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莳花施工方案

 新用户9870g4oM 2022-05-19 发布于广东

莳花施工方案

花卉为园林绿化、美化和香化的重要材料。尤其草本花卉,花色艳丽,装饰效果强,美化速度快,不仅可以创造优美的工作、休息的环境,还使人们在生活之中,劳动之余得以欣赏自然,有助于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健康,达到为人们生活和生产服务的目的。不仅绿化、美化了环境,还起到防尘、杀菌和吸收有害气体等卫生防护作用。大面积的地被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     一、施工现场准备 
     临时办公用房使用旅行车替代,停放在指定临时停车位置,不在现场设房屋。 依据现场调查情况,根据各节点给水和电的接口,接设临时供水管路和临时用电设备材料、构配件的现场存储、堆放。花卉材料依据施工位置,堆放在指定堆料区域。不得在施工界限或围挡外堆放材料,堆放位置与施工边界保持适当距离。堆放高度不超过1.5米,现场材料 要堆放整齐,根据施工要求分块堆放,但不得堆放得零散。运输车辆到场后立即卸车,不在现场停滞。特殊情况,需要停留的停放在指 定临时停车位。
二、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准备工作材料运输现场施工清理现场竣工验收
三、施工准备工作
    制定施工组织方案: 根据施工图纸和花卉量清单,有针对性的制定施工组织计划。
人员准备:合理配备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前教育,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机械工具准备:现场勘查,熟悉道路、场地周边环境,落实施工顺序及场地 布置,随时调整作业面、进料通道及存放场地,并明确水源及电源。

花卉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符合标准的植物材料,计算所需花量并落 实花卉来源,特别注意花期、冠幅、容器规格等,需要考虑施工及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

材料运输:制定运输计划,确保交通安全,确保运输方案合理,确保材料质量。

植物材料:根据花卉植物的高度、习性、路途等选择运输工具及方式。花卉植的运输过程及运到栽植后,必须有有效措施保证花卉基质的湿润状态。

小型花卉:采用多层货架和专用货框运输。

中型花卉:人工装卸,单层码放运输。防日灼:出圃的花卉,在遇到强阳天气时,采用遮阴网遮盖,避免灼伤。                                                 

四、地形整理

整地的质量与花卉生长有重要关系,可以改进土壤物理性质,使水分空气流通良好,根系易于伸展,土壤松软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不易干燥,可以促进土壤风化和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可溶性养分含量的增加。通过整地可将土壤病菌害虫等翻于表层,暴露于空气中,经日光与严寒等灭杀之,有预防病虫害发生的效果。在原机械平整场地的基础,在花卉栽植区域进一步用机械粗平,因场内倒运土方过度密 实的地块深翻4050cm,同时需施入大量有机肥料。整地应先翻起土壤、细碎土块,清除石块、瓦片、残根、断茎及杂草等所有垃圾。基本 粗平后,撒施充分腐塾的有机肥不少于5kg/m2,然后用旋耕机深翻 30cm以上。整地在设计许可的范围内提高了排水坡度以利排水防涝。
五、定点放线 

用经纬仪、标杆、测绳、钢尺等仪器和工具参照已施工完毕的园路、广场等设施位置,按设计图纸要求测放出花卉栽植轮廓线。 严格按照放线图进行放样,采用几何法、方格网法,勾勒出轮廓线并明显标记,对关键的位置精确定点。

五、起苗 

起苗应在土壤湿润状态下进行,以使湿润的土壤附在根群上,同时避免掘苗时根系受伤。如天旱土壤干燥, 应在起苗前一天或数小时充分灌水。 裸根移植的苗,用手铲将苗带土掘起,然后将根群附着的土块轻轻抖落, 勿将细根拉继或使受伤, 随即进行栽植。栽植前勿使根群 长时间暴露于强烈日光下或强风吹击之处,以免细根干缩,影响成活。带土移植的苗,先用手铲将苗四周铲开, 然后从侧下方将苗掘出, 保持完整的土球,勿令破碎。有时为保持水分的平衡,在苗起出后,可摘除一部分叶片以减少蒸腾。但若摘除叶片过多, 由于减少光合作用面积,会影响新根的生长和幼苗以后的生长。
七、运输 
    花卉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 因花卉抗逆性较差, 所以运输距离一定要缩短,同时注意运输途中的保湿、保温、通风等设施。
八、栽植
    1、栽植时间尽量选择无风的阴天进行,如工期紧张也应在上午10时以前,下午2时以后进
行,避免中午阳光暴晒,并且在移植时应边栽植边喷水,以保持湿润,防止萎蔫。
    2、栽植时应先按设计密度要求计算出株距(如16株/m2一般情况下株距为25cm),然 后按株距要求栽植出轮廓线,然后再由外向内依株行距逐行栽植。裸根栽植时应将根系舒展 于穴中,勿使拳曲,然后覆土。为了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必须妥为镇压。镇压时压力应均匀 向下,不应用力按茎的基部,以免压伤。带土球的苗栽植时,填土于土球四周并镇压之,不可镇压土球,以避免将土球压碎,影响成活和恢复生长。
    3、花卉栽植深度应与原苗圃栽植深度相平或略浅,尤其是在回填土地段,以防止因栽 植过深而造成根系积水,影响长势甚至死亡。
    4、栽植完毕后,以细喷壶充分灌水。第1 次充分灌水后,在新根未生出前,亦不可灌水过多,否则根部易腐烂。小苗组织柔弱,根系较小而地上部分蒸腾量在,移植后数日应遮住强烈日光,以利恢复生长。
    5、抵现场后的花卉 12小时不能栽植完成的须临时假植, 采用遮荫,喷水养护等措施。

