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瓜灰色疫病综合防控

 深海之星ccpsl0 2022-05-20 发布于江苏
      黄瓜灰色疫病,是一种针对黄瓜发作的真菌型病害。病害发生时,黄瓜的叶、茎、果实皆可染病。
一、病害症状
主要侵害叶、茎和瓜条。叶片染病时产生圆形暗绿色病斑,后呈软腐状下垂。茎部染病时茎变细,发霉或呈暗绿色软腐,后期稍微开裂,病部生白色粉状霉。果实染病时病斑为暗绿色圆形,呈水浸状,病部及其四周凹陷,发病早期在病部产生逐渐密集的白色霉状物或呈现紧密的污白色天鹅绒状霉,果实下部病凹陷显著,近果梗的上半部不明显。该病除瓜条上与黄瓜疫病有这种不同之外,茎部染病与蔓枯病也近似,其特征需镜检孢子囊明确。病原为辣椒疫霉,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
二、发病条件
条件适宜时,越冬后的病菌通过灌溉水传到茎基部或近地面的果实上,引起发病。田间气温25~30℃、相对湿度高于85%时,发病重。土壤湿度大于95%以上,持续4~6小时,病菌即完成侵染,2~3天就可完成一代。易积水的菜地,定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时,发病重。
三、防控技术
1、深翻土壤。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带病的茎、叶、果等残体,并集中深埋,尽可能地减少土壤带菌量,减少病原侵染发病的机会。早深翻,利用高温暴晒可晒死害虫和病菌。冬季大棚内作物收获后,要及早深翻,接纳雨雪,以利于冻死病虫疏松土壤。深翻40cm以上,翻地时间不能晩于定植前20天。
2、合理轮作。与豆科、茄科等非葫芦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
3、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kg或生物菌有机肥80kg,高氮高钾复合肥50kg,免深耕2kg,大粒硼、大粒锌各300g。
4、高垄种植。土壤湿度适宜时(不粘手为宜)起高垄,两垄中心间距1m,沟宽0.3m,深0.15m。
5、合理密植。越冬茬每亩栽植3200株,春季亩栽3600株。
6、及时摘除老化病残叶。灰色疫病在低温、阴雨、湿度高时易流行,如相对湿度在75%以上、气温在15~25℃时极易流行。为改变田间小气候,减小空气湿度,对植株下部脚叶和多余茂密的分枝必须摘除,确保田间通风透光良好,以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抑制病害发生。
7、合理灌溉。浇地前收听天气预报,在晴天、无雨多云天再浇水。浇水时间为上午10:30点以前。
8、浇水后及时放风降低湿度、控制温度。上午将温度提高到35℃,下午降到22℃,湿度降到60%~70%,及时关闭风口。
9)补充二氧化碳。苗床增施二氧化碳,对形成壮苗、缩短苗龄有明显作用。定植缓苗后施用二氧化碳,对形成健壮的同化吸收器官有利,增施二氧化碳一般增产10%~20%,也能增强对黄瓜灰色疫病等病害的抵抗能力。
10、增强光照,提高植物光合作用。选用名优PO膜、反光幕等均能起到增光保温的效果,减少病害发生。
11、化学防治。黄瓜进入生长中后期以田间喷雾为主,防止再侵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须抓准时机,喷洒与浇灌并举。及时喷洒和浇灌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粉、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600~800倍液、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此外,于夏季高温雨季浇水前每667平米撤96%以上的硫酸铜3kg,后浇水,防效明显。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等药剂喷雾。
定植后,对出现灰色疫病症状的叶、果,首先人工及时清除,茎部病斑可用高浓度药液涂喷治疗剂。
张荣,赵江涛,张晓平,吉根林.黄瓜灰色疫病综合防控[J].河南农业.2020,(25):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