魏公席上赋诗云:'归来不愿封侯印,只向君王觅爱卿。’不知所用何典。”余按:《宋史·王景传》:“景仕唐,归晋,高祖厚遇之,问其所欲。对:'受恩已厚,无所欲。’固问之。乃曰:'臣为小卒,常负胡 床 ,从队长过官妓侯小师家弹唱,心颇慕之。今得小师为妻,足矣。’高祖大笑,即以赐之,封楚国夫人。”疑师中即指此事。后蔡攸出兵,指帝座刘妃求赏,其事在后。或云:“爱卿者,即魏公席上之妓名。”

卷八

16


梅诊为文穆公第六子,弱冠时,从张芸墅游随园,云:“随园耳久熟,游历自今初。买得小山隐,名仍太傅余。主人能爱客,高士幸携余。幽径入萝薜,知应世味疏。”又曰:“岸分双沼水,壁满一朝诗。”呜呼!式庵学醇行端,年未五十竟亡,诗多散失矣。

卷八

17


余幼时《咏史》云:“若道高皇胜项羽,试将吕后比虞姬。”后见益都王中丞遵坦有句云:“垓下何必更悲歌,虞兮吕公较若何?”两意相同。王又有句云:“亚父不用乃寿终,淮陰枉死未央宫。”意亦新。

卷八

18

马驌宛斯作《绎史》,叙三代事,极博雅;而诗笔甚清。《池上》云:“种鱼有术寻渔父,断酒无心学醉翁。”渔洋题其像云:“今日黄山山下路,只余书带草青青。”

卷八

19

陈古渔云:“今人不知诗中甘苦,而强作解事者。正如富贵之家,堂上喧闹,而墙外行人,抵死不知。何也?未入门故也。”宋人《栽竹》诗云:“应筑粉墙高百尺,不容门外俗人看。”

卷八

20

余游九华山;青陽沈正侯字伦玉,少年韶秀,延候于五溪,已三日矣。见赠云:“大抵高人能下士,于今童子得瞻师。”又句云:“风狂欲折依墙竹,菊萎犹开卧地花。”又,陈明经名芳者,相待于陵陽镇。呈诗云:“岸曲桥横草树萋,书堂佛寺水东西。溪亭日映栏干外,九十九峰影尽低。”两人俱不事科举,以吟咏自娱。

图片
点击回顾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五(1-1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五(11-21)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五(21-3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五(31-4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五(41-5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五(51-6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五(61-70)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71-8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五(81-83)& 卷六(1-1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六(11-2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六(21-3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六(31-4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六(41-5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六(51-6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六(61-7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六(71-8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六(81-9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六(91-10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六(101-113)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七(1-1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七(21-3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七(31-4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七(41-5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七(51-6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七(61-7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七(71-8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七(81-9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七(91-100)
袁枚 | 随园诗话:卷七(101-103)&卷八(1-10)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