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不减锐气

 昵称63115497 2022-05-20 发布于辽宁
图片
作者:桃小煦

来源:国学文化(ID:gxwh001)

人生下半场,能够决胜千里的,始终是自己内心的力量。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图片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

“人到中年是怎样一种体验?”

有位作家这样形容: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纪,也是一个最坏的年纪。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也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失望之冬,也是希望之春。”

人到中年,所谓的“危机”,恰恰是人生最好的转机。

因为有些迷障,只有中年人才能看透。

有些本事,只有中年人才能练就。

有些智慧,也只有中年人才能领悟。

中年以后最好的活法是:不诉沧桑,不露锋芒,不减锐气。

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才是往后余生里最美的风景。

图片

01

不诉沧桑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只小猴子,爬树时不小心刮伤了肚皮,留下了一个小伤口。若放着不管,几天后也会自愈。

可这只猴子却总是向别的猴子诉苦,不断扒开自己的伤口给它们看。

结果,伤口不但没好,反而感染流脓,给它带来了更多的痛苦。

猴子是这样,人也是如此。

人活半生,谁的心里没点伤疤?谁的过往没点故事?

与人诉苦,只会越诉越苦。

余秋雨曾说: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

这个世界没有不带伤的人,你受过的伤,只能自己慢慢养;你的苦乐,只有自己才能渡;你心中的枷锁,也唯有自己才能解。

作家杨绛的前半生顺风顺水,中年以后,却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

41岁时,她莫名其妙被一个不认识的女生控诉,失去了清华教授的工作。

好不容易进了文学研究所外文组工作,却无意中得罪了高层领导,被扣了个“谄媚首长的资产阶级女性”的帽子不说,还被当做攀权附势的势利小人,遭到了众人的排挤和孤立。

工作时,没人愿意和她一组;福利分红,唯独没有她的份;领导也常常架空她,不给她安排重要的工作。

面对如此不公平的待遇,杨绛却毫不在意。她不向任何人诉苦,也从不抱怨命运不公,而是披上了“隐身衣”,一个人默默读书,专心研究学问,翻译厚厚的《堂吉诃德》。

十年过去,整整八册的《堂吉诃德》,她译完了七册,却又不幸赶上了特殊时期,她成了被批斗的对象,译稿也全被红卫兵没收,十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面对如此打击,她并没有哭天怨地、自暴自弃,而是对自己说:

“简单点,糊涂点,开心一点,别说以前,别想也许,别谈如果。”

又一个十年过去,1976年,她终于将《堂吉诃德》重新翻译完毕,而这个译本仍是至今为止最好的版本。

《了凡四训》中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过往种种,不论好坏,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再多的抱怨,再多的不甘,也是徒劳。

不如放下从前,专注当下,沉下心来,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修行。

过往皆为序章,当下才是人生。

不诉沧桑,不念过去,过好当下,才能不惧未来、不负余生。

图片

02

不露锋芒

前段时间,看到一位网友分享的帖子,说他公司有一位女销售,给公司签下了200万的订单。

本来是件好事,可她却到处显摆,四处炫耀,觉得自己比谁都厉害,对工作也渐渐怠慢起来。

结果,老客户不再找她,新客户她也没签几单,年终评定时,老板看她没什么长进,便把她从优秀销售员的名单里划去了。

王阳明曾对自己的学生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想要走得更久更远,就要学会低调和谦卑。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藏锋守拙、低调谦卑,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成熟。

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是个有勇有谋的将帅之才,他屡建奇功,深得朱元璋的器重。

为了奖励他,朱元璋打算把自己当皇帝之前的府邸赐给他,结果徐达死活不要。

无奈之下,朱元璋又请他到旧邸喝酒,将其灌醉之后,亲自把他抬到床上,盖上被子。

徐达半夜醒来,一看自己竟睡在朱元璋的床上,吓得半死,立刻跳下床跪在地上,自呼死罪。

朱元璋见他如此谦恭,明白他对自己的忠心,心里一高兴就命人在旧邸前修建了一所宅地,并在门口立下牌坊,亲自提写了“大功”二字。

后来,朱元璋还赠给他一块沙洲,因为正好处在船只必经之地,他的家臣便借机牟利。

徐达知道以后,立马就把这块沙洲上缴了官府。

徐达虽是开国功臣,有过赫赫战绩,却从不以功自居,而是收敛锋芒,低调做人,也因此没有遭到朱元璋的清算,终得善终。

《菜根谭》中有云:

“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

意思是,君子不做耻辱的坏事,也不图树立美名,只是保持天地浑然之气,不露锋芒,这就是安身立命的安乐窝了。

光而不耀、深藏若虚,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修养。

不争不抢、圆融通达,才是最大的人生赢家。

人到中年,“稳”字当头。

行得稳,才能走得远。

不贪功劳、不图美名,韬光养晦、低调做人,沉淀自己的心,做好该做的事,就是安身立命最稳固的资本。

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你总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

图片

03

不减锐气

白岩松曾说:

“人到中年时,不往上,就容易往下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有重新出发的心态。”


人生下半场,与其随波逐流,飘哪算哪,不如主动一些,在有限的生命中,去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

人到中年最好的状态,是明知有跌落的可能,却仍然有重新出发的勇气。

矿工诗人陈年喜29岁进入矿山工作,成为了一名爆破工。这一干,就是16年。

谁知道45岁那年,因为颈椎错位,他经历了一场大手术。

手术虽然成功,却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他也无法再从事巷道爆破工作。

他不得不离开矿山,另谋出路。

由于诗写得不错,朋友把他推荐到贵州一家旅游企业的营销部门做文案。

年近50的陈年喜,人生却要重新开始。

生活不易,他选择积极面对。

没写过软文,他就多看别人的文章,恶补写作技巧。

不了解市场,他就关注了十几个旅游公众号,天天研究,让自己变得专业。

为了养活还在上大学的儿子,他白天工作再累,晚上都要拿起平板卖力写稿。脖子疼得受不了时,他就干脆躺在床上写。

为了多赚些钱,他放下了曾经最爱的诗歌,开始撰写散文和非虚构作品,将自己过去16年的爆破生涯凝成文字。

2018年,48岁的陈年喜在澎湃新闻《镜相》栏目发表了他的第一篇非虚构作品《一个乡村木匠的最后十年》,获得了广泛关注。

此后三年,他写下了五十多篇散文和非虚构作品,近两年还出版了非虚构作品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微尘》《一地霜白》等优秀作品。

他收获了稿费,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人生。

小说《心居》里说:

“年纪愈是上去,愈是靠一口气吊着。气一泄,人就塌了。”

中年以后,活的就是一股“气”。

生活越不如意,越是要保持积极饱满的心态。

赢要赢得漂亮,输也要输得精彩。

拥有重新再来的勇气,才能接受焕然一新的自己。

锐气不减,精神不怠,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图片

04

杨绛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

“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你怎么诉说自己,就怎么定义自己;

你怎么看待生活,就怎么看待自己;

你怎么面对困境,就怎么定义人生。

人生下半场,能够决胜千里的,始终是自己内心的力量。

人活一世,不过就是自己成全自己。

点个在看,愿你不惧过往,不畏将来,在人生最好的时光,活出最好的自己。


图片
作者:桃小煦,国学文化特约作者。本文系国学文化(gxwh001)原创,读国学文化,品人生百态。
国学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