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职场智慧:恃才傲物终失败,相互成全方共赢,从晚唐名相刘瑑看人生得失

 理史论谋 2022-05-20 发布于河北

历史的职场智慧:恃才傲物终失败,相互成全方共赢,从晚唐名相刘瑑看人生得失

  

刘瑑(797-859年),河南尉氏人,名将刘仁轨五世孙,晚,一小苦学,品学兼优,是个励志好榜样,他精于法律,曾著法书《大中统类》857-858年任相,刘瑑身上有不少有趣故事,咱们一起看看。

1)刘瑑才思敏捷,顷刻而就诏书《喻天下制

刘瑑成为宰相很有戏剧性,刘瑑萧邺是好朋友。但萧邺和崔慎由同在翰林供职,因同美相妒二人关系很疆,相互掐的很厉害。

856年唐宣宗本来想作用萧邺为相,但突然怀疑萧邺与人有结党嫌疑,就立马改任崔慎由为相,崔慎由上台就免了萧邺翰林学士之职。

857年唐宣宗提拔萧邺为宰相,萧邺就拉着好哥们刘瑑为相,两人一起联手对付崔慎由,858年2月在对手火力全开打击下,以资格论用人的崔慎由被拉下马。

刘瑑能任宰相除了与好哥们相互成全外,也确实是才堪其任。

刘瑑翰林学士任上,当时战事比较频繁,刘瑑独自一个人承担起草诏书重任,一天要起草上百诏书,他基本上笔就停不下来,但每个诏书都用辞精确得当,一次天快亮时,唐宣宗召他过来,让他起草诏书《喻天下制》,刘瑑挥笔而就,此文精美绝伦,气势磅礴,堪称上乘佳作,至今流传。

2)刘瑑报复薛逢恃才凌辱

刘瑑是极有才华的人,但仍曾被人埋汰嫌弃,甚至侮辱,这个人就是薛逢

薛逢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841年与沈询、杨收王铎等人同科中进士,而且高中第三名探花”,薛逢有才华,也极其傲慢自负,自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具。

薛逢在考取进士时原本和刘瑑关系比较好,刘瑑在诗词文艺上不如薛逢薛逢每次就持才凌辱刘瑑。在唐宣宗末期,刘瑑越混越顺溜,而薛逢则越混越不得志,薛逢就由此非常怨恨刘瑑。等刘瑑当上宰相,有人推荐薛逢为知制诰,刘瑑就说按以前的规矩,凡是做给事中和中书舍人这类官职,都要经过州县这些低层重要岗位历练,而薛逢没有治理过州郡,不妨让他先去补补这一课,于是薛逢被贬出任巴州刺史。

此事启示,一是刘瑑是从程序合法性上对薛逢进行排挤打击,别人也挑不出啥理。二是薛逢则是持才傲物,自命不凡,这种人眼高于顶,真做实事未必就称职。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人,习惯以踩人为乐,自觉不自觉之中就以别人的平庸来反衬自己的非凡,这样的思维只能使自己人生路越走越窄。

薛逢则是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844年薛逢同科进士杨收也当了宰相,薛逢没有祝贺,反而是一肚子酸水,他作了首诗《贺杨收作相》嘲笑杨收,结果杨收一激动就贬薛逢蓬州凉快了。

话说杨收也是励志好榜样,杨收(816-869年),陕西华阴人,长于苏州,7岁丧父,但在母亲教育下刻苦攻读,13岁熟知经史,通晓礼乐,多才多艺,善写文章,尤长于诗赋,是当时有名“神童”。

薛逢还攻击了另外一们同年宰相王铎,871年王铎任相,薛逢同样醋意大发,给王铎送了嘲笑诗,惹得王铎非常生气。

薛逢典型是见不得别人好,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那类人。

如果薛逢能反过来想,祝福并真心希望朋友们过得好,过得比自己好,和自己同年们处好关系,他的几位宰相同年也会举手之劳对他施以援手,加以提拔。

《北齐书·尉景传》中尉景曾说“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人们只有相互帮助了才能成大事,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在相互成全的共赢中都会得到共同进步与成长。

3)宰相刘瑑荐王徽做驸马,王徽却装病拒,皇帝女儿也愁嫁

大唐是思维特行独立、个性鲜明的伟大朝代。

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宣宗皇帝要宰相刘瑑在当年的新科进士中,选拔一位当驸马,刘瑑经过考察认为新科进士王徽品行俱佳,是驸马的不二人选,就把他推荐给皇帝

王徽本来就淡泊名利,听说后很不高兴,他就前去拜见宰相刘瑑,对刘瑑说,自己已经年过四十岁了,也有病在身,不合适成为驸马人选,刘瑑听后也没勉强王徽,给唐宣宗禀报后,这个事就不再提了。

王徽在史书上口碑非常好,他在右拾遗任,先后23次上疏,犯颜直谏,指陈时弊无所回避,得到大家广泛称赞。

88112月3日,黄巢起义军攻破潼关,唐僖宗任命王徽为宰相,当天晚上唐僖宗就逃跑了,王徽只当了一天宰相,可能只发挥掩护唐出逃的作用。

后来局势动荡中,王徽虽再三遭受不公平打击,但也发挥了稳定朝政的作用。这是一个有肩膀有担当的人。

刘瑑及与他相关这些人的故事中,我们能够学到与人共赢的智慧。

学古人得失,走好我们自己的人生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