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枝的疏忽》读书笔记

 蒲公英读书 2022-05-19 发布于江西

《树枝的疏忽》顾城散文集,多年前买过一本,仔细读完,很喜欢,但后来不知是哪位书友借去了还是咋的,怎么也找不到了,于是这次又重新网购了一本。并翻出当初随手写下的读书笔记。

顾城的散文集《树枝的疏忽》大致读完,除第一辑的忆述散文,不知为什么不太读得下去。

后面诗哲散文很喜欢,精短、诗意、灵性、纯净,不愧“天堂诗人”、“童话诗人”的称号,永葆童心的纯净。

尤其是与自然的天然亲近,多次提到〈昆虫记〉为他打开诗的大门——读到这里也很有感慨,这部自然科学名著,没有为他打开科学大门,却为他打开了通往诗性的大门。

这部著作我听散文高手说过是部绝妙散文集,也读过部分确有此感,观察细腻描写传神,就像写人的世界。

看他自己写的自传,才知他也曾炽热地投入过,讨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忘我地奉献,投入各项生产劳动和工作中去,76年四五运动也积极参与,但在最后撞到地面猛然醒悟,听到内心的召唤

“我要写,一生都不够”。

最喜欢那篇,《树枝的疏忽》,谈中国古诗

“文字清简明润,如玉如天,在于它显示出的中国哲思,那一无言就在眼前”

擅长诗歌,理论文字也写得好,强调广义的“通感”,强调灵性

“天地一指,万物为马”“艺术从来不在于表现我们生活层次的'有’,而在于表现此'有’中的'无’,

同时他对中国文化也有很深的体悟,他谈儒家反复强调的文化秩序

“他们强调形式,认为形式是使人世存在的唯一可以依凭的事物“(让我想到梁漱溟认为儒家理性以礼仪为外在表现的阐述)

他还谈到道家的另一端被忽略的

“也不想说道家的寂静无为,顺时而化。我想说一下道家哲学中往往被忽略的一极——'无不为’意识的个人传统……”

认为这从庄子出发,并以《西游记》为例。

合上书后读另一书中评论家李美皆关于顾城的两文《文学与人生的两翼》、《唯美与功利之间》,结合他唯美的文字和曲折的人生经历谈他的思想性格命运,很是唏嘘感叹。

生活毕竟不是童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