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2青春日记19810420:自学路上(四)

 草根六零后 2022-05-19 发布于浙江

1981年4月20日 星期一 晴

晚上与沈金华到杨咏海家聊天一个多小时,无所不谈,对目前的政治形势,特别是文艺方面,杨提到中篇小说《希望》(刊登在《江南》创刊号上),有点愤愤不平。

还说了一个使我吃惊的消息:“水乡出了一个秘密刊物《夜探》,引起了公安局的重视,正在调查中,刊物的根源还未找到。”

金华补充:“这本刊物在外地印发,而源于水乡”。真想不到,水乡会出刊物,还被公安局关视,这可见不一般,一定在文章中说话尖锐、深刻。

后来还谈到了电影《玉色蝴蝶》,咏海说:“好看。而我说不好看,他要我说原因。我说年龄不合,王反驳说:“一个外国人生活条件好,情有可愿。”

我说一个老太婆饰小姑娘,我感觉终有点哪个?

说:“看电影,这样看是不对的,应该看它反映的是否真实、可信,表演得是否真实。”

还说了在当今文艺界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是科幻小说大多数都是围绕情杀案而展开,二是外国翻译进来的推理小说太多,不重视艺术,而重视金钱,这样一造成纸张浪费,二争夺了一部分青年读者,使他们不是正真享受艺术熏陶,而是缠在情杀的迷雾中,这样使必至一部分青少年读者受到一些不良影响。”

说到艺术对社会的效果,杨对当前一些人抹杀一些文学作品表示不满,列举了一些例子,如徐悲鸿画的马对社会效果怎么呢?农民看了不能加快种田?工人看了不能加快炼钢?再说一致公认的《复活》等对社会的效果又怎么样?一部作品不是仅仅一年内能显出它的力量,对社会取到推动作用,而要历史来证明它。关于揭露阴暗面,我说还不够,应该割肉刮骨,把社会上最最阴暗的东西揭露出来批判,这样才能发扬和巩固好的传统。不能像一个人出了点脓擦掉就算了,应该把毒根清除,这样才能医治好一个人,同样道理,才能医根除“四人帮”留下毒瘤。

杨还说:有一点确实能够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那就是社会主义中国才刚刚三十一年,而资本主义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打开历史的画卷,资产阶级也来之不易,像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死了多少人?(他列举了世界历史上的一、二次革命运动来证明革命的成功和结果,我因历史知识之差,不能记下)这样对比之下,社会主义就比资本主义来得优越。

1981年4月21日 星期二 晴

从昨天开始中午午睡一小时,晚上仍坚持到十点睡觉,但早晨准备提前一小时五点起床,今天失败了,未成功,仍就是六点起床。近阶段准备晚上学习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和文艺理论,白天在单位里看小说。

1981年4月24日 星期五 晴

我原想用以前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过两篇文章,《“算命”人的自白》和新年征文《生活的一角》,讲了一个残疾青年自己求业得到个人幸福的故事,再结合沈金华的一些琐事写一个短篇,遗憾的是《“算命”人的自白》这篇文章未找到。

曹建国的一句话:“如果我不看书的话,生活就要荒荡起来。”引起了我的写作录感,我想写篇结合自己,又结合弟弟,用第一人称塑造一个理想人物“我”,在书的力量所引导下,从歧途返回正道,以上两篇正在构思,能否如愿,起决于时间和毅力。

1981年4月27日 星期一 晴

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南斯拉夫的诺维萨德城胜利闭幕,我国选手为祖国夺得了荣誉,打破了历届的纪录,创造新历史——获得本届全部金牌,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不要说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全获金牌的优异成绩,我为祖国在体育战线上获得如此硕果而高兴,我为中华儿女中有一群如此活跃在体育战线上的雄鹰而自豪。

1981年5月10日 星期日 晴

吃食堂我就定时吃饭,在自学上好作规划,没有了拖拉,虽然在经济上可能浪费了点,但在时间上是节约了,能用钱换取时间是值得的,哪怕是一丁点也好。

吃晚饭时,姚剑强、徐坤忠约我打牌,我没答应,因为时间对我来说是异常宝贵,天将要下雨,气温下降,我正好利用这个晚上创作我已构思过的小说,题材以寄娘家闹矛盾一事为基础,题目没想好,但我立小标题叫《家庭轶事之一》,我准备将我所知所历的一些家庭矛盾写成一篇篇小说,以便引起社会对家庭问题的重视。家庭问题是整个社会和四化建设中取到的作用不可轻视。

真气人,待在这样的地方,如七十二家房客,旁边人家真是不识相,中午我要午睡,小夫妻俩同小女儿闹个不停,吵得我难睡,晚上我要看书创作,又是如此,使我难易静心下笔。对他们我真有刻骨之恨,因为他们夺走了我的宝贵时间,如果不是我们一家睡在处,如果不是与他们还有一丝亲戚关系,到了深夜我一定不会给他们安静的环境。

