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西湖柳树又回来了”看城市景观改造

 江南一鱼6jvvqc 2022-05-19 发布于江西

近日,浙江杭州西湖柳树被换成月季一事引发网友争议。有网友表示,桃红柳绿是西湖的标配,如今被换成了月季,感觉“变味儿了”,内心无法接受。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随后回应称,“涉事”柳树有7棵,柳树老化、空洞、“驼背”和倾斜现象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故进行迁移。5月13日凌晨,有记者发现7棵柳树已被连夜栽回。

图片

为什么西湖一定要有柳树?

因为西湖的柳树是从唐代就开始积累的文化符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西湖边众多地名、建筑、景观也与柳树有关。对于西湖来说,柳树并不只是点缀,而是西湖之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网友举了个例子,“苏东坡曾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毛,盖不可废也。’将此句再细节一点:西湖是杭州的眉目,那么,柳树即眉毛。请问西子姑娘的眉毛能剃掉或乱画吗?”这个比喻很贴切。

“几处早莺争暖树”“拂堤杨柳醉春烟”……西湖之畔,杨柳依依,共同构筑了百姓记忆里对烟雨江南的想象,这是独具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符号和形象,是中国式浪漫的生动表达。也正是具有了这样的人文内涵,杭州西湖才得以申遗成功。如网友所说,西湖的一草一木,都是文化的承载,是老百姓的共同记忆。所以,西湖边上几棵长势不太好的柳树能不能去掉,能不能换成月季花,换了之后是不是就实现了城市景观的改造提升,还真不能从一般审美或者环境适合种什么植物去考虑。

西湖的7棵柳树的移走与栽回,其实也给其他城市景观改造、城市更新提了一个醒。景观很多时候并非只是一种外在的呈现,而更应考虑到其可能承载的城市集体记忆。改造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城市景观的历史文化底色。试想,如果全国城市景观都按照一个审美或者阳光充足率去规划设计,用咱老百姓的话说,走在大明湖畔看到的是花团锦簇的月季,走在西子湖畔也是姹紫嫣红的月季,想想那意境确实还不如7棵长势不太好的柳树,因为横斜着的柳树枝丫作“依依状”,正是“湖上新春柳,摇摇欲唤人”。这就是历史和文化带来的感受和积淀。

图片

事实上,因城市建设问题惹“众怒”之事并非孤例。去年12月,广东广州10名官员就因“砍树事件”被问责。通报指出,广州市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严重损毁了一批大树老树,破坏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城市的美好记忆和深厚感情,是典型的破坏性“建设”行为。

此类事件的发生提醒城市管理者,决策需谨慎。所谓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决策者要自觉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周围的环境变化,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主人公,城里的一花一草都是“自家孩子”。不是不能动,而是要商量着办,不能连声招呼都不打,一拍脑袋做决定。要结合本地群众意志与愿望,尊重群众诉求,建立与群众沟通的有效渠道,强化审批和流程公示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市景观与当地百姓之间的情感联结极为深厚,对这样的景观进行升级、改造,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都要有人情味。此次杭州西湖因迁移柳树引发舆论后,官方不回避问题,及时回应,处理问题的效率和态度是值得肯定的。杭州西湖景区回应称:“西湖的柳树对我们景区而言,每一棵都是宝贝……我们将在尊重专家、市民等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挑选高度不高、造型优美的柳树进行补种……可能无法一下子有'杨柳依依’的景观效果,希望大家给柳树一定的生长时间。”措辞恳切,合理合情,网友纷纷点赞,表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还是那个温暖的杭州。但这样有温度的沟通如果发生在决策之前,是不是更妥当?

过去,我们在城市更新方面吃的亏太多了,不止杭州,也不止济南。去年,济南在对工人新村提升改造的时候,就特别保留了很多符号和元素,像绿油漆、红砖墙。类似很多景观对于城市包括城市局部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在进行城市品质提升的过程中,要看到它蕴藏的公众情感、集体记忆,不能一去了之。所以,城市创新、改造、提升,需要历史文化底蕴打底,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

城市景观建设不仅要问计于民,还要问计于历史,问计于文化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安徽的皖南古村落……这些风景打着历史的烙印,见证着这方土地的风土变迁,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彰显着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魅力。在对这些景观改造、升级时,要以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为基,不能张冠李戴,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做出既能凸显地域特色文化又契合城市发展需求的决策。

网友们说:“柳树回来了,我也放心了。”希望城市景观建设中再遇类似问题,能让人真的放心。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909f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