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点人情世故你好我好大家好,非黑即白的二维思维要不得(思考)

 where5 2022-05-20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在知乎看见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感觉中国人月薪过万很普遍了?

曾哥算是把这个问题底下的回答,都给看了一遍了,发现大家基本上分成了两个阵营:

一个阵营,说这个问题就是「何不食肉糜」,然后摆出各种数据,说现在绝大部分人都领着几千块钱的工资,想要月入过万实在是太难了,最后再发出一声感慨,说知乎现在吹流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应该早点卸载,才能保平安。

另外一个阵营,就说什么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别人做不到,就好比我,还有我身边认识的人,基本上都月入过万,甚至是月入几万了,多点睁眼看世界,多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努力赚钱,才是王道。

曾哥看着这两个阵营吵起来,不仅陷入了沉思:

他们吵到最后,彼此能够将彼此说服吗?或者这么说,对方能够把自己的话,给听进去吗?

应该不行吧!

人性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持有「一个立场」之后,就会把立场等同于自己,当立场受到挑战,或者有不同的信息,侵害到自己立场的时候,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攻击,就会非常防备,会对其他观点,视而不见,甚至还会对对方加以攻击。

所以,中国人月入过万,普不普遍,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持有哪一种立场,你在为哪一种立场在做辩护。

互联网中有很多吵架和撕逼,真的完全没有必要,吵到最后,获利的,一定是平台,或者说,有可能是曾哥这样的自媒体人。

一个很典型的栗子,就是「彩礼」,提起彩礼这个关键词,曾哥是有点害怕的,毕竟作为一个读书和自我提升的博主,写彩礼相关的观点,写得不好,肯定会被人喷。

提到彩礼,很多人在不分青红皂白,在不理清楚前因后果,在没有搞清楚彩礼的作用机制之前,就因为立场的不同,简单粗暴地进行站队了:

女孩子可能会支持彩礼,认为彩礼不仅仅是彩礼,更多是一种态度;
男孩子可能会反对彩礼,认为彩礼是对男性的压榨,是对女性的物化,一定要废除。

然后这两个阵营,就从微博吵到了豆瓣,再从豆瓣吵到了知乎,又从知乎吵到了抖音。

没完没了。

曾哥每次在知乎还有抖音看到关于彩礼的新闻,看到那么多的点赞,那么多的评论和争吵,都会心生疑问:

妈蛋,这些人是有多闲啊,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吵来吵去,是不是工作不够饱和?是不是电影不够好看?是不是曾哥的文章不够多,不够看?

曾哥想要对男孩子说:

彩礼和聘礼的作用都是一样的,都是双方的家长给新组合的家庭一笔启动资金,只要这笔启动资金,最终能够回到你们小家庭,就没有必要对彩礼持有那么多的偏见,毕竟钱还是你们的钱啊。

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要分清楚情况啊。

这么个简单的人情世故道理,我发现很多小年轻,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不知道。

我有去思考过个中的原因,后来慢慢的,我才悟出来这样的一个道理:

读书和学习,确实很重要,但主动社交,以及在主动社交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人情世故相关的知识,同样也非常重要。

说起人情世故,曾哥就不得不说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了,你可千万不能笑话我啊。

事情是这样子的,我的大舅之前来广州做手术,作为外甥,不管多忙,都应该去亲自看望看望,但那时候,我就是个白痴啊,竟然问出这样的一句话:

大舅,您需不要我过去探望您啊?

听到这句话,你的血压是不是上来了,可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我大舅很礼貌地说:

不用不用,你忙你的就行了。

然后我就真的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你说我是不是疯了?

「人情世故」非常非常的重要,而且很多时候,这些知识,你在书本中是学习不到的,只有不断去主动社交,不断去接触真实的世界,你才能够获得,你呆在家里,一辈子都掌握不了。

人情世故你掌握得好了,你开心,对方也开心,一旦你没有去掌握,真的,你连做错了,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还傻乎乎地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的路,越走越窄?

再举个栗子,你就知道人情世故有多么的重要了。

如果你谈过恋爱,你的对象肯定有向你倾倒过情绪垃圾,比如说,她最近学业不顺利,论文写不出来,或者说她的领导是一个奇葩,天天说一些很傻逼的话,搞得她很烦躁,于是,她就过来和你抱怨了:

妈的,我真的不想写论文,不想工作了!!!

听到这句话,如果你的人情世故几乎等同于零,你的大脑中,只有「非黑即白」这样的二极管思维,那就彻底玩完了,因为你会认为你的女朋友废了,彻底废了,竟然如此负能量,竟然想要躺平,不行,我得教训一下她。

可实际上,人家只是发个牢骚而已啊,你在游戏里被人爆锤的时候,不也说过再也不碰游戏,再碰就是狗吗?

怎么,你已经进化成狗了吗?

没有吧。

不懂得人情世故,大脑中只有非黑即白的思维,听到或者看到和自己原有认知不同的事情,就非常本能地想要和别人吵架,甚至想要和别人大干一场。

这是思维幼稚和想要偷懒的表现。

千万不要这样子。

看到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听到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正确的姿势是什么?是放下自己的成见,是去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

真好,他竟然和我不一样,我和他不一样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他为什么会和我不一样?我为什么会和他不一样?他身上有没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如果有,我应该怎么向他学习?

回到文章的开头,下一次,当你听到有人月入过万,过几万,甚至是过十几万的时候。

不要下意识就认为对方是在吹流弊,是在营造人设,甚至还会意淫,说什么有钱又怎么样,有钱人都不快乐。

而是应该多去思考上面提到的问题。

相信我,如果你能够有这样的转变,你的思维,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开放。

最重要的是,你会看到别人的长处,而不会拿着锤子,到处想要去锤别人。

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