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GBT的壁垒

 leafcho 2022-05-19 发布于浙江

来源:国金证券。

一、技术壁垒:芯片设计+芯片制造+模块封装。

IGBT核心技术为IGBT芯片的设计和制造以及IGBT模块的设计、制造和测试。芯片设计端,芯片参数优化对工程师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要求极高;芯片制造端,生产流程长、生产设备多、工艺流程要求高;模块封装端,工程师需要对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对封装进行细微调整;IGBT行业对人才、设备要求极高。

1、IGBT芯片技术升级趋势。

参考全球IGBT行业龙头企业英飞凌的技术发展路线,共可分为7代IGBT。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IGBT4。IGBT芯片迭代的主要优化方向包括:沟道密度提高、电流密度提高、最大工作温度提高、芯片厚度减薄、导通压降降低、开关损耗降低、开关频率提高(以及与短路能力取舍平衡)等。

IGBT4:沟槽栅+场截止+薄晶圆:和IGBT3一样,都是场截止+沟槽栅的结构,但IGBT4优化了纵向结构,漂移区厚度更薄,背面P发射极及Nbuffer的掺杂浓度及发射效率都有优化。IGBT4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IGBT芯片技术,电压包含600V,1200V,1700V,电流从10A到3600A具有涉及。

IGBT5:沟槽栅+场截止+表面覆铜:使用厚铜代替了铝,铜的通流能力及热容都远远优于铝,因此IGBT5允许更高的工作结温及输出电流。同时芯片结构经过优化,芯片厚度进一步减小。铜的成本高于铝,IGBT5未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只封装在PrimePACK™里,电压也只有1200V,1700V。

IGBT6:沟槽栅+场截止:器件结构和IGBT4类似,但是优化了背面P+注入,从而得到了新的折衷曲线。IGBT6未得到广泛应用,只有单管封装的产品。

IGBT7:微沟槽栅+场截止:IGBT7作为最新一代技术,其沟道密度更高,元胞间距也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优化了寄生电容参数,从而实现5kv/us下的最佳开关性能。目前,IGBT7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但发展前景广阔。英飞凌的相关产品中,T7用于电机驱动器,E7应用于电动商用车主驱,光伏逆变器等。随着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IGBT7有望进一步推广。

2、IGBT芯片设计壁垒:难点在于不同参数的均衡取舍。

IGBT芯片由于其工作在大电流、高电压、高频率的环境下,对芯片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同时芯片设计需保证开通关断、抗短路能力和导通压降(控制热量)三者处于均衡状态,芯片设计与参数调整优化十分特殊和复杂。

文章图片1

3、IGBT芯片制造壁垒:难点在于减薄工艺、背面工艺。

IGBT芯片工艺难度较高,难点主要在于薄片工艺和背面工艺。IGBT芯片工艺可以按流程分为正面工艺、减薄工艺、背面工艺三个阶段。

减薄工艺需克服8英寸以上的硅片减薄至一定程度后极易翘曲、破碎的技术难题。芯片减薄可以显著提升散热效率、减小芯片体积、提高器件性能。

对于特定IGBT器件,芯片厚度需要减薄到100um的量级,后续的加工处理非常困难,硅片极易破碎和翘曲。

背面工艺需解决离子注入、背面激光退火难的问题。在对已减薄的硅片进行离子注入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激光退火技术来精确控制硅片面的能量密度。因正面金属熔点限制,背面退火难度较大。背面离子注入需要用到离子注入设备,该设备技术难度极高,通常需通过国外采购,每台价格接近1亿元,会受到进口限制。

4、IGBT模块封装壁垒:难点在于高可靠性。

IGBT模块的封装技术难度高,高可靠性设计和封装工艺控制是其技术难点。IGBT模块具有使用时间长的特点,汽车级模块的使用时间可达15年。因此在封装过程中,模块对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要求非常高。高可靠性设计需要考虑材料匹配、高效散热、低寄生参数、高集成度。封装工艺控制包括低空洞率焊接/烧结、高可靠互连、ESD防护、老化筛选等,生产中一个看似简单的环节往往需要长时间摸索才能熟练掌握,如铝线键合,表面看只需把电路用铝线连接起来,但键合点的选择、键合的力度、时间及键合机的参数设臵、键合过程中应用的夹具设计、员工操作方式等等都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

散热效率是模块封装的关键指标,会直接影响IGBT的最高工作结温,从而影响IGBT的功率密度。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热机械应力等原因,模组中不同材料的结合点在功率循环中容易脱落,造成模块散热失效。提高模组散热性能的方法包括改进芯片间连接方式、改进散热结构、改进DBC板/基板材料、改进焊接/烧结工艺等。比如英飞凌的IGBT5应用了先进.XT键合技术,采用铜线代替铝线键合、银烧结工艺、高可靠性系统焊接,散热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成本增加的问题,因而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二、客户壁垒:认证周期长,先发企业优势明显。

IGBT产品取得客户认可的时间较长。由于其稳定性、可靠性方面的高要求,客户的认证周期一般较长,态度偏向谨慎,在大批量采购前需要进行多轮测试。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获得下游客户认可。

以汽车级IGBT为例,认证全周期可达2-3年。IGBT厂商进入车载市场需要获得AEC-Q100等车规级认证,认证时长约12-18个月。通过后,厂商还需与车厂或Tier 1供应商进行车型导入测试验证,这一过程可能持续2-3年。在测试验证完成后,供应商通常会先以二供或者三供的身份供货,再逐步提高量。而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车厂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更倾向于与现有供应商保持合作,新IGBT供应商可能无法得到验证机会。

文章图片2

3、资金壁垒:制造端属于重资产行业,新建项目投资高昂。

IGBT制造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其产业链较长,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模块制造、测试等环节;部分设备依赖进口,成本高昂。产品研发阶段亦需要较长研发时间和较高研发成本。

文章图片3

文章首发-公众号:钻石研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