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从未告诉你的秘密 看病的方法 第六章 如何与医生对话&第七章 看门诊时不要忽略的事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5-19 发布于黑龙江

  解释

  案例一的情况属过敏性休克,但林太太从无药物过敏病史,所以注射疫苗前也无法预知。过敏性休克如果尽早送医,在急救后有很大的机会完全恢复健康,而且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案例二的情况是,叶先生原本只是单纯的感冒,但第三天头痛发作,其实是脑部出血性中风的早期症状!但因为他同时有明显的发烧及感冒症状,所以头痛用感冒来解释很合理。在无神经症状出现前,医生很难察觉潜在的中风问题,于是同意给病人注射止痛剂。其实针剂并非是引起中风的原因,但明显中风症状(因出血量更大)发生在注射针剂之后,病人家属就会主观地认为是针剂引起中风!于是产生医疗纠纷。

  案例三,王经理罹患的其实是急性心肌梗死,当梗死区域出现在心脏下方,闷痛位置和胃痛的部位很难区分!当梗死程度加剧,会立即产生严重心律不齐,死亡率极高。王经理刚用完餐,且从无身体不适的病史,心肌梗死的问题就会被医生忽略,而被当成急性胃炎。这个例子和第二个例子相似,针剂本身并不会引起心肌梗死,但死亡出现在注射之后!于是又被当成死亡元凶。在本地民众十分排斥法医解剖验尸的情况下,往往真相在初期无法大白,便上演一幕幕抬棺抗议的新闻。

  小常识:用针时机

  如无特殊必要,有经验的医生多半不会帮初次见面的病人打针!尤其是面对有慢性疾病或多重疾病的老人,因为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而且,基层诊所的针剂多半保险并不给付(理由很明确:病人既然可以口服药品,自然没有注射的必要)。在出现明显副作用后,家属的不满可想而知:多收了我的钱打针,病情反而更严重!

  亲身经历

  若干年前,我只是某个小乡镇卫生所主任,也是该乡镇唯一的一位医生。有一次,一个我很熟的中年太太来门诊看病,她说她已经连续吐了两天,饭都吃不下,上腹及胸口都很不舒服。我检查了呼吸、心跳、血压及胃肠蠕动后,判断是急性胃炎,便开了止吐药及制酸剂,并教她一些饮食上的注意事项。病人因为两天没办法进食,所以问我可不可以打止吐针?我欣然同意。在注射完止吐剂后,因为当天病人很少,她还坐在诊间和我聊了十分钟的天。

  后来因为有新的病人挂号,她起身告辞,然后事情就发生了。她一站起来,立刻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我立刻叫护理人员进来帮我扶她到病床上,但叫不醒她,也量不到血压,呼吸很急促很浅。我们接上氧气鼻管后,继续测脉搏及量血压,可是仍然量不到血压。我判断她有过敏性休克的可能性后(也可能是姿态性低血压,因为她两天没办法进食),为她皮下注射了肾上腺素,同时通知她的家人,叫救护车转送医院急救。在家属到来之前,她的血压已恢复正常,但意识仍不清。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