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关于父母的记仇本?

 平淡水的平凡 2022-05-20 发布于辽宁

图片

“爸爸回家不理我,我忍了!”

“爸爸用那样的语气跟我说话,我忍了!”

“妈妈买好吃的,一个都不给留,我忍了!”

前不久,郑州一位爸爸意外发现女儿的“记仇本”,瞬间被气笑,上了微博热搜。

视频里问:为啥叫“记仇本”?女孩答:“因为我有可多仇了”。并且女孩表示,“等记满的时候,一一还清”更是逗笑了一众网友。

有人说,这是小孩子发泄情绪别当真;然而,孩子这些“仇恨”内部的真实体验,从成长和人格发展的角度来说,并不那么轻松简单。

没有对问题的理解,就没有“怎么办”。

能够理解和处理孩子的恨意和攻击,这对承担养育责任的父母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因为父母本身也是在“粗糙”甚至有害的环境中长起来的,得不到的就给不出,或者给出去的也不是真正于孩子有利的。

图片恨意的出现,比爱更早

爱与恨,是被人们提及最多、也是最基本的两种情感。

在普遍的认知里,爱似乎列在恨之前。比如,因爱生恨,爱之深恨之切;这在最亲近的关系中间,的确是常有的体验。

但是,弗洛伊德在强调攻击的原发性时提到:“从与客体的关系来看,恨比爱更古老。它源于自恋的自我对外部世界及其不断涌现的刺激的原始否定”。

怎么理解呢?当婴儿带着最早在母体里的完美感受来到世界上以后,现实环境的瑕疵将打破原始自恋的即时满足或完整性,这对婴儿来说,就是外界刺激对原始美好的湮灭。

当婴儿饿了必须要通过哭一嗓子表明,即使几秒后奶就到了,那么在等奶的几秒钟内,也在承受着被否定的体验,这是在子宫里不会发生的事情。

所以简单来说,人一出生,恨就开始了。

相信每位父母都经历过,当孩子想要一件东西而不能被立即满足时,他们表现出来的恨、攻击、破坏的力量有多大,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管理自己的原始欲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幼儿的体验中充满了原始的性和攻击冲动。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驯服野性的过程,童年的任务是把动物性的冲动加以引导和转化,帮助孩子发展出社会和文明可接受的生活形式。

幼儿原始的性与攻击,在我们熟悉的俄狄浦斯期到达顶峰。这一时期,孩子想要独占异性父母的一方,同时幻想被另一方的父母所惩罚。

那么问题来了:在孩子没有发展出区分内部幻想和外部现实的能力之前,所有来自现实中父母的攻击与惩罚,都会被孩子认为是自己的幻想成真。

看到一位网友说:小时候自己曾经也写过恨父母之类的话,被发现后遭到一顿疯狂毒打,然后这辈子再不写日记了。

这就是父母无法理解和涵容孩子的恨,直接对恨进行错误处理的失败案例。

对孩子而言,不仅仅是身体遭受了一次重创,潜意识中很可能解读为,我不能拥有和表达自己的欲望,否则就会被惩罚,这将终生限制孩子的自我发展,或者成为父母那样习惯使用暴力的人。

图片

孩子的恨意,是在对爱进行保护

乳房是婴儿的第一个客体,并且对它充满了两极化的冲突情感体验。

当乳房提供甘甜的乳汁喂饱婴儿,婴儿觉得自己沐浴在爱中,被爱保护着,对这个“好乳房”心存感激。

但如果在婴儿非常需要而乳房不能及时出现时,就会觉得“坏乳房”毒害、抛弃了自己,婴儿对此充满了怨恨以及破坏性的报复幻想。

在最早期的内心世界当中,孩子必须努力把好与坏分开;只有将坏完全排除出去,才能确保好的留下来成为自己安全的庇护所。

常见的例子是,父母阻止了孩子的某个行为,孩子会说希望爸爸或妈妈死掉。这往往会让父母感到震惊,但实际对应的是孩子内在对感到被迫害的“坏乳房”的恐惧,如果坏的不被摧毁,好的就会被波及,自己的安全就面临威胁。