6、地面栽植  需要在放好的轮廓线内栽植。栽植时注意顺序,从中间向四周,由内而外。栽植时依据设计高度,使用种植土铺垫调整花卉高度,满足设计效果。花卉摆放时应精心操作,须搬运小心,避免磕碰。 当温度过高时,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栽植后应浇足水分,注意水流大小,防止花卉倒伏;第二天再浇一次透水。视天气情况,随时检查,及时补水。摆放花 卉应视植物缺水情况,及时浇水。到场花卉养护按摆放计划运输花材到位,装卸、运输过程中防止机械损伤、人为损伤,随时清理残株。到场花卉须加强养护, 保持植物清洁整齐。 特别注意水分管理,防止植物干 旱缺水。筐装花卉如不能及时摆放, 宜当天出筐, 整齐分类摆放, 特别是高湿阴雨天气,
以防徒长和病害发生。中型花卉注意使其立直不倒伏。阴生花卉需适当遮阴过渡。 清理现场、竣工验收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现场,保持场地整洁。
    7、花钵栽植  土壤选择土质疏松的微酸性土质、富含有机质及排水良好的壤土。栽植带土球的花卉,土球尽量向花钵边缘方向倾斜,同时边缘的种植密度要高些,使整个花钵看起来呈饱满的状态。花卉种植以后,加强养管是保持其长期鲜活的关键。浇水时,用竹竿固定水管喷嘴伸上去浇水,浇水的原则 “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以刚能看见水分从底部孔缓慢渗出为佳。肥料选用长效肥,土壤肥加入土壤内部,保证几个月的肥料供应。使用堆肥或有机肥来提高土壤肥力,施肥的原则“薄肥多施、适时适量”。
九、栽植后的养护管理
    1 、整理修剪:栽后将上年的枯枝败叶修剪清除干净,为防止病虫害的传播需烧掉或深埋。

  1修枝:剪除枯枝、病枝、残枝或过密细弱的枝条,促进通风、透光,节省养份,改善株型。
  2摘叶:叶片过于茂密,影响开花结果,因此要摘去部分老叶,下脚吕和部分生长过密的叶。
  3摘心:摘除某些枝条的顶芽,尤其是幼苗期早行摘心,可促进分枝,使植株丛状,可增加花的数量或使花变大,提高观赏价值。
  4除芽:即除掉过多的腋芽减少不必要的分枝,以集中养份,使花朵更美丽。
  5去蕾:摘除过早发生的花蕾或过多的侧蕾,使养份集中,使花美而大。
  6整形:根据各种花卉的外观形状,除去参差不齐的叶片,保持植株的外形美观。
2、浇水、排水、浇灌用水以清水为佳,以河水、湖水最为适宜,深井水在夏季时应经过贮晒1-2
天方可使用。夏季浇水应避开中午, 以早晚为宜,深秋冬季浇水应在晴天上午十点左右进行。浇水时尽量以喷洒的方式,不宜直接浇在根部,要浇到根区的四周,以引导根系向外伸展,以免影响正常开花或缩短花期。夏季降雨后应及时排水,以免因积水而造成根部腐烂死亡。
3、施肥:花卉栽后经过10-20天后的缓苗以后,花前、花后各追施肥料一次,种类以经过沤制的饼肥加水稀释后在土壤较为干燥时进行开沟或穴施,施后第二天浇清水,以免“烧根”.全年施肥 5-6 次,但要薄肥勤施。注意观蕾切忌施肥,否则会引起落花。在花卉观蕾 前或落花后,还可用喷雾器叶面喷施浓度为 0.1%~0.3%的磷酸二氢钾、尿素、硫酸亚铁等肥
料,以补充钾、铁等元素。
4、中耕除草:雨后或浇灌后但土壤不能太湿时应及时中耕,以保证土壤的通气性,提 高花卉的长
势,深度以不伤根为原则。花卉长势旺盛时节因根系密布且较浅,中耕易浅,以 3-5cm 为宜,避免过深伤根。除草应在杂草发生之初,尽早进行。因此时杂草根系较浅,入土不深,易于去除,否则日后清除费力;杂草开花结实之前必须除清,否则,1次结果后,需多次除草,甚至数年后始终不能清除;多年生杂草必须将其地下部分全部掘出,否则,地上部分不论刈除多少,地下部分仍能萌发,难以全部清除,也可结合中耕进行。
5、病虫害防治:花卉病虫害的发生较苗木更为严重,尤其像蚜虫,红蜘蛛、白粉病、黑斑病等花
卉与苗木之间相互传播, 在防治花卉病虫害的同时,也要对树木进行防治,同时适当增加花卉防治的次数。 选用农药种类时应以低毒, 无味且对花卉无药害为原则,如用菊 酯类农药为好,像敌敌畏、氧化乐果等高毒,易产生药害的农药则禁止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