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岁“人民艺术家”秦怡是上海南市的女儿

 常熟老李jlr5mr 2022-05-20 发布于江苏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和“最美奋斗者”的电影艺术家秦怡今天凌晨在上海离世,享年一百周岁。有篇纪念文章这样写道:“秦怡的一生,是美丽、曲折和传奇的一生”,此评价极精准。秦怡长得很美,寿命超过百岁,按照传统观点,是盛世人瑞,福气。但她的一生确实是坎坷曲折的,感情、健康、家庭、事业……漫长的岁月于她而言,何尝不是一种煎熬,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很多人生的打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而她坚强地活了下来,依然活出了美丽,她的内心何等坚韧,很难想象。人生如戏,总有落幕的一刻。今天谈谈她寂寞而苦难的少女时光。 秦怡是16岁(1938年)离开上海开始演艺生涯的,此前她生于南市长于南市,在南市读书,又在南市接受艺术启蒙,她艺术生涯起步时帮助过她的“贵人”也是南市老乡,故事要从现在南市小南门说起。

图片

百岁“人民艺术家”秦怡

1922-2022

从“百度”等搜索引擎查“秦怡”的资料,多强调她“祖籍江苏高邮”,或说她出生于“浦东一户大户人家”。其实秦怡和高邮和浦东有渊源,但关系并不大。她的先祖是写过“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宋朝词人秦观秦少游,秦观是江苏高邮人。秦观的后人有一支于元代迁居上海县,位置在今浦东新区的陈行,上海县的城隍秦裕伯就是这一支秦氏后裔。后来秦怡学生时代的老校长黄炎培告诉她“你是上海城隍的后代”,秦怡曾回陈行祖居探访,另外她也曾回江苏高邮“寻根”,但实际上浦东和高邮和她没有太大的关系,秦怡在一次电视采访中曾明确地说过自己的出生地:南市小南门外小九华七号。

图片

秦怡接受电视采访

说出自己出生地址

小南门外小九华七号

“小九华”在什么地方?那档电视节目的记者专门去寻找,但只在王家嘴角街找到一家名为“小九华”的烟纸店,问了一圈都语焉不详。笔者翻阅资料,查出民国时代曾有一条“小九华街”,连通中华路和王家嘴角街。后来这条街成为王家码头路的一部分。秦怡家所在的“小九华街”七号在王家码头路和王家嘴角街路口的西北角,现在是“融创外滩一号院”。现在王家码头路以北都建了新房,路南还有一些已经封门的老房子,大概可以想象当年秦怡家的住宅是什么样子。

图片

1948年的“小九华街”

今王家码头路西段

图片

1948年的“小九华街7号”

是一家名为“陈德兴”的商铺

图片

2014年拆迁中的王家嘴角街

图片

2014年拆迁中的王家嘴角街

秦怡有两个原名:秦文书和秦德和。她的父亲虽然出生于大户人家,但家庭条件并不好,一共养了十个孩子,一男九女,四个女孩一出生就送人了。秦怡排行第六,外号“阿六头”。秦怡出生时也曾被送走,她的回忆录中写是送到“不远处的育婴堂”。我查了相关资料,解放前南市有众多慈善机构,比较有名的像药局弄的同仁辅元堂、普育西路国货路的普育堂、制造局路的基督教伯特利孤儿院、孔家弄的上海佛教施粥厂……等。根据地理位置及“离家不远”的回忆,药局弄同仁辅元堂离小九华街较近,但同仁辅元堂以掩埋路尸为主,因此我猜测秦怡曾被送到国货路的普育堂(著名舞蹈家陈爱莲出自这里)。秦怡运气好,十岁的大姐把她抱回了家,而她的几位姐妹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

图片

普育西路公益新天地

原普育堂及上海儿童福利院

图片

8岁时的秦怡

秦怡从小喜爱文艺,她曾回忆自己八九岁时,南市小东门的东南戏院播放美国电影《西线无战事》,她跟着大人一起去“看热闹”,回来时脖子上的新围巾挤掉了。东南戏院的地址是民国路(今人民路)134号,在今天龙潭路口附近,1929年正式开业,那年秦怡实足年龄七岁,上海人算虚年龄八岁。《西线无战事》是1930年上映的,细节都对得上。东南戏院解放后改名沪南电影院,曾是南市首家宽银幕影院,2000年停止放映电影,2001年歇业,建筑于2006年建造人民路隧道时拆除。

图片

原南市东南戏院

曾改名沪南电影院

现已

图片

少年时代的秦怡

秦怡总共读了四年小学,换了四所学校:上海女子文学专门学校小学部、城东女子中学附小、龙门师范小学、上海中学试验小学。这四所二三十年代的小学如今在哪里已经很难查考,能查到的资料是:龙门书院专供师范生学习的附属小学原来叫二十二铺小学堂,城东女学在小南门外里竹行弄。这两所学校都是师范性质,想必家庭对秦怡的期望是能做个教师。秦怡的父亲是从事财务工作的,大姐也在银行任出纳,秦怡中学读的是位于陆家浜路迎勋路口的中华职业学校商科。在大姐的支持下,秦怡参加了南市著名的少年宣讲团的活动,那里有文娱体育活动,打开了她的文艺之门。

图片

今陆家浜路918号上海商业会计学校

原中华职业学校

秦怡曾在此就读

图片

今日中华路尚文路口

当年“少年宣讲团”总部所在地

图片以“少年宣讲团”命名的少年路

现名“黄浦少年路”

1938年,16岁的秦怡离开家庭奔赴武汉,开启了她的艺术人生。一开始她的演艺生涯并不顺利,1941年,秦怡在应云卫导演的邀请下加入中华剧艺社,一出《大地回春》让她在话剧舞台一鸣惊人。而应云卫导演,正是当年南市少年宣讲团“云卫队”的故人,也曾在中华职业学校创立过“上海戏剧协社”,他们都是老南市呢。

图片

1959年周恩来总理接见秦怡

图片

“南市的女儿”秦怡老人安息

今天凌晨,秦怡老人走完了她的百年人生。她的一生演过很多戏、遇到过很多人。在上海,她也住过很多地方,住得时间最长的是复兴西路的玫瑰别墅。但她出生成长的地方,在南市老城厢,有人说她是上海的女儿,这没错。同时她也是南市的女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