就像女孩“记仇本”里的内容:爸爸不理我,用不好的语气和我讲话,好吃的不留给我;在心理层面上,都象征着不能满足我的“坏乳房”。

当孩子的内在体验与外部现实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些恨意便可以理解了。

另外,“我忍了!以后一一还清”这样好玩儿的表达也值得说一下。能忍,是看在父母是那个有资源的乳房的份上,因为自己离开乳房就活不下去。

忍中带恨,恨那个有资源的乳房,也恨那个离开它就活不下去的自己。最终,不得不用“以后还清”来对无力的自己进行补偿。

这让我想起,很多成年人在早年都有过在花钱方面被父母严格限制的经历,暗自发誓或愤恨向父母宣布:等我长大了,把花过的钱,统统还给你们!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无论现实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父母在给孩子钱的时候,不要带着讽刺、轻蔑与羞辱。

这样做的后果是激活和加重孩子原始的恨的体验,难以和真实的环境产生连结,专注发展自己。

有一个20多岁的女孩,就是在父母这样的“难为”中长大。带着这股强大的恨意,她倒是比同龄人更早学会赚钱。

当她隆重穿戴一身大牌与大学室友见面后,对方朴实的穿着和眼里的淡定,让女孩相形见绌。

女孩黯然神伤地告诉我,那些毫不费力就被父母爱着的人,都是幸运儿。

图片恨,是自我整合的必经之路

恨表达的是每个人内在对毁灭的深深恐惧。终其一生,我们或多或少都在与这种恐惧作斗争。

比如想拥有金钱、好的关系、让自己优秀、取得社会成就等等,都是在以升华的方式努力摆脱最深的恐惧。

恨是一种内部的原始体验,它需要通过与客体的关系,不断得到容纳和修正,促进自我整合。

关键在于,父母有能力吸收和容纳孩子展现出来的恨和攻击,能够在孩子的原始幻想与真实环境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帮助发展现实检验能力。

所谓现实检验能力,一方面指父母通过涵容来稀释孩子投向外部的恐惧,让其觉得这些恐惧是可以忍受的;另一方面,让孩子逐渐相信,外部的现实和我所担心的无关。

作为父母,当看到孩子对自己有恨意,总是会令父母多少有些挫败和伤感的,尤其是想到自己对孩子是报着“我连命都可以给你”的心思,反而接收不到爱和感激,父母心中原始残留的被迫害恐惧就可能瞬间被激活,然后对孩子进行指责。

这时,父母需要对自己被激活的部分有所觉察。

还以“记仇本”里的内容举例:爸爸不理我,对我说话态度不好,妈妈买好吃的不留给我,这些在未经过现实检验之前,在孩子的内部就会被体验为毁灭、被抛弃的恐惧。

如果父母批评孩子不懂事、不应该恨父母,就会“帮助”孩子把那些恐惧更深更久地留在内部,无法去理解父母本身有可能是自顾不暇,或者别的现实原因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情感需求。

另外,对孩子表达出来的恨意,父母对此一笑了之不放在心上,也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很可能正是因为孩子在情感上长期被忽视的结果。

有一条网友留言很扎心:“比起仇恨,我家孩子的顺从,反而更让人担心”。

一个非常顺从、从来不说父母坏话的孩子,其实是接受了父母的共情不能,内心深处是在说:我已经不指望父母能够理解我了。

虽然,他们行为上体现出与父母及周围环境积极配合,心里却非常孤独。

图片

有位教育心理学家家说:“父母无论如何都会犯错”。我很同意这个说法。

从现实层面来说,人无完人,父母犯错天经地义;从孩子内在原始的幻想角度来说,只要父母没满足我,怎么做都是错。

为人父母,一边要带着自身的童年阴影生活,一边要负责促进另一个小生命的健康成长;在这两件事情之间,可能唯有“理解”二字,可以调谐。

因为,人们只有面对自己真正理解和体验过的事情,才能“定”下来,而后生慧。

作者: 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编辑 | 花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