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诗的意象

 蜂言 2022-05-19 发布于浙江

关注

第一节 意象

1.什么是意象 现代诗的所谓意象,就是感觉情绪知性的形象表现。用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来表现诗人所要描述的,从而表达诗人内心体验。

意象又可以分为:

视觉意象(visual-image) 听觉意象(auditory-image)

嗅觉意象(olfactory-image) 触觉意象(tactile-image)

味觉意象(gustatory-image) 动觉意象(kinaesthetic-image)

抽象意象(abstract-image,即作用于理智的意象)等等。

2.意象和比喻 意象往往借助于比喻:比喻必备两个成分:本体喻体。又必备两个条件:(1)本体和喻体属性不同,(2)二者之间有可比之处。

比喻包括:明喻:直接地比较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通常使用“象好比如同好似”等连接词。例如:象云一样柔软//象风一样轻……其中本体是舞蹈家的“人体”,喻体是“云”“风”等等。[普遍运用于诗歌的初级阶段,诗经汉乐府以及儿歌民歌等。]

暗喻:把喻体说成就是本体,暗示其相合的特性。

朱自清所说“近取譬”一般说来就是明喻;“远取譬”就是暗喻曲喻等。

曲喻:就是奇想,奇特而又大胆到几乎不近情理的联想,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变异的狂想。但在诗歌中处理得当,反倒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

3.转喻和提喻

转喻: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的一种修辞手法;

提喻:局部代全体,或全体代指局部。例如:[绿色要说话,红色的血要说话,//浊重而/喧腾,一齐说得嘈杂!//是太阳的/感情在大地上/迸发。]

4.拟人与物化

拟人:赋于外在客观事物以人的感情思想动作和行为,即“物境人格化”。

物化:赋于诗中的人物以某种外在自然物的性质,也即“人格物境化”。如:我已成/疯狂的/海洋,她却是/冷静的/月光![诗中被“物化”的也可以是整个社会风貌是时政是国家面貌。]

第二节 象征

1.意象的象征性 例如:太阳象征光明,鸽子象征和平,豺狼象征残暴,……等等。

意象的象征性,具有不确定性、多义性,可以引起模糊的任意的联想。同一个意象,在不同诗篇中的象征性可以是不同的。

2.总体象征 在形象思惟中,现象→观念、观念→意象,意象有象征性。结果:观念在意象里总是无止境地发挥作用而又不可捉摸,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就造成某种“总体象征”。

[山童: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为“闲情几许”而营造的“总体象征”。]

3.感应 [山童:简单说是人因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相应的反应,其实就是一切外界事物通过人的感官知觉所带给人的心理印象。]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感应》,把周围的大自然看作一片“象征的森林”,诗人可以通过种种物象,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来表现内心的微妙世界。[山童:这诗告诉人们,诗人的创作都要从大自然这个“象征的森林”中去掘取原材料。]

4.通感 (synaesthesia)

“通感”就是把属于某种感觉领域的意象(语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领域里,形成不同感觉之间的流通。眼睛看见的颜色,似乎会有手掌抚摸得到的温度(冷色暖色);耳朵听到的声音,似乎会有接触得到的外形(大小高低粗细尖锐迟钝)和眼睛看得见的光(嘹亮响亮黯哑暗淡);肌肤感受的冷暖似乎会有分量和颜色(轻寒阴冷清冷赤热白热);鼻子嗅到的气味,似乎会有锋芒(恶臭刺鼻芳香扑鼻);诸如此类,人们经过诗歌的体验,格外加强了扩展了种种的通感。

第三节 意象的组合

1.意象的叠加融汇 就是在一个意象上投影着另一个意象,两者互相渗透合成一个新的意象,如化合物具有了新的功能。如《山灵》(杜利特尔的《奥利特(Oread)》)这首诗里,山林和大海,相互叠加融汇成一个新的意象。

2.意象的对立和重构 参见杜利特尔的《奥利特(Oread)》(或译作《山灵》)、舒婷的《礁石与灯标》。

3意象群 在现代诗中,除了必须具有一个或一对“主要意象”以外,往往还具有一些次要的意象,如同剧本中的一群配角。参见“总体象征”。

第四节 意象的扩展

1意象的跳跃性 散文是走路,诗歌是跳舞。现代诗人正是经常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实现意象的跳跃和重新组合。这就是现代诗的“蒙太奇”手法。[山童注:李白诗《倍侍御叔华登楼歌》,也是大幅度地跳跃,多时空地转换,很有“蒙太奇”手法。]

2意象的戏剧性扩展 现代诗的意象跳跃,还在于它能够如电影、电视那样,产生出一些戏剧性效果。可以参看舒婷的《无题》(我探出/阳台……)和闻一多《静夜》。

3意象之间的衔接、炼字 即讲求“诗眼”——锤炼出巧妙地在意象之间作衔接的动词、形容词。

第五节 意象的变形

1意象超越形式逻辑关系 诗的形象思惟远远超越日常生活中的逻辑关系。诗歌意象的长处就是它具有无限的弹性,变得出多种多样无穷的花样。

2意象的动态变形 由于象征拟人暗示等手法的运用,诗人笔下的意象仿佛都获得了生命,使用的形容词动词都带有人间的特色。参见余光中的《控诉一支烟囱》。

3咏物诗和写景诗的意象变形 把生命主体化到“物”中去加以咏诵。例如咏春蚕的诗《羽化》、《醒悟》等。

陈明远改写艾青的一首用明喻的表达方式写的《冬天的池沼》,示例暗喻、曲喻的用法。

第六节 意象的锤炼----汉俳

“汉俳”能用来作音步和锤炼意象的练习。现代汉俳分三行。分别为二音步五个字、三音步七个字、二音步五个字。[山童语:不过,还可以用其他方法练习:一句或一首小诗。]

来源:苟芽山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