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时代的旅行乐趣 | 若文·早茶夜读

 早茶夜读 2022-05-19 发布于北京

 

第1052夜

文  | 若文

三年疫情,旅行已经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儿。人们的生活愿望从想去看看世界,到想去看看中国,再到想去看看自己所在的城市,甚至有人想下楼看看小区都很不容易。去年夏季,趁着全国抗疫形势有所好转,我到海南讲学,在广东梅州飞机中转,正好看到梅江穿城而去,城市沿江排列。那份“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的旷然现在还常驻心头。

梅州市上空  拍摄于2021年6月11日

今年4月,海外知名唐史学者赖瑞和先生因病离世。先生祖籍梅州,这里是先生母亲自幼生活的故土,是赖先生一直神往的老家。赖先生流传最广的作品是一本游记,名为《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是关于三十年前他对中国内陆的九次漫游的笔记。其中就详细记录了他在故乡梅州的旅行点滴。书名中的“壮游”我想有两个源头:一是来自中国传统,中国士人都有游山玩水的乐趣,最早的代表可以上溯到孔子、司马迁,杜甫更有自传色彩的长诗《壮游》。另一层出自欧洲近代的“Grand Tour”,即18世纪前后英国贵族青年前往欧洲大陆的文明游历,作者同样称之为“壮游”。赖先生是马来西亚华人,先后求学于台大、普林斯顿大学,后任教于香港,他对于中国内陆是陌生的,他在中国的漫游是从南方开始的,然后逐渐深入北方。他的身份背景正处于东方与西方,内陆与海外,传统与现代的中间区域,都决定了作者有着不同于欧美汉学家,又不同于本土学者的观察角度。

交通方式上,赖瑞和尝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他个人更偏爱火车。从今天高铁时代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火车就显得过于悠闲了。其实作为旅行者,每一种交通工具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坐在飞机上,人能俯瞰山川大地,地势环境一目了然,白天可以看到九曲蜿蜒的黄河,与笔直的南水北调工程形成强烈对比,晚上能看到浮云下都市道路的成片灯光。坐在普通巴士和江轮拖船上一定能遇到新奇的风土人情。骑马、乘牛车或者徒步则是最接近古人的交通方式。无论利用何种交通工具,无论是由南奔北,还是自北向南,无论游客是从城市深入农村,还是从乡镇县城走向大都会,不同的身份或阶层所见中国内陆生活百态都会有不同的侧重,随着时间成为历史的公共记忆。

书名提到作者的另一重身份是“唐史学者”。历史学家写游记最害怕的就是“掉书袋”。有时不是刻意逞才夸学,而是突然到访一地,因为当地的文化积淀,不知应该从何处说起。尤其是近年来,考古工作成果全面铺开,文旅建设让各地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文保单位一批又一批地涌现,会让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作者的笔触怀古却不拘泥,更多是将目光投向了三十年前中国内陆的风俗人情。有人说历史学家总是悲观主义的,作者年轻时候的文学尝试,同时赋予本书一种“沉静的笔调”,在意的书中那份“难以解说的悲伤”。作者描写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时文笔极简略,又总能在不太热门的地方,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细节中发现趣味。我觉得本书最大的价值并不是跟着作者梦回大唐,而是让读者发现,原来三十年前人们想要旅行是那个样子的。三十年前自然没有一千年前的盛唐遥远,但原来也在变得日渐模糊。

三十年前的旅游,到底与今日有着怎样的不同?当时票证制度尚未消失,车票酒店也需要一定的身份,这些可能都不是最关键的区别。关键在于,当时的旅行是没有互联网参与的。因为信息闭塞,作者要购买当年四月更新的《全国列车时刻表》,系统研究自己的出行路线,选择一列火车同时还会看清它从何处始发,终点又在哪里。而今天的我们通过手机订票的智能筛选,掐头去尾,只关注自己计划行程的部分。因为信息闭塞,作者保持着对任何城市的无尽想象,比如到达西安站以后买上一份城市地图,然后才能开始出行规划。今天的我们在家随手打开地图APP,每座城市的公交路线、店铺排列一览无余。作者在史书上看到的零星记载,需要不远万里跑到当地才能一睹遗迹真容。今天的我们随手打开视频平台,就可以随着旅游博主和导游提前“云”游。曾经到达目的地对当地饮食的好奇,现在也被平台上每家餐馆详尽的描写提前剧透,甚至每家店铺的招牌菜品都能预先攻略。

中国三十年的变化,还反映在旅行的每一处的实体细节上。作者曾在岳阳欣赏简朴可爱的小火车站,现在城市的高铁站虽然气派,但大多造型雷同。不同地区原有的建筑风格逐渐为相近的钢铁高楼所取代。就说吃这件事,三十年前中国社会风气初开,作者遍尝各地风味特色,在梅县吃到了心目中最好吃的仙人板,在扶风则有随处可见的“擀面皮”。今天不管走到哪里,所有县市多是快餐烤肉、重庆火锅一类,当地小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入下风,逐渐被湮没遗忘。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笔墨记录不同酒店的细节,今天因为连锁酒店的扩张,关于睡眠的独特体验也成为了一种历史。当时的旅行可以摄影,但无法立即在网络上分享,因此旅行不需要打卡,旅行本身的浪漫也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所谓“壮游”——赖先生以香港学者的身份九次对于内陆的深入,放在风气初开、物价低廉的三十年前,在人们眼中确实算是“有钱”、“有闲”,然而这并不是“壮游”的本质。作者常常提到的诗人杜甫同样留下了不少“穷游”的历史形象。真正的壮游,不全在于行囊薄厚,而是将书本上历史的广阔,带入到山河天地中,走出自己的开阔的人生道路。斯人已逝,赖先生留下的壮游手册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线索。不管走到哪里,翻开书目看看三十年前学者的记录见闻,对比当下时空中邂逅的人与景,文物与遗迹,心底自然会有许多收获感悟。

BOOK


本期编辑:白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