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河南保送生大数据:看郑外入学1600名同学如何逆袭走入清北

 hnnr 2022-05-19 发布于河南

5月18日,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公示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拟录取的保送生名单,共有130人入选20所高校。笔者现对此名单做了一些分析,结果如下,供各位家长参考: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一、国家集训队保送生

130人中,4人为五大联赛国家集训队选手保送,分别是:

河南省实验中学赵廷昊,化学国家集训队,被北京大学理科试验班录取;

郑州一中侯宗岳,物理国家集训队,被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录取;

郑州一中杨沁雨(女),生物国家集训队,被清华大学理科试验班(化生类)录取;

郑州外国语学校李柯毅,生物国家集训队,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此前,2021赛季,河南省有6人进入五大联赛国家集训队,除以上4人外,还有2位同学,他们是郑州一中谢晋宇(高一),河南师大附中吕宜时(女,高二),因尚未到高三毕业,其保送资格将在他们高三时使用。

可以看出来,这些竞赛国家集训队同学都选择了他们擅长的专业(赵廷昊的北京大学理科试验班是元培计划试验班,学生原则上可自由选择专业,一般在第三学期期末确定专业。以赵同学对化学的酷爱精神,笔者深信毫无疑问他最后的专业方向是化学)。

笔者留意到,李柯毅同学以生物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身份,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相关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指出的是,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属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国内医学最高学府,含金量十足。

二、外语类保送生

其余126人,全部来自郑州外国语学校(含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是外语类保送生。

此前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公示显示,郑州外国语学校外语类保送入围资格128人。因此可推知最终有2人放弃了保送资格。

笔者对这126人做了一些大数据分析,可以为未来有志于走外语保送的同学及家长做一些参考:

1. 两校126人中:

男39人,女87人;

郑外总校69人,新枫杨分校57人;

初中来自郑州以外地市30人(其中24人在新枫杨外地生班,6人在郑外总校)。

清华录取14人,北大录取10人。清北总计24人(9男15女)。

复旦录取6人,上交录取22人,浙大录取3人,南大录取15人,人大录取8人。华五 人大总计54人。

北航录取1人,南开录取18人,北理录取3人,北师大录取7人,武大录取4人,华科录取1人,西交录取1人,厦大录取1人。985总计114人。

北外录取6人,上外录取1人,央财录取2人,贸大录取1人。211(含985)总计124人。

外交学院2人。双一流(含985、211)总计126人。

2. 总校69人中:

初中外总12人,初中枫杨31人,初中东分6人,初中朗悦慧1人。初中新奇2人,郑中国际2人,初中省实验1人,初中东外1人,初中八中1人,初中郑州中学1人,初中一中经开1人,初中领航1人,初中经纬1人,初中为民1人,初中郑达1人。初中地市6人。

高一时分到竞赛班8人。

清华录取9人(2男7女),北大录取6人(4男2女)。清北总计15人(6男9女)。

复旦录取3人,上交录取12人,浙大录取2人,南大录取7人,人大录取6人。华五 人大总计30人。

北航录取1人,南开录取8人,北理录取1人,武大录取1人,西交录取1人,北师大录取4人,厦大录取1人。985总计62人。

北外录取3人,上外录取1人,央财录取1人,贸大录取1人。211(含985)总计68人。

外交学院1人。双一流(含985、211)总计69人。

3. 新枫杨57人中:

外地生班24人。

清华录取5人(2男3女,外地生班2人),北大录取4人(1男3女,外地生班1人)。清北总计9人(3男6女)。

复旦录取3人,上交录取10人,浙大录取1人,南大录取8人,人大录取2人。华五 人大总计24人。

南开录取10人,北理录取2人,武大录取3人,华科录取1人,北师大录取3人。985总计52人。

北外录取3人,央财录取1人。211(含985)总计56人。

外交学院1人。双一流(含985、211)总计57人。

4. 高一入校首次月考两校排名(共2050人):

最高22名,100名以内3人。100-200间10人。200-300间10人。300-400间11人。400-500间18人。500-600间20人。600-700间9人。700-800间3人。800-900间9人。1000-1100间7人。1100-1200间2人。1200-1300间3人。1300-1400间6人。1400-1500间3人。1600-1700间3人。1800-1900间3人。最低名次1831名。

其中,清华大学录取的14人中,高一入校首次月考两校排名最高名次82名,最低名次1662名;200名以内3人;300-700名之间有9人,1100名以后2人。

北京大学录取的10人中,高一入校首次月考两校排名最高名次22名,最低名次1671名;200名以内2人;200-500名间4人;1200名以后3人。

统计高一入校首次月考成绩这一指标,一是笔者手上正好只有这一届郑外学生首次月考的成绩资料(以后的成绩没有)。二是笔者认为这一成绩可以近似地代表了这一届学生的高中入口成绩,比他们的中招入学成绩更有可比意义(因为中招地市分数压分等不可比因素)。三是比对以上同学从入口成绩到高三出口结果,可以为郑外新高一同学及家长提供是否选择保送道路,提供较大借鉴帮助。

5. 北大小语种的大坑与上交巴科的大热分析

笔者此前文章曾对小语种专业有过较详细的分析,这里不再重复。

从今年的保送情况来看,北大今年的小语种分别是阿拉伯语(3人)、印尼语(2人)、泰语(1人)、朝鲜语(1人)、葡萄牙语(1人)、德语(1人)、日语(1人)。除德、葡语前景较好些外,整体专业前景依然堪忧。其中阿拉伯语录取3人均为男生,可见女生对此语种是极不适合的。

上交法语(巴黎高科学院)今年录取人数高达16人之多,再次突显这一伪装成小语种专业实际为工科专业的招生吸引力优势,这个专业对郑外理科保送生真是一个福音,未来有志于保送的家长可以重点考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