1981年5月11日 星期一 雨

每当我动笔前构思一部小说,总感觉到自己构思得很成功,写出来一定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可是一旦动笔之后开个头倒还可以,写下去就难了,甚至于有时难于写下去,写出来的仅是平铺直叙,没有一点感人之处,就感到失望。今天写《一个做婆婆的自述》就是这样,但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完成它。

1981年5月13日 星期三 晴

我总感觉写的日记像记流水账,没有一点可取之处,怀疑自己记日记的方法错了,今天阅了沙汀的日记(发表在1981年第二期《收获》中的其中几篇)也不过如此,大同小异。

1981年5月14日 星期四 阴

《婆婆与媳妇》历经四天,共花约十个小时,已经脱稿,结尾是不理想的,仅为了脱稿而结尾,还得重写,至少得花力气修改。

我总感觉到这部作品好像不能成为小说,没有故事情节,仅记录两次谈话而已。只是谈话中涉及到了几件小事,言论多了,情节少了,心里描写更少,但是谈话内容是感动的,能催人泪下。这部小说不知能否成功,命运如何,对我来说,它的回答还远在云雾之中,不管怎么样,我得坚持写下去,把它当作一部成功的作品来写。

1981年5月14日 星期四 阴

今天中午前后感到身体不太舒服,气急、胸闷,喉咙有痰,我怕是否由于每天坐着不活动之故,不活动我已经成习惯。上午起来上班,上班时一般没事坐着看书,中午回家午睡,下午上班同样,晚上不看电影什么的坐上四、五个小时到睡觉,第二天又是这样。我怕由于这样而引起肺病,那就糟了,我的一辈子也就完了,因此我准备去看医生,看病对我来说比下地狱还难受,我到了医院里正好遇上曹建国,我对他说了我的顾虑,他对我说:“小伙子不用看病,无非是伤风感冒,要么需要请几天病假,另外不会有什么病的,我就是这样。

我说:“我请假要扣工资的。”由于他的话宽了我的心,我说:“到明天再说,如果仍是这样就来看医生。”我就这样离开了医院。

1981年5月15日 星期五 阴

昨天一场虚惊总算解除,今天只是感觉伤风了。不过还是有担心,看书、写字中途尽量休息一下,这样自然浪费了一部分时间,今天白天总不少于两小时,晚上半小时,一共浪费了150分钟,惜而无奈。这几天代班很幸运,生意竟然一个也没有。

1981年5月21日 星期四 晴

昨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要飞出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考大学,可我不管是考文科还是理科,都要从头学起,按我自己的理想和兴趣是应该考文科。另一个原因复习史、地比较容易,因此昨天立了一至三年规划,先复习两年,到1983年参加考试,但不准备能考起,只是熟悉一下考场,过目一下考卷内容,检验一下自己通过两年的复习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再通过一年的苦学,争取在1984年考上,学校要好的,比如杭大以上,因为到84年我已经有五年工龄可以带薪读书。如果这年没有考上,那就到时再说,一是继续复习,二是放弃这条途径,开始找对象,追求个人生活,为个人幸福奋斗。

在复习阶段杂志一律不订,读文学作品每月一部,其余时间一半学英语,一半学史地,不知能否成功?让命运来安排,我尽力而为。还准备今年购买收录两用机来学英语,照相机有之购,没有就不放在主要地位,创作也同样放一放,日记仍就坚持,只把复习高考课程来统治我今后三年业余时间,电影、电视、戏剧做到尽量不看,一切为考大学而奋斗。现复习资料没弄到手,一借到就开始我的复习历程。先是粗略复习一遍史地,再按大纲认真复习,有志者事竟成。

1981年5月22日 星期五 晴

给浙江广播电台信:

今得悉贵台从下月开始广播人民教育出版社陈琳编的英语第一册讲座,不知确定否?特来函问津,望告详情,急候,为感!

1981年5月23日 星期六 晴

晚上完成了小说《婆婆与媳妇》。

1981年5月26日 星期二 雨

看电影回来后又通读并修改了一遍习作《婆婆与媳妇》。

1981年5月27日 星期三 雨

今天看书时,我偶然发现有这样一个不良习惯,对有情节、吸引人的作品要看得进,阅速也快,甚至将睡意赶跑,否则就有一点细小的声音对我读书影响就会很大,甚至看不下去。今天当读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和《范老老师》时就昏昏欲睡,而当读艾芜的《山峡中》就把睡意赶掉了,完全被故事情节所吸引。

蚊子太可恶,坐着写日记、看书,蚊子的侵犯,对它真没有办法防御,要学习、要求得一点知识、要成名成家,这点苦还是能够忍受的。我的语文水平太差,嗡嗡响的嗡这样的常用字都写不出来,要去问别人,小说《婆婆与媳妇》虽然已经完稿,还有几个字没写出,要去请教别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