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题西林壁》 PPT课件
2022-05-20 | 阅:  转:  |  分享 
  
题西林壁[宋]苏轼题目的意思是什么?谁来说一说?西林寺书写、题写墙壁题题西林壁西林壁题目点明了诗人题诗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人游玩的地方。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有《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等传世。初读古诗自学字词,把诗读通、读顺。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shìyuán古诗诵读划分朗读节奏,读出诗的
节奏感与韵律感。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深入感悟横看成岭侧成峰1.哪
两个字体现出了观察角度的不同?2.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别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横——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说诗人又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
。远、近的角度远看近看学完前两句诗,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不识庐山真
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回答“为什么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这一问题。之所以会认不清庐山的真
面目,是因为身在此山中。拓展延伸“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中”,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置身山外,站
在更高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观察,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那么,做人方面,我们又获得了哪些启发呢?我们看人要全面,不能只看
到别人的缺点或优点,要从不同角度去看,既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又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献花(0)
+1
(本文系阿凌小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