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侵略者侵袭甘肃

 zhyn 2022-05-20 发布于上海

日本侵略者侵袭甘肃

张永选 转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着甘肃战略地位的日益重要,甘肃尤其是省会兰州,成为日本侵略者轰炸的重要目标,企图破坏国际交通线和抗日军事基地,日本侵略军派遣大批远程轰炸机,对兰州实施了不间断的轰炸,对皋兰、平凉、天水、陇西、武威、临洮、永靖、永昌、清水、靖远、景泰、永登等地也经常进行轰炸、骚扰。据不完全统计,自1937年12月4日开始至1942年8月底,日本侵略者先后出动670架飞机对兰州实施轰炸,致406人伤亡,其中死亡215人,伤191人,造成财产损失1128万元。

1937年11月5日,日本侵略军为配合进攻太原,由北京南苑机场出动的7架轰炸机首次空袭甘肃,在兰州机场和靖远东湾等地投弹轰炸。1938 年春,日本侵略军为配合徐州作战,又一次袭击中国内陆各机场。其中,1月21日出动5架,2月20日18架,2月23日36架,三次袭击兰州机场。为“挫败中国抗战意志”“逼降”蒋介石,日本侵略军还加强了山西运城机场及绥远包头机场的空军力量,并把兰州列为重点攻击的城市之,于1939年春对兰州不断进行大规模侵袭。2月12日、20日、23日接连三次对兰州实施侵袭,造成兰州市巨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始建于唐代的名刹——普照寺被炸成瓦砾,寺内千佛阁(俗名藏经楼)及阁中所藏佛经6358卷 (唐藏5048卷、明藏1300余卷)、明代嘛呢法轮一座 (六层、八面。高三丈余)均化为灰烬,兰州名僧蓝象诚为守护藏经楼殉难。因日本侵略者频繁侵袭轰炸,5月兰州市召开防空疏散会议,决定自6月1日起全市实施疏散,两周后对未迁移的机关、工厂、商号、客栈、一般市民实实施强制疏散。1939年12月底,日本侵略者陆海军航空兵联合执行直接以西北重镇、交通枢纽兰州为目标的所谓“百号”侵略方案,仅12月26日、27日和28日3天,日本侵略者者连续出动飞机306架次,目标是兰州铁桥,在市区投弹2000多枚,兰州市区内的大街小巷几乎均被轰炸,1的兰州市各街道的过街楼,柏道路、官升巷、百子楼等古代建筑物,以及光绪四年(1878)左宗棠督甘时在畅家巷创立的第一个机器纺织厂——甘肃织呢厂 等均被炸毁,全城变成一片火海,烧毁房屋2万余间,公私财产损失巨大,死伤市民1136人,无家可归者517户1835人,冻饿及染病而亡者300余人。 1940年“百团大战”后,日本侵略者华北航空兵力被华北抗日军队牵制,这一年对兰州及周边地区的侵袭有所缩减。1941年,日本侵略者制定“依靠空军力量压迫中国”的侵略方针,从5月开始对中国内陆地区再次发动大规模空袭,于5月、6月间集中对兰州及周边地区实施轰炸。8月31日,日本侵略者出动轰体机10架,在数架战斗机掩护下空装兰州,轰炸医院、学校。此次空袭, 兰州市民、学生伤亡180余人,这是日本侵略者对兰州的最后一次侵袭。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撤走了在华部分飞机,此后日本侵略者飞机虽常来兰州侦察、骚扰,但再未投弹轰炸。

1938年兰州空军司令部成立, 沈德燮任司令,统一指挥协调西北地区的防空作战。地勤补给系统在兰州设立空军第七总站(又称兰州机场总站),下辖兰州机场(今兰州市拱星墩)、东古城机场(今榆中县清水驿乡西北)、西固城机场(今兰州西固区境内)、中川机场(今永登县西槽乡境内)以及临洮机场。此外,兰州设立空军第三工厂,负责修理各式飞机。1938年冬,中国空军驱逐机教导总队从四川梁山迁至兰州西固城,负责整训空军各驱逐部队,同时进行飞机的换装补充。1939 年初,中国空军驻防兰州的有第15中队和第17中队,此外还有苏联空军志愿队热烈布琴柯指挥的一个驱逐机大队协助保卫兰州。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于1937年10月起,陆续抵达兰州,除一部留驻兰州参战外,其余转飞各战区,与中国军民一起对日本侵略者作战。 在1939年2月20日和23日的兰州空战中,中苏空军联合作战,举击落日机15架, 挫败日军的攻势。1941年3月、5月和6月,中国空军又分别取得歼灭敌机1架、3架和1架的战果,被击落飞机残骸在甘肃、新疆等地展览,令人激奋,鼓舞了军民的抗战斗志。在甘肃空中保卫战中,苏联航空志愿队飞行员司切帕诺夫,雅士、古力芝、郭尔皆耶夫、波拉支诺夫、马特、伊萨耶夫等壮烈牺牲,长眠陇原大地。为抵御日本侵略者的侵袭,甘肃省政府成立甘肃全省防空司令部,开展防空工作,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的全省防空网络,在武威、酒泉、天水、平凉等地设立防空指挥部和防空情报分所,全省各城镇普遍设立防空团队和防空监视队哨,架设防空专线,筹设防空无线电台,加强防空情报通讯。空司令部指挥地面部队配合空军部队与敌机进行空战,成立兰州空袭紧急救济联合办事处,通过完善组织,充实人员,以应对日本侵略者轰炸,减少人民伤亡。

1931年至1945年全面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给甘肃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和灾难性的后果。日本侵略使得甘肃人口锐减,1935年甘肃省人口为640.15万人,1945年甘肃省人口为620.97万人,减少了19.17万人。1937年至 1945年甘肃省共支出各项救济费含县、市库及慈善团体救济金支出数额为国币3091.57万元(损失时价值);为抵御日本侵略,甘肃各县因军队过往副秣补给及输力损失共计国币430600.43万元。甘肃的工业、农业、财政、金融、商业等都陷人危机,工人失业,物价飞涨,市场萧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致使甘肃农民失去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甚至大多数农民连简单再生产的能力也不能维持, 民不聊生。1945年, 甘肃省粮食产量还不足全省消费的60%,饥民多以草籽树皮麸糠充饥,结队乞讨者随处可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