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微卫星空间 2022-05-19 发布于河南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建于北宋初年,是北宋大观三年(1109)进士、翰林中书李侃和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武状元李知诚的故里。据有关文献记载,自宋初以来,该村共有18名进士,官至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达32人之多。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婺源一带将村庄附近有小溪的,便简单地将村名叫做“坑”,而李坑,便是李姓聚居的村落。进入李坑景区映入眼帘的是这座婺源最古的单孔砖拱桥“中书桥”和后面高大的石牌坊。

   中书桥建于北宋末年,由村人李侃官至中书舍人后捐资建造。桥建成后,村人为感谢他的恩德,就以李侃的官职定名为“中书桥”。该桥为单孔砖拱桥,拱长4米,宽2.5米,高3米,砖拱上铺青石板。但是在离桥很近的地方又建造了入村牌楼,同时对桥梁进行了加宽、重修。如此一来,中书桥失去了它的历史传承,其文化品味完全淹没在高耸崭新的建筑簇拥中。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在牌坊的后面是一条通往村庄的小溪,小溪里有很多竹筏游人可以乘竹筏前行,别有一番情趣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文昌阁”乃理田十一世祖李侃始建于北宋末年。是昔日文人汇集,吟诗作赋的地方;也是书香人家为保佑子孙都能“金榜题名”而供奉“文曲星君”的庙宇,里面挂着历代李氏权贵们的画像。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人们步行在青石板路上或乘坐在竹筏上,放松的心情在春风里荡漾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进入村庄之前有大片的油菜花田,人们从此经过无不沉浸在花海之中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路边一排彩伞突然映入眼帘,在油菜花的映照下鲜艳无比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村口的大樟树,好像是村庄的护卫,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村外两条溪水在村中汇成一条小河,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粉墙黛瓦沿溪而立,保存完好,布局极具特色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河上随处可见石、木小桥,河道两旁挂着各种招牌的商铺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蜂拥而至的人们被黛瓦灰墙的建筑群和村内街巷的溪水所打动,纷纷驻足拍照留影。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小桥流水人家的宁静被游客的喧嚣打破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大夫第”春蔼堂是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邸。水磨青砖门面,大门上方砌筑门罩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门罩上黛瓦铺盖,翘角飞檐,不仅能遮挡雨水,还能起美化的作用。飞檐下方,门枋上砖雕图案细腻精美,极富装饰趣味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进门是一个天井,可直接采光。徽州人认为水源就是财源,天井四周的屋檐向内倾斜,天上的雨水可引入自家的院内,寓意着“财源滚滚来”,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屋内的木构件上,同样雕似着精美图案,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过海、琴棋书画等内容。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大夫第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 艺术精湛,令人称绝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二楼是旧时小姐的闺房,楼梯旁有“上小姐楼观李坑景,体验小姐闺中生活”的字样,要上楼一观需花2元钱。小姐闺中生活已难看出,只是感到内部空间不大,但看李坑街景确实难得(见下面2张图)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申明亭处于村子的中央。古时作为村里聚会的场所,每周对村民进行赏善罚恶,颇有点现今议事厅的味道。凡是村中经审查有过错的人,不许从亭中走过,而必须从亭边的石头小径低头绕过,以思悔改。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过了申和亭,本以为已没有好的景观了,其实了解情况的知道,往前从右边上山可以看到李坑的全景;往左沿着小溪走仍然是小桥流水人家,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就在前面的不远处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我们先到制高点上一览李坑的全貌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然后沿着清幽的小街,寻找李书麟的故居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这就是李书麟故居的大门。故居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房子内部的那个条案与众不同,有4米多长,据说这在婺源现有的古建筑中算是罕见的。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李聘如是在安徽芜湖经营铜绿生意起家的,因此村里人称他的故居为“铜绿坊”,这是村中唯一的一栋世代相传的古民居。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铜绿坊”仿官厅建筑风格。在大门后另外设置了一座仪门,当地称“中堂门”,平时“中堂门”关闭,不开常。来人一般从两侧出入,如有达官贵人光临则打开“中堂门”迎接。现在的主人早已不从事祖辈的生意了,倒是在卖一种治疗痔疮的药。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南宋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是一处花园式的庭院。屋内的地下方砖铺就,木柱础、窗柱心用横直棂子,没有雕饰,整个建筑格局显得简朴。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李知诚,字德实,号心庵,宋绍兴已未二月初二(公元1139年)出生理田,为理田李氏十四世孙。出生于书书香官宦世家的李知诚,自小苦读不倦,因乡里出虎患,就兼学武艺,藉以保民平安。时值金兵南侵,朝廷为此不安,经乡友指点精学十八般武艺。乡试中武举人,乾道二年(1166年)他进京应试武进士,会试中武进士。后经孝宗亲试被拔为第一甲第一名,即武状元。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在李之诚故居的后花园有一棵紫薇树,相传是李知诚亲手所栽,树龄五百余年。看似衰老不堪,树干、树枝几乎枯萎,只靠树皮吸收养分,但至今仍旧开花,且花期长达九十天。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古戏台

 

【原创】梦里老家婺源行(5):李坑

91岁的老妈吗在自家门口出售治脚气的中药

——原文发表于2009.3.26.微卫星新浪博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