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重点词语 学语言运用

 缘缘草堂 2022-05-19 发布于浙江

蒋 文

摘要:词语是最基本的语言建筑材料,必须要学好词语。必须要清楚:什么类型的词语是重点词语?有哪些特点?学习运用重点词语的策略很多,如抓表现事物特点的重点词语,抓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抓表现文章中心的词语,抓能体现表达方法的词语等。对重点词语能够理解、感悟,掌握方法,学会运用,形成能力。

关键词:重点词语;策略;方法;运用

词语是最基本的语言建筑材料,要学好、用好语言,必须着力学好词语。张志公先生说:“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都十分重视词语的学习、理解与运用。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重视并研究词语的学习与运用,能进一步增强词语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词语的积累和应用能力。只有重视对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真正将课标中对词语的要求落到实处,这也是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

一、重点词语的坐标定位

什么样的词语才是重点词语呢?所谓重点词语是指词语在文章中的地位、作用和表达效果而言的:主要是指能明显体现作者表达意图和情感的词语;能揭示文章主题思想、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词语;具有深层含义或多种意思的关键词语;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在文中概括性比较强的词语;能揭示写作方法的词语等。

二、学用重点词语的策略

在重点词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运用有效策略、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悟、积累和运用。如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学习与运用呢?

(一)抓表现事物特点的重点词语,运用比较法,由仿到创学习运用

课文《小露珠》中有这样几句话: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这几句话中有“钻石、水晶、珍珠”“闪亮、透明、圆润”“蹦、爬、落”“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等几组词语,老师们在上课时都会关注的。哪组词语才是需要重点学习、理解与运用的呢?可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整体感知文意。先整体感知全文,了解文章大意。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几句话是通过小动物与小露珠的对话来表现小露珠特点的。通过表现特点来表达作者对小露珠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步,比较筛选词语。了解了意思之后,再看这几句话哪些词语最能直接突出小露珠的特点?运用比较法,对这几组词语进行比较和分析后不难发现:“钻石、水晶、珍珠”“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写的是事物,而“蹦、爬、落”是写小动物动作的。只有“闪亮、透明、圆润”这三个词语是直接表现小露珠的光泽、清晰和形状等特点的,通过比较、理解这几个重点词语,就能较好地感悟出小露珠的特点。

第三步,领悟表达方法。理解了三个词语之后,思考它们是怎样写出小露珠特点的呢?是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来的?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先清楚了解词语在句段中的特定含义。小露珠闪亮,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来的?学生品读“像钻石那么闪亮”,不难发现,作者是拿人们最熟悉的钻石来比喻小露珠闪亮的,二者亮度有相似之处。通过准确的比喻,亮的程度就让读者一目了然,比喻贴切自然、表达准确生动。

第四步,学用方法仿写。作者仅仅写了小露珠的闪亮、透明和圆润等特点,而小到什么程度等特点却没有写,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进行仿写:“早哇,像

( )那么大小的小露珠”。“早哇,像( )那么( )的小露珠”。这样的仿写既与课文小露珠特点紧密联系,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拓展了解了其他特点,还学习了表达方法。

第五步,创写迁移运用。学习词语重在学以致用。在仿写的基础上,再由此联系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其他熟悉的事物描写出特点,学习运用,如,“像()那么()的小草(树……)”等等。此练习可作为课外拓展作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描写生活、学写特点。既学习了词语运用,又引导学生观察了生活,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积累和应用能力。

(二)抓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运用想象法,由表及里学会感悟

在学习课文《给予树》时,联系全文、结合文中编者标注,不难发现,文中的“沉默不语”一词应是全文要理解学习的重点词语。

回家途中,……娅沉默不语……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学习此文时,可以这样抓住该词通过“表演——想象——朗读”的教学流程,由表及里地理解、体会文章中心。

第一步,理解字面意思。运用“表演”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沉默不语”的表层意思。如,怎么就算是“沉默不语”?请大家表演一下,通过表演体会出“沉默不语就是一句话也不说”的意思。

