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前段时间,商业大亨张朝阳直播物理课,迅速攀上热搜榜。张朝阳洋洋洒洒手推质能方程(E=mc²),那阵势与大学老师一比,简直有得一拼。当然,这场直播课,最大的亮点不仅是商业大佬的教书梦,还在于台下的学生阵容。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在张老师的课堂上,一位身穿西装的中年学生,一声不吭埋头疯狂做笔记。结果,大家再仔细一瞧,这不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永乐老师吗,咋跑到这里来蹭课了?张朝阳的确有不少头衔,但与他相比,李永乐也丝毫不逊色。李永乐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老师,后来在网络上授课。其严谨的教书风格,深受学生们喜欢,大家甚至称他为《永乐大典》。张朝阳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而李永乐大学本科读的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读的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这样看来,俩人不仅是校友,还有相同的物理学科背景。对于张朝阳来说,功成名就之后,偶尔化身物理课老师,就像“玩票”一样。而李永乐,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学物理老师。在普通人眼里,北大、清华双名校毕业,怎么不是做科研,不去研究芯片?李永乐认为,清华北大只是加注在自己头上的光环,并不能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执教多年,他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让他们得以实现清华北大梦,也带领学生们在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不少金牌。如今,李永乐在各大平台上已有2000多万粉丝,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红。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天赋异禀的人,羡煞旁人,李永乐恰恰就是这类人。1983年,李永乐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一个教育之家。大概是受父亲的影响,李永乐从小就喜欢理科,尤其对物理和数学情有独钟。因为高二那年,他在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省级第一名,成功被保送北京大学物理系。进入北大后,李永乐更是火力全开,学业一如既往优秀。北大物理系钱思进教授一眼相中李永乐,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可以好好栽培,愿意给予他直接保研的名额。这里有必要提一嘴,钱思进教授的父亲,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李永乐明白,保送北大研究生,师从科学家,想想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他有自己的选择,他想去考他想考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那是清华最热门的专业,竞争异常激烈,报名一千多人,最后只录取5个人。连当时的班主任,都劝李永乐认清现实,别做虚假的美梦。一些同学表面上佩服他的勇气,暗地里却对他冷嘲热讽。 别人说别人的,李永乐两耳不听,专注于自己的事,他早已下定决心:这个世界,不怕你没有天赋,最怕的是,你没有天赋又不肯努力。而现实是,偏偏只有那群有天赋的人,还在拼命努力,李永乐就是如此。学业上顺风顺水,很快就又临近毕业,需要考虑未来的路了。按理说,手里拿着中国两座最高学府的毕业证,李永乐想做什么,可以随便挑。可他却有些迷惘了,他自己没想好,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李永乐只好和同学们一样,投简历、面试,走一步看一步,但都无疾而终。他曾去索尼北京总部面试时,面试官问他,对工作有什么要求?对方可能是志同道合之人,一听李永乐这么说,一下子就来劲了。作为物理数学的学霸,李永乐怎可能猜不透面试官的真实意图,结果他偏不按他的套路回答。或者说,他的内心对于从事这样的工作,并不像他做数学题和物理题一样,让他有向往和追求。李永乐自己曾不止一次说,当时的自己非常迷茫,不知道到底要去投身哪个行业,为什么而奋斗。比起选股票的随便,李永乐择业的态度认真、严肃,他没有采取先找份工作凑和的策略。反正对于他来说,找工作并不是难事,难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 李永乐喜欢演讲,擅长理科的他,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也擅长辩论。而是他无法为了得到一份工作,而违背良心去说一些场面话。工作尚未有着落的李永乐,有一回路过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门口,心头一动,突然想起了同学的调侃话。他多次参加辩论赛和演讲比赛,站在台上,他思维清晰,侃侃而谈。他本来就出生在教育之家,在求学的各个阶段都受到老师们的照顾,成为那样的老师也是他内心的向往。认真自我剖析后,李永乐看清了自己的心之所向,终于做出了自己的职业选择。他开始向北京市的中学投简历,凭借他自身的条件,几所中学不约而同向他抛来诱人的橄榄枝。到人大附中面试,李永乐气场全开,自信讲完课后,校长却低下了头。他有些为难地问,“中学老师很辛苦,工资还不高,即便这样,你也愿意来吗?”如果为了养家糊口,李永乐何必辗转到此,他随便找份工作就可以满足生存的需求。就这样,李永乐顺利被录取,从无业游民进阶成为一名中学老师,既教物理,也教数学。在外人眼里,老师的工作环境相对单纯,工作轻松,还有寒暑假。可李永乐刚走上讲台,才真正体验到了当老师的不容易。不过,很快李永乐就发现,这种满堂灌的方式,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学效果并不是特别好。他开始改变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分析为主,同时增加讲课的趣味。他的讲义常讲常新,总有新鲜的内容,深受学生的喜欢。渐渐地,李永乐适应了教学的节奏,备起课来更加得心应手了。