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头泉”变成了“狗头泉(莲花池)”。 今天去狗头泉,忽然想到了一桩旧事,就是泉名的混乱。 地方志记载有同音的两个泉,一个是“狗头泉”,一个是“沟头泉”。 ![]() “狗头泉”,县志曰:“狗头泉,平地出水,一曰:莲花池,东入野狐河。”;“沟头泉”县志曰:沟头泉,黑龙潭之北。 “沟头泉”的位置已经明确指出在黑龙潭北,黑龙潭在城东南八里,七里河之北。也就是说,位于武家庄北的原来叫“沟头泉”。 ![]() “狗头泉”的位置只是指出了一个别名“莲花池”与东入“野狐河”。地方志.山川曰:“响水河在城北二里,汇达活、野狐诸泉东流(野狐泉:出营头岗东南石崖下,盖玉泉(城西北四十里)伏至是复见,三里会莲花池水,又南五里至鸳水亭,会达活、白沙、紫金诸泉水,过鸳水桥二里,南与沙底河合为响水河。),亦曰达活河。以二水左右相会,又名鸳水河,土人通谓牛尾河。” ![]() 野狐泉在城北营头岗东南石崖下,东流成河,东流三里与莲花池(狗头泉)相汇流入牛尾河,即“莲花池(狗头泉)”应该位于牛尾河之上游。 可能是后人写法的问题或其他原因,将城南的“沟头泉”混成了城北的“狗头泉(莲花池)”。久而久之习以为常,“沟头泉”也就成了“狗头泉(莲花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