第二步,想象人物内心。如果仅体会出字面意思,体会不出深层意思,理解是不到位的。如果将沉默不语的金吉娅与兴高采烈的哥哥、姐姐的表现进行比较,并联系上下文结合词语想象人物内心:沉默不语的金吉娅此时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换位,想象人物内心,深入体会“沉默不语”背后的意思。学生通过想象她的内心所想,体会出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美好品质。

第三步,感情朗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体验美好品质,受到情感熏陶,培养朗读能力。

第四步,总结感悟方法。总结以上理解词语的方法:从重点词语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读出词语背后的内容,体会了文章的中心。

抓住重点词语“沉默不语”精心进行理解训练。既引导学生理解了词语表面意思,又想象了人物内心,体会了情感,学习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这样也较好地落实了课标中提到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课标要求,实现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地整体推进。

(三)抓表现文章中心的词语,运用联系法,一点突破意脉情脉

巧抓一个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词,以一个“点”为切入口,上下联系,进行突破,理解全文,学会学习。如,在学习《姥姥的剪纸》一文时,如何引导学生抓住“神”字,一点突破,由点到段,由段及篇,理解全文,从而体会出姥姥剪纸技艺之高超呢?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你姥姥神了……”

认真读读这段话,人们啧啧赞叹姥姥“神”了,姥姥究竟“神”在何处?由此“点”入手,前后联系,突破全文,披文入情,深入文本,学会学习。

第一步,精选出突破点。选好突破“点”是关键,怎么选取突破点呢?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思考:通读全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了解大意。看看哪是能概括全文的中心句或中心词,找到披文入情、值得突破的关键“点”。如上面一段话中的“神”字,恰当地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之高超,及我对家乡和姥姥的思念之情,此词即是很好地切入点和突破点。

第二步,由点切入品悟。联系本段思考:姥姥“神”在何处?引导学生领悟出,首先,“神”在姥姥会剪的事物多——能剪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等,无所不能。其次,“神”在姥姥剪得事物像——能剪什么像什么,就连外形极其相似的动物“猫和虎”都能区别开来,神乎其技。再其次,“神”在姥姥剪得逼真,不仅形同,而且“神”似,剪只公鸡达到能打鸣的程度,出神入化。层层深入,理解感悟!

第三步,一点突破全文。除此之外,姥姥的剪纸到底还“神”在哪里呢?学生按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理解悟情”的流程来学习,联系全文思考、深入理解。通过探究,感悟出:蒙着眼“摸”着也能剪喜鹊登枝,且剪得惟妙惟肖,可看出剪技超群、凸显“赞美之情”;姥姥通过剪纸将我“拴”在屋檐下,让我喜欢上剪纸,缠着姥姥剪,可看出剪技神奇、突出“疼爱之情”;最后,在梦中映现,姥姥用一幅剪纸表达了她对我的牵挂之情,也表现了我对姥姥、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更可以看出剪技绝妙、彰显“亲子之情”。

第四步,学习表达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领悟表达的方法:如何围绕一个中心“点”来表现中心,这是能集中、清楚地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一环。

(四)抓能体现表达方法之词,运用删换法,学习体会用词之妙

指导学生学习《五彩池》一文,学习第三段时可运用增删法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请看对“更”字的处理:更使我惊奇的是……什么颜色也没有。

第一步,自主探究发现。课件出示删掉“更”字的第三自然段:思考,同学们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发现“更”字少了。

第二步,删换比较探究。将“更”字换成“也”字,或者去掉,行不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探究,理解“更”之意,体会作用。通过删换品读比较,品出有无此重点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第三步,交流探究观点。先小组、再全班分享结论,引导领悟“有'更’字可看出:上段中所写的'漫山遍野’的无数水池够神奇的了,'更’字,能更加突出五彩池的水之神奇、绝妙:来自一条溪流却有多种颜色。'更’字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果换上'也’字,就看不出后一段所写的水比前面所写的更神奇,只能说明两种事物一样惊奇”。

第四步,学习词语运用。描写一处景物、一个教室、教室一角等,用上下列形式:“……,更让我(感兴趣、喜欢、难忘等)的是……”写两段话。既学会“更”字的用法,又学会了过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