不过,没过多久,他又接到学校给他的新任务,让他带一带学校的奥林匹克竞赛班。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永乐被架到了这里,他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冲。李永乐接过这个担子,结合自己参加竞赛的经验,不断打磨课程,带领着学生,一路过关斩将,拿下不少荣誉。择业,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工作,则是一场人生修炼。要下狠功夫,才能出真成绩。李永乐选择了一个称心如意平台,专心打磨自己,终会有大放异彩的时候。 学校的工作,就是每天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日复一日重复。顶着清华北大的头衔,李永乐本来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却要埋在这堆课本里,站在粉笔灰满天飞的教室,使劲扯着嗓子给学生上课。他有些羡慕在金融系统、政府部门工作的人,觉得他们的工作要比当老师高端大气上档次。忙活了几年,除了日渐加深的皱纹,李永乐觉得自己两手空空,一事无成。闲下来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大二那年,他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那里是甘肃会宁县,经济比较落后,干燥缺水,许多人还过着贫苦的日子。他们还是坚信,只有教育才能让自家孩子有出路,于是将资源全部给了学校。“我隐约觉得,在将来,也许我能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2014年,李永乐已经在全国最好的中学当老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按道理说,他应该满足了,可他却对10年前的那次社会实践念念不忘。过去,自己是学生,纵然一腔热血,也无法为偏远地区的孩子做些什么。可现在,自己已经有一定的名气,或许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他们实现上学梦。2014年,受到可汗学院的启发,李永乐开始通过互联网发布教学视频。他尝试各种创新的教育方法,不仅仅讲解题技巧,还会补充课外知识、科学家故事。当时的视频还不如现在的火爆,几乎很少人看好视频讲课,他们都嘲笑李永乐吃饱了撑着没事干。他“偷”用学校的黑板和粉笔,课后在教室录制视频,陆续在网上发布了《全国中小学物理竞赛解析》等上百个小时的课程视频。一个人要是愿意躬身做事,肯下苦功夫,不急功近利,回报往往会悄然到来,超出所有人的预期。2017年4月,一个小学同学发信息给他,“你上热搜了!”原来,有人将他一段上课视频发到了网上,当时他在线下课堂向学生们讲“闰年是怎么回事”。这段视频被人民日报转发,一天内的播放量超过1000万。无心插柳,李永乐自己也没想到,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火了。此时,也正是视频快速发展的阶段,李永乐做视频更加勤勉了。在视频里,他可以将“卫星定位系统啥原理”这样的话题,讲得深入浅出,让普通人也能看明白。他也可以从“陀螺为什么不会倒”这样生活里的司空见惯的事,揭露科学的秘密。就这一件小事,李永乐延伸出墨菲定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跟大家解释。表面上无所不知的现象,不过是背后做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功课。渐渐的,李永乐在全网积累了2000多万粉丝,成为受人们追捧的“网红老师”。“只有当你有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名利才能真正地来到你的身边。”而当你摒弃功利心,静下心来专心做自己的事,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除了名利双收,让李永乐更加开心的是,无意间他有了许多素未谋面的学生。这些远隔万水千山的孩子,通过网络,接触到了更多教学资源。“他们都在互联网上看过那些教学视频,说对自己的学习和高考有帮助。”为教育公平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李永乐实现了自己当初做视频的初衷。 也正因如此,坐标人大附中的李永乐老师,桃李满天下。人生就是这样,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你让更多的人生活变得更美好,你也会因此而变得更美好。他依旧是人大附中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他也是被2000万粉丝期待的知识博主。他的视频紧抓热点,在别人围观吃瓜时,他总能顺便给大家普及科学知识。冬奥会,大家忙着数奖牌,去扒冠军选后背后的故事,他则做视频给大家科普。“100⁹⁹和99¹⁰⁰哪个大?谷爱凌在中国上10天课,能顶美国上一年。” 有人说他“不务正业”,发布视频是为了赚钱,把自己的学生置于何地?李永乐是否会影响日常教师工作,这一点学生和家长都没说话,别人说三道四又有何妨。2021年,李永乐和其他几们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制作中小学公益课程。这些课程,既可以让孩子们自学,也可以给老师们参考备课。李永乐说:“我依然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我依然在践行我的理想,只是我现在有了更大的舞台。”他的愿望就是把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一起来分享科学的乐趣。即便李永乐已经成为名人,依然有人觉得一名北大清华双名校毕业的老师,当一名中学老师浪费了。甚至在前两年,深圳招录了大批清华北大博士当中学老师,再度引起热议。李永乐在一次访谈中回应,不是名校毕业就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作为清华北大毕业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把清华北大的精神带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李永乐在演讲中直言,谁说做一名中学教师是没有回报的呢?教师最大的财富就是学生。从这个角度上讲,人大附中让他成了一名亿万富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