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丰富的人有一大危险,那就是容易被知识诅咒!一点都不夸张,这就

 三杯就多 2022-05-19 发布于山东
我们先来看一个游戏研究:

1990年伊丽莎白·牛顿(Elizabeth Newton)曾在斯坦福大学所过这个游戏的研究。

她将游戏角色分为两种,一种是演奏者、一种是听众。

然后给每个演奏者,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名曲,比如《祝你生日快乐》等。

让他们通过敲击桌子,把这个节奏敲给听众,然后让听众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歌名来。

结果发现,演奏者敲出120 首曲子的节奏,而听众仅猜出来的仅仅只有3首。

也就是演奏者每传递信息40次才有一次被别人理解。

这是因为对于演奏者来说,他们会结合脑中的旋律来敲击,然而对于不知道歌名的听众来说,他们敲击的声音只是“哒、哒哒、哒哒”的声音。

这些演奏者由于已经知道了歌曲旋律,所以他们无法想象,缺乏旋律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就是指一旦我们自己知道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很难想象,不知道它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原理应用在写作上也是一样。

我们通过写作传达给作者的观点和想法,有时候,我们只是自以为传达确切了,但实际上读者却并没有接收到。

每个人的认知以及对世界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我们要避免“知识的诅咒”,可以注意这三点:

1.你要充分了解你的读者,你的用户画像是谁。

比如,如果面对的读者是学生、职场人士、宝妈宝爸,所写的内容和表述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你可以根据目标读者的职业、年龄、性别、地区等,了解读者群体的大致认知 和想法,从而有根据的去写,才能更准确的将自己的观点传达出去。

2.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你只是从自己个人的角度去写文章,那么读者在没有与你相同的认知或相似经历的状况下,他完全不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比如,育儿领域,宝爸宝妈们永恒关心话题,就是孩子的成长,吃、穿、睡等干货;

而女性领域,永恒的话题则是,自我成长、美容、减肥等......。

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读者关心的话题是什么,读者想知道的是什么?

也是避免知识诅咒的重要一环。

3.用类比或是从“已知推及未知”,的方式来表达沟通。

从读者熟知的知识,推及到未知的知识领域。

或者用一个具体的事件或物品来类比。

比如,史蒂芬·平克在TED演讲也会常用的这样的节奏。

从一个观众都知道的大事件和新闻入手,推及到未知的语言习惯等领域。

从熟知到未知就是一个无痛的知识扩展的过程,能更形象的展示给读者,你想要讲述的内容。

在写作中,避免知识的诅咒可以从这三点入手,如果用得好的话,势必会让你事半功倍。

-----------------------

我是Tina,浙大新闻系硕士,从零开始学习新媒体写作,如今靠内容创业实现了年收入7位数,带领2000+学员精进阅读和写作。
 
点赞关注,评论区评论“我是你粉丝”,即可收到我为你准备的超值礼物:1000本电子书、600句金句卡和8000字创业复盘。感谢你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

#读书##写作##无条件写作日·爱